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

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

ID:7591026

大小:48.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0

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_第1页
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_第2页
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_第3页
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 正视现实 展望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旗下讲话—回顾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回顾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74年前的昨天既1931年9月18日,一场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日本关东军以19000人的兵力,对19万东北军发动沈阳事变,两天占领沈阳,一个星期占领辽宁,3个月占领东三省。从此,这里炮火轰鸣弹片纷飞扬,枪声骤起剑影刀光;留下丧权辱国的印迹,记载了生死存亡的较量。第4页欺凌一个民族,势必会唤醒一个民族,这是所有侵略者不能不遭遇的历史铁律。中华民族酷爱和平,但绝不会默默地忍受外来的压迫和欺凌。中华民族蕴藏的强大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危亡之

2、际发出了格外耀眼的光芒。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立即发表宣言发出“发动群众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组织领导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活动;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公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为了推动两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国内实现和平、各党派共谋抗日的政策,倡

3、议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实行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全国时局的关键,推动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1937年,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抗战宣言:“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

4、侨胞,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民族解放大军,谱写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所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仁人志士的孤军奋斗,而是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从此,无数革命先烈血战疆场视死如归,亿万中华优秀儿女毁家纾难义无反顾,长城内外响彻了“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震天吼声,大江南北涌现了“母送子,妻送郎,父死子继,夫亡妻替”的悲壮场面,国内国外出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感人景象。历经14年的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

5、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先例,雪洗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全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辱的伟大胜利。第4页老师、同学们,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年了,新中国的诞生也已经有50多年。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个智慧而充满希望的民族,从来都把今天看作历史的延续,以期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中国人民将一代又一代地重

6、温抗日战争那段光荣历史,因为它赋予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对于我们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实在重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我们的前辈在60年前表现出来的抗日民族精神,首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没有经历过60年前那段救亡图存的历史的后人们,今天能够赶上并置身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时期,既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同样需要弘扬牺牲奉献精神。青年学生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7、前赴后继;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能够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必须珍惜年华、发奋学习,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深入群众、投身实践,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来,努力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像前辈那样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掌握和创造祖国的未来。60年前的抗日民族精神,还体现为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自觉意识。一个缺少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不可能强大起来的,也最容易给外部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日本帝国主义敢于发动侵华战争,除了我们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犹如一盘散沙。然而,国难当头,唤起了

8、中华民族空前的大觉醒、大团结。我们的前辈靠凝聚起来的民族力量,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了中国。今天,我们依然要靠这种力量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哪里?来自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来自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来自祖国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