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545776
大小:39.8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2-19
《xx年城乡规划局年度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年城乡规划局年度工作计划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紧紧抓住贵阳市作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城市的机遇,与市国土局共同快速推进三线划定工作;以全市“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为目标,守住“两条底线”,促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民生保障规划“六规合一”。编制完成《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提升)》、《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组团、单元划定规划》、《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标准》、《西南商贸服务业聚集区规划》、《贵阳火车北站服务业聚集区发展规划》;与市住建局共同制定《疏
2、老城建新城近期(20xx至XX年)突破重点规划方案》;牵头编制完成《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总体规划》等服务花溪旅游创新区建设的10个规划。 (二)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充分发挥山地城市特征,依山就势、依山畔水、见林透绿,打造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空间布局。以《贵阳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框架,整合《贵阳市城市设计导则》、《贵阳市建筑色彩规划》、《贵阳市屋顶设计指引》、《贵阳市广告规划》等系列规划,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设计综合研究》及配套的指引导则,细化、深化实施及管理控制,尤其注重对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控制。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开展《贵阳市
3、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系统研究》、《贵阳市城市公园周边建筑风貌导则》、《贵阳市环道路景观控制性城市设计》、《南明河、贯城河、市西河沿线建设开发城市设计》、《贵阳市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专篇范本》等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牢牢把握地域、民族和时代三个核心要素,留住城市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记忆。全力推进三足鼎“筑”,积极帮助完善孔学堂二期建设规划手续,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中期、长期建设和发展规划;深化完善《贵阳市阳明文化公园概念规划》、《东新路历史风貌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阳明祠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文昌阁片区改造、二中搬迁等项目落地提供规划服务。 (四)积极配合
4、市住建局和各区县市,进一步完善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牵头编制完成《贵阳特色“风情小镇”详细城市设计》、重要公路、铁路沿线村庄整治规划,继续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和示范小城镇的规划服务工作。 (五)着力解决“民生十困”,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加快畅通工程二期重点项目环以及轨道1、2号线规划建设;加快贵阳西南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综合交通集散枢纽的规划深化工作;根据“公交都市实施方案”,做好BRT等公交设施及场站规划审批工作。 (六)积极推进“5个100工程”,继续牵头做好“5个100个城市综合体”工作。力争20xx年完成投资额80亿元;完成建筑面
5、积135万平方米;完成主导功能建筑16个;投入运营主导功能建筑10个。 (七)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筹备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积极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和省住建厅对接,做好20xx年会筹备工作。 (八)全力为全市重点工程、重要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规划服务。安排专人负责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花溪区、清镇市规划工作,积极为高新区、白云区、综保区“三区统筹”发展提供规划服务,与六盘水市规划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配合做好黔中经济区非直管区与直管区的规划协调工作。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十百千”、吉利甲醇汽车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审批。 全市
6、城乡规划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农村改革,依法深化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在抓好中心城区、各县城规划编制的同时,按照3一5年内完成所有集镇规划的目标要求,千方百计推动集镇规划的编制,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城中村规划和整治工作。 (二)运用科学手段,依法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是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进度,加快网络建设,争取在5月31日前完成一期工程;适时推进数字规划成果的运用,推动队伍能力建设。二是依法严格城市用地管理,优化城市公共空间,保障城市功能。三是继续深化特色城市建设,严格城乡规划许可。四是继续强化
7、绿色城市理念,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三)明确城乡规划管理的责任主体,依法建立和谐互动的执法管理机制。坚持和谐执法的理念,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的巡视、执法和检查;依法追究和查处违法违章行为。 (四)深化“阳光规划”,依法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划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梳理完善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制度;进一步落实专人负责,公开公示责任制度;进一步深化公开公示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保障社会监督渠道的畅通,充分尊重民众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