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

ID:75347853

大小:2.1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1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2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3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4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5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6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7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8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9页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UDC;学号;406521113481南昌大学硕±研究生学位论文南昌市不同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Inves村atethecareserviceneedsandlifeualitofthechronicgqyeldlyunderdifferentensionmodeinNanChanpg唐龙花培养单位(院、系);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职称:钟清玲教授申请学位的学科口类:医学学科专业名称;护理学论文答辩日期:2016年5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觀為心.评阅人;笔霞浪2016年5月 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W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乂年^月円/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阔。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容编入有部分内关数扼库进行检索,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时授权北京中(光盘版)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yn签((学位论名););文作者手写导签名手写师;签字:签字円期^1年曰期年么^^月曰月曰I^^老论文题目南昌市不同养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研究模姓4521113481t名唐龙花学号06论文级别博±□硕:V院/系/所护理学院专业护理学IEmail:备注,"^)〇么开□保密(向校学位办申请获批准为气呆密,年月后公开 摘要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质性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自行构建《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并对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养老意愿及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养老模式及慢性病老年人养老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于2014年7月~11月,对43名慢性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的资料进行收集、转录;C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合关于慢性病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2.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函询11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的确定。于2015年4月,抽取60名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预调查,分析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与重测信度分析。3.于2015年5月~12月,采用《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对抽取的424名慢性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养老意愿及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1.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的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2,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788~0.891。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的Cronbach’α总系数为0.91,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94,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文化娱乐服务需求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8。《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76。2.对于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就综合评分而言,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家庭养老次之,机构养老最低。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相比,差异无II 摘要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但均受年龄、每月的实际收入、患慢性病的种数和目前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均受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老伴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和谐程度与目前的体检频率的影响。此外,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还受患慢性病的年数的影响。4.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口数量激增;通过质性研究与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差异,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呈负相关。结论:1.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构建的《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略有差异,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评估,从而针对性地满足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生命质量;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模式III AbstractABSTRACTObjective:Facingtheincreasinglyseriousagingandchronicdiseasestatus,solvingtheproblemoftheelderlypopulationofchronicdiseaseisimminent.Chronic,longerduration,slowrecovery,easytoproducecomplications,cancausedisabilityanddysfunction,leadingtherapidincreaseinthenumberofdisabledelderly.Seriouslyaffecttheirlifequality.Thisstudyaimstoformulategovernmentpolicyaboutchronicdiseasesoftheeldlypensionservices;providingtheneedsofthepensionforthestatusreferencedataandmaterialresourcespermit,andexploringthelifequalityinfluencingfactorsofthechronicelderlyamongdifferentmodes,inordertoimprovethelifequalityofchronicdiseasesoftheelderly.Methods:1.Thistopicusestheliteratureresearchtostudythetopicrelatedconceptaswellasthe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abouttheresearchprogressofthechronicdiseaseeldlyservicedemand.2.FromJulytoNovember2014,usingthemethodofqualitativeresearchonthechronicelderly,30-60chronicelderlywerecarriedoutsemi-structuredinterviewsaboutPensionliteraturedemandforservices.Theinterviewdatawascollected,transcribed,analysisedbyClaizziphenomenologicalanalysismethod.Designthe"chroniccareservicesforthechronicelderlyneedsquestionnaire."3.FromDecember2014toMarch2015,11expertswasinquiried,todeterminethecontentvalidity.InApril2015,drawn50-60chronicelderlytopre-experimentquestionnaireinternalconsistencyandtest-retestreliabilityanalysis.4.FromMaytoDecember2015,use"chroniccareservicesforthechronicelderlyneedsquestionnaire"and"SF-36summaryQOL,"totestthebasicsituationoftheextracted424chronicelderly,thierlifequality,retirementwishes,andpensionserviceneeds.IV AbstractResults:1.Thetotalcontentvalidityofthescaleis0.92,totaltest-retestreliabilitywas0.876.Byindexsystembasedonthescale,Cronbachalphacoefficientis0.91,dailylifecareservicedimensionCronbachalphacoefficientis0.94,themedicalcareservicedimensionCronbachalphacoefficientis0.72,thespiritualandculturalservicedimensionCronbachalphacoefficientof0.78.2.Thelifequalityofthechronicelderlyunderdifferentpensionmode,onthewhole,thechronicelderlyinthecommunityhomecarehasthehighestlifequality,familypension,followed.ThechronicelderlyinthePensioninstitutionshasthelowestlifequality.Comparedinstitutionsmodewithcommunityhome-basedcaremode,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mparedinstitutionsmodewithfamilypensionmode,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mparedthecommunityhome-basedcaremodewithfamilypensionmode,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3.ANOVAandmultiplelinear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thelifequalityinfluencefactorsofthechronicelderlyhasslightlydifferenceindifferentpensionmode.Butallaresubjectedtoage,actualmonthlyincome,thetypeofchronicillnessspecies,theimpactofdailylivingcurrently.Thelifequalityofthechronicelderlywhosepensionmodeisfamilypensionmodeorcommunityhome-basedcaremodearegovernedbyeducationlevel,maritalstatusinfluence,husband/wife'sphysicalcondition,thedegreeofharmoniousfamilyrelations,thecurrentphysicalexaminationfrequency.Inaddition,thelifequalityofthechronicelderlyinfamilypensionnmodeisalsoaffectedbythenumberofyearssufferingfromchronicdiseases.4.Ifthedailylivingandhealthconditionsweakening,theelderlypopulationwhochoosinginstitutionsmodewillbeincreasingsharply;Thechroniceldlyfromdifferentpensionmodehavedifferentviewsabout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variouspensionmode,toacertainextent,affectingtheirchoosingpensionmode.;Thechronicelderlyindifferentmodeshasdifferentpensionchroniccareserviceneeds;Lifequalityandpensionserviceneedsoftheelderlychronichasnegativecorrelation.V AbstractConclusion:1.Thequestionnaireofchronicelderlypensionserviceneedsisagoodscale,whichhasgoodreliabilityandvalidity.2.Thequalityoflifeandpensionneedoftheeldiywithchronicdiseasesunderdiffrerntpensionpatternsaredifferent.Servicesneedtobetargetedtomeettheneedsofchroniccareservicesfortheelderlyandimprovetheirqualityoflife.Keywords:Aged,60andover;Chronicdisease;QualityofLife;Pensionserviceneeds;PensionmodeVI 目录目录第1章引言.........................................................................................................11.1研究背景.....................................................................................................11.2主要相关概念界定.....................................................................................41.2.1老年人口..............................................................................................41.2.2养老服务体系......................................................................................41.2.3家庭养老..............................................................................................51.2.4机构养老..............................................................................................51.2.5社区居家养老......................................................................................51.2.6慢性病的分类标准..............................................................................5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62.1质性研究......................................................................................................62.1.1研究对象..............................................................................................62.1.2抽样方法..............................................................................................62.1.3访谈提纲..............................................................................................72.1.4资料的收集与分析..............................................................................72.2量性研究.....................................................................................................82.2.1样本量的计算....................................................................................82.2.2抽样方法.............................................................................................82.2.3研究工具.............................................................................................82.3质量控制.....................................................................................................92.3.1研究对象选择.....................................................................................92.3.2调查人员的培训.................................................................................92.3.3数据质量控制.....................................................................................9第3章结果.......................................................................................................103.1质性访谈的结果.......................................................................................103.1.1养老机构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103.1.2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11VII 目录3.1.3家庭养老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133.2问卷的信效度...........................................................................................143.2.1内容效度............................................................................................153.2.2内部一致性信度................................................................................153.2.3重测信度............................................................................................153.3问卷调查结果...........................................................................................153.3.1慢性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153.3.2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比较....................................193.3.3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193.3.4有无自理能力时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倾向............................223.3.5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对于各种养老模式优缺点的调查结果............................................................................................................223.3.6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243.3.7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性26第4章讨论.......................................................................................................274.1问卷信效度良好.......................................................................................274.1.1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效度较好....................................274.1.2问卷信度较好....................................................................................274.2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机构养老最低...............284.3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样...............................................284.4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比例激增......................................................................................................294.5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差异.......................294.6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总均分呈负相关............................................................................................................30第5章结论与展望........................................................................................31致谢...................................................................................................................34参考文献.............................................................................................................35附录...................................................................................................................38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0VIII 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1.1.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老年人由谁养老,在哪里养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部分[1]。国际惯例通常将发达国家或地区≥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发展中国家或地区≥60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视为老龄化社会[2]。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3]。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242万,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为13.7%(人口抽样调查)。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4]。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城乡倒置、未富先老、基数大、速度快、程度深,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特点,从而标志着我国的养老不可能实行以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5]。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核心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老年人独居、单居的现象大量存在[5]。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方面获取家庭资源的可能性降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冲击。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通过调动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日托服务、学习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6]。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社区居家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情感的家庭归属感,使老年人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养老,同时还汇集了家庭原有的物质资源及社区资源,减少了老年人的不必要支出,减轻了子女的照顾负担,是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首选。据报道,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80%左右的老年人接受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7]。从2000年开始,我国上海、北京、大连、南京、宁波等地已陆陆续续地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但仍处于初步阶段[8]。因此,目前我1 第1章引言国必须实行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故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个部分[1]。1.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的疾病谱也正在发生变化,慢性病问题日益严峻,提高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已取代急性传染病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指出:201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我国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按人数计为245.2‰,按例数计为330.7‰。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9]。慢性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易产生并发症、可造成残障或功能障碍等特点,使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迅速增多[10]。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失能老年人约占19%,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于1990年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健康老龄化不仅表现为老年人生命的延长,更重要是生命质量的提高[11]。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是老年人对自己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健康水平、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幸福度和满意度的总体感受和评价标准[12,13]。老年慢性病患者属于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目前国内外对其生命质量的研究较为重视,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政府及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14]。不同养老模式各有利弊,判断其好坏的核心就是老年人的生命质量[15]。国内学者对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较多。如:于雁[16]对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1710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研究,发现三种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不同,家庭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活满意指数最高;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总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指数最低。孙海燕[17]采用SF-36问卷和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对盐城市家庭、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及护理需求调查,发现社区居家养老的高龄老年人生命质量总体得分最高,其次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最低,不同养老模式高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护理需求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其生命质量与护理需求呈负相关。张川骎[18]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对中部地区1320名,2 第1章引言年龄≥60岁的常住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调查,结果发现中部地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最低,家庭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较高(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娅[19]采用WHOQOL-BREF简表对1193名来自上海和无锡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总分最高,与家庭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构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总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最低,家庭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在环境领域得分和主观幸福感自评分上有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邢华燕[20]在河南省郑州市抽取5个区共1630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不同,其中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综合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目前,国内鲜有对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的报导,本课题通过对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1.1.3养老服务的供给内容单一,很难满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待进一步探索。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均已意识到“老龄化+慢性病”问题的严峻性,并给予了高度关注。但由于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较低,还没有能力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3]。各种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照护服务内容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而言,照护服务的提供者大多为家庭成员或保姆,故家庭成员照护负担重、经济压力大;对照护技能缺乏专业指导,服务质量较低。其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与连续性;养老机构存在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社区居家服务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等问题;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从而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3]。更别说满足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了。若想“供需平衡”,满足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就必须先充分了解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种类,形式和服务价位等,从而建全一些真正满足慢性病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国外很多学者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3 第1章引言进行了评估,如:MazurekJ[21]从波兰的3个都市(弗罗茨瓦夫、波兹南和卢布林)的疗养院中随机抽取了300名75岁以上老年人,对其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伙伴/朋友和心理困扰是最希望得到满足的需求。Yeu-HuiChuang[22]对台湾18位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进行质性访谈,发现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多样,主要包括:生理、经济、环境、思维、临终关怀和社会支持6个主题。在国内,很多学者[23,24]对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同时廖敏[25]、林倩[26]、张子珍[27]、张雪霞[28]等人的研究也报导了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尽管如此,我国对于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仍尚无成熟的调查工具。国内学者多釆用国际通用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来判断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除了单一的使用ADL量表进行评估外,部分学者加入其它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来综合评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但调查工具种类繁多,关注的方面也不尽相同,缺少系统、全面的对于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于此同时,慢性病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其对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保健、精神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会越来越显著;并且对养老服务种类的需求较健康老年人更加全面、细致,服务品质也需更加专业化;而国内外对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同时,人的需求会随环境的改变而不同。因此,对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探索。1.2主要相关概念界定1.2.1老年人口在1982年召开的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60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界限,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标准是以60岁或65岁作界限[29]。具体就中国而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因此国内普遍认定将60岁作为老年人口划分的标准[30]。1.2.2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是指向社会所有老年人提供基本日常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关爱,紧急救助的设施、组织、人员和技术,以及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其目的是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1]。4 第1章引言1.2.3家庭养老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为其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但是不排除部分老年人自己有养老金而不需要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的情况,也不排除如果老年人身体健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子女照看孩子、料理家务的情况[32]。1.2.4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在由国家、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养老(养老院、老年公寓)中进行养老的一种方式[32]。1.2.5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基础,依托着社区服务为中心,通过调动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日托服务、学习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8]。1.2.6慢性病的分类标准WHO制定的疾病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的发展已有122年的历史,其第十版(ICD-10)于1990年5月第43届世界卫生大会中得到通过,自1994年开始在WHO成员国中广泛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时有更新,是当前国际上影响最大的诊断分类标准[33]。疾病的四个主要特征: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为ICD-10的分类原理[34]。慢性病在ICD-10中的分类编码集中在C00至N99之间[34]。本课题所涉及的慢性病的种类见附录《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D4。5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2.1质性研究2.1.1研究对象南昌市区慢性病老年人,本次调查对于慢性病的判定主要依靠对既往慢性病诊断自我报告的方式(慢性病的自我报告是指调查对象以既往在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被诊断患有慢性病为依据,在最近一年内仍患有该种慢性病的情况,对调查员进行慢性病种类及相关病情的报告[34])。2.1.1.1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南昌市常住人口;(3)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慢性疾病,必须有卫生部门评定的二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病程≥12个月;(4)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并能积极配合者;(5)意识清楚,可用言辞进行表达或有阅读能力,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2.1.1.2排除标准(1)暂住人口及挂户着;(2)拒绝参加本次调查者。2.1.2抽样方法(1)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从南昌市养老机构中便利抽取一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和两家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其中一家为民营养老机构,一家为公立养老机构),并从中抽取19位在养老机构居住达6个月或以上,并准备长期居住的慢性病老年人作为访谈对象。样本量以资料重复出现,没有新主题呈现为标准[35]。(2)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的13名慢性病老年人作为受访者。样本量以资料重复出现,没有新主题呈现为标准[35]。6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3)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家庭养老的11名慢性病老年人作为受访者。样本量以资料重复出现,没有新主题呈现为标准[35]。2.1.3访谈提纲访谈提纲由研究者查阅文献后拟定,主要围绕养老服务需求,包括:(1)请问您为什么住在养老机构/家里呢?(2)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3)您觉得养老机构/社区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提高的呢?(4)您的家人对您如何呢?(5)您还有别的养老服务需求吗?(6)养老机构或者社区给您提供服务的时候,有没有对您的情况进行评估呢?如果有,评估了哪些方面呢?2.1.4资料的收集与分析(1)资料收集以面对面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开始时,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承诺对所有个人资料保密,取得其理解和同意;并通过寒喧与问候,关心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与之建立信任关系。访谈中视具体情况调整提问方式和内容,必要时,向研究对象确认研究者的理解是否正确。访谈中保持中立态度,鼓励研究对象充分表达。每次访谈时间为20~30min,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访谈时间或增加访谈次数。对访谈内容全程录音,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非语言性表达,如语气、语调、表情和动作等。访谈结束后,当天将录音内容转化为文字[35]。(2)资料分析与整理对转录资料采用C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步骤为:①仔细阅读访谈记录;②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随着被访者的增多,将重复出现的相同编码汇集形成编码本;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将这些编码进行归类,升华出主题概念等。研究者通过反复阅读资料,分析各观点和概念间的关系,使最终形成的主题概念与次要概念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36]。7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2.2量性研究2.2.1样本量的计算本研究釆用问卷调查法,样本量根据Kendall所提出来的最小样本量粗略估计法进行确定;即样本量为变量数的5-10倍,并且考虑10%~20%的样本丢失率。其中变量数是指包含条目数最多问卷的条目数[37]。本研究中条目数最多的量表为《简易生命质量量表》包含36个条目,故样本量应为198-432人。2.2.2抽样方法(1)从南昌市养老机构中随机抽取一个公(国)办养老院及一个民营养老院进行整群抽样;(2)从南昌市6个市辖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新建区)、三个县(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中随机抽取3个区/县,从抽到的区/县中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从抽到的3个社区中,按纳入排除标准,各目的抽取100名慢性病老人。2.2.2.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同质性研究(2.1.1.1与2.1.1.2)。2.2.3研究工具2.2.3.1《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属于成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在中国老年人人群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8]。适用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测量及评价[39]。主要包括36个条目,共8个维度: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和社会功能。2.2.3.2《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为自行设计问卷,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经济情况、生活情况、健康情况、养老模式意向和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六个部份。其中量表部分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服务(7个条目)、医疗护理服务(18个条目)和精神文化服务(5个条目)3个维度。8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2.3质量控制2.3.1研究对象选择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进行调查。调查养老机构慢性病老年人前,先与养老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初步了解养老机构的性质、运行模式及入住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收集资料时,可由护工及护士(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引导入户(养老机构的房间)进行评估。2.3.2调查人员的培训本课题事先已统一培训4名南昌大学护理本科生,以确保调查资料客观、准确。统一培训的内容包括:调查的方法与技巧、明确调查工作的进程、明确调查人员的工作职责、表格的规范填写、调查员对被调查者的知情讲解、每日调查表格的审核、面试问题的方式等[34]。2.3.3数据质量控制所有数据均由两人分别录入,对输入不一致的数据,由研究者进行核实确认、修改。9 第3章结果第3章结果3.1质性访谈的结果3.1.1养老机构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机构一般资料见表3.1,受访老年人资料见表3.2。得出下列4个主题。表3.1受访的3家养老机构的一般资料机构编号机构类型内设医疗机构性质1老年护理院是公办2老年公寓是公办3敬老院否民营表3.2受访的19名机构养老老年人的一般资料老年人来源性年龄婚姻文化退休前现同室居居住时间自理能力编号机构别(岁)状况程度工作住人数(个月)G11男74丧偶初中教师360不能自理G22女81丧偶文盲无28不能自理G31男87已婚大专教师223半自理G41女72已婚小学无339能自理G52女77丧偶初中工人235不能自理G63女62未婚文盲无313半自理G72男61已婚小学农民16半自理G81女87丧偶初中工人349半自理G91男70已婚初中工人360能自理G101女90丧偶小学工人28半自理G112女81丧偶高中公务员126半自理G121女96丧偶文盲无3145半自理G133男76丧偶初中工人36能自理G141男87丧偶初中公务员339半自理G152男73已婚初中商人211半自理G161女85丧偶小学无381半自理G171女75丧偶文盲农民345能自理G182女88丧偶文盲无372半自理G193男92丧偶文盲无313半自理10 第3章结果主题1:生理(1)日常生活的帮助。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帮助上的需求可以大致分为:吃饭与喂食、睡觉、运动、个人卫生、排泄和皮肤护理6个方面。①对于老年人而言,围绕着吃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15位受访者反映有“吃”方面的需求。②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访谈过程中,不少老年人存在着睡眠障碍,需要良好的睡眠环境,并希望获得促进睡眠的指导。③7位受访老年人表达了对运动的需求。④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也随之降低,部分老年人存在着对个人卫生、排泄和皮肤护理等方面的需求。(2)熟练的护理技能。熟练的护理技能需求主要体现在对“药物与治疗”“健康教育”2个方面的需求。①15位受访者表达了对“药物与治疗”的需求。②8位受访者表达了对“健康教育”的需求[35]。主题2:环境(1)环境卫生。老年人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可归纳为:干净、安静、适宜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2)空间。老年人相对比较固执、保守,且自我保护意识强。表面看上去同居一室的老年人一团和气,但其实隐藏了不少的矛盾[35]。主题3:心理(1)情感支持需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远离子女,需努力适应机构的集体生活;所以更渴望得到各方面的情感慰藉[37]。他们既需要职工的尊重、亲戚朋友的陪伴、同伴的鼓舞,也需要社会人士的关注;有7位受访者表达了需要职工对他们的尊重。(2)安全感。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与家庭联系相对减少,常产生忧虑情绪,他们敏感脆弱,具有一定的防范心理,需要养老机构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3)自由感。规章制度有助于养老机构管理行为规范化,但一些死板的规章制度常使入住老年人感到生活受限。同时,自理能力下降和机构缺乏个性化服务均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的自我和社会掌控感[35]。主题4:临终关怀养老机构的很多老年人认为养老机构将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5位老年人提出了对临终关怀的需求[35]。3.1.2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本研究于2014年7月~9月抽取13名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本课题中自理程度的评定,均依据《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见附录E)。一般资料如下:11 第3章结果表3.3受访的13名社区居家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年龄婚姻居住研究对象编号性别文化程度退休前工作子女数自理程度(岁)状况方式S1女67丧偶大学医务人员独居4半自理S2男63已婚高中教师非独居2自理S3女64已婚大学商人非独居4半自理S4男61已婚高中商人非独居6自理S5男72已婚初中工人非独居3自理S6女68已婚高中教师非独居2自理S7女63已婚初中工人非独居4自理S8女65已婚大学教师非独居1自理S9女72已婚初中无非独居5半自理S10男64丧偶硕士医务人员独居1自理S11女69已婚大学公务员非独居2自理S12女73已婚初中工人非独居5自理S13女80已婚小学务农非独居3不能自理主题1:日常生活照料服务(1)个人卫生护理。4位受访者提出希望有人能协助其沐浴、理发。(2)体力活。随着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减弱,6位受访者提出希望有人能帮助其做重体力活,因为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孩子不在身边,但又不想一直麻烦邻居。(3)长期护理中介服务。1位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与其丈夫,提出需要专业的服务中介培训的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持续性服务,并希望服务价格能适当降低。失能老年人会给家庭造成较大的照顾负担,部分家庭会选择请家政服务人员协助其照顾失能老年人,但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并未经过正规的培训,照护服务质量较弱。(4)“托老所”服务。老年人对于具有持续资金支持的服务的要求较高,1位受访者提出,希望有像“托儿所”一样的“托老所”,子女下班就可以直接去接他们,从而减轻子女对父母饮食、安全方面的担心;同时,可以减轻老年人自身的孤独感,且一旦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也有人能照应。(5)上门配送老年人生活必需品,专用品服务。1位老年人提出,自己是独居老年人,生活自理程度有限,希望能提供上门配送服务,或者代购服务。主题2:医疗护理服务良好的医疗护理体系是慢性病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慢性病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充足的医疗服务和减轻医12 第3章结果疗费用负担的服务有着迫切需求[40]。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和“安全健康”两个方面。(1)医疗服务。如果无法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看病难”的问题将会给慢性病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带来更大的困扰及不便。社区居家慢性病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①上门护理技术服务。3位老年人提出希望有专业人士能上门测血糖,测血压(怕走路会影响,测不准),注射,换药,伤口、造口护理。②提供无偿/低偿的常用药。7位老年人提出对无偿/低偿常用药的需求。③康复护理。6位受访者希望有人能帮助其了解社区的康复资源,向其讲解康复治疗的方法,指导其进行个体化功能训练,1位受访者提出希望有专业人士帮其推拿、拔罐,以便促进健康的恢复。④社区医院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1位受访者提出需要社区医院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从对“上门护理技术服务”与“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可以看出,慢性病老年人对“便捷医疗”的迫切需要。⑤定期健康体检服务/义诊。4位受访者提出需要有定期的健康体检服务/义诊。同时,调查中发现,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孕产妇、儿童、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了一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如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一年两次较为全面的免费体检,及4次免费随访,社区测血压免费等服务项目。访谈过程中发现,有1位老年人表示以前从未听过这种政策,这是第一次来社区体检,朋友拉他一起来的。(2)安全健康。慢性病老年人的“恐老+惧病”心理使得他们对健康的保健尤为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①保健食品食用指导:6位受访者提出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保健品食用指导。②促进睡眠质量的指导:2位受访者经常失眠,提出需要促进睡眠质量的指导。③提供简易应急急救知识技能指导:2位受访者提出希望多了解遇到危急情况时如何处理。主题3:精神文化服务(1)文体娱乐活动。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具有稳定的收入保障的慢性病老年人对读书、旅游、讲座和棋牌等有较强烈的需求。2位受访者提出了对文化娱乐活动方面的需求。(2)老年大学。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慢性病老年人对老年教育有较强烈的需求。1位受访者提出了老年教育的要求。(3)聊天解闷,心理咨询。1位独居的受访者提出需要有人陪她聊天。3.1.3家庭养老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13 第3章结果本研究于2014年10月~11月抽取了11位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一般资料如下(见表3.4):表3.4受访的11名家庭养老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年龄婚姻居住研究对象编号性别文化程度退休前工作子女数自理程度(岁)状况方式J1男61已婚初中商人非独居3自理J2女73已婚小学无非独居5自理J3男66已婚初中工人非独居2自理J4女71已婚小学无非独居3自理J5女76已婚小学务农非独居5自理J6女78已婚初中工人非独居3自理J7男81已婚文盲务农非独居4不能自理J8女75丧偶小学工人非独居3自理J9女68已婚小学工人非独居4自理J10男69已婚小学工人非独居2自理J11男68已婚大学工人非独居2自理主题1:经济需求受访者中6人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4人需要子女经济上的支持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由于自身疾病、医疗耗费较大、物价上涨和日常开销增大,所有受访者均提出经济方面的需求。主题2:医疗需求由于慢性病老年人生理上的特点,医疗服务、健康照料成为其晚年生活的重要部分,老年人医疗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大[41]。与此同时,虽然老年人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但医疗资源仍然非常有限[42]。受访者对医疗需求可划分为常规医疗和专业护理两个层次。(1)常规医疗。常规医疗包括:定期体检/义诊、定期随访、建立慢性病老年人俱乐部和医疗咨询等;(2)专业护理。专业护理包括:上门护理技术服务、上门诊治服务、康复理疗与护理和家庭病床。主题3:休闲娱乐需求(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位受访者表示期望能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2)文体娱乐活动。5位受访者表示退休之后,长期形成的生活规律发生了很大改变。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增多,休闲娱乐的需求也会相对增多[43]。14 第3章结果3.2问卷的信效度3.2.1内容效度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及前期的质性访谈,自行设计了《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其中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部分的条目依据4分制的相关评定法,给予相应赋值:1代表“无相关”2代表“弱相关”3代表“较强相关”4代表“强相关”。邀请11名专家(4名护理教育专家,1名公共卫生专家,3名社区护理管理专家,3名老年护理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评定。专家的权威程度(Cr)用专家对问题的判断系数(Ca)与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的算术平均数来表示。由于Ca为0.89,Cs为0.94,故Cr为0.915。内容效度指数用(CVI)表示,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的内容效度(S-CVI)为0.92,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I-CVI)为0.788~0.891。3.2.2内部一致性信度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的Cronbach’α总系数为0.91;其中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94,医疗护理服务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文化娱乐服务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0.78。《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的Cronbach’α总系数为0.78;生理机能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生理职能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情感职能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7,躯体疼痛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0.74,精神健康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一般健康状况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精力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6,社会功能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8。3.2.3重测信度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选取60名被试者,间隔2周后进行重复测试。《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87。《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86。3.3问卷调查结果3.3.1慢性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15 第3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0份,获得有效问卷424份,有效率96.36%;其中,机构养老模式下124人(民营56人,公立68人),平均年龄(80.35±9.6)岁,平均每月实际收入为(1415.48±450.11)元,平均患慢性病年限为(14.98±8.9)年,平均患慢性病种数为(2.66±1.3)种,以丧偶、不能自理老年人偏多,文化程度偏低,体检频率偏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165人,平均年龄(73.27±7.26)岁,平均每月实际收入为(2128.76±517.54)元,平均患慢性病年限为(12.64±9.10)岁,平均患慢性病种数为(2.48±1.10)种;家庭养老模式下135人,平均年龄(75.05±7.75)岁,平均每月实际收入(1971.36±544.76)元,平均患慢性病年限为(13.28±9.0)年,平均患慢性病种数为(2.47±1.47)种。表3.5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总体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项目(n=424)(n=124)(n=165)(n=135)n(%)n(%)n(%)n(%)性别男18042.54838.77746.75540.7女24457.57661.38853.38059.3年龄60~8921.01713.74426.72820.770~18543.63326.68450.96850.480~12228.85241.93521.23525.9>90286.62217.721.243.0儿子数0399.21411.3159.1107.4113431.62621.06137.04734.8212930.43326.65231.54432.639823.14133.13018.22720.04184.2108.142.443.05~61.40031.832.2女儿数06816.02520.22213.32115.6114834.93931.56740.64231.1215035.43830.65633.95641.53389.0129.7148.5128.94174.075.663.643.05~30.732.4000016 第3章结果续表总体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项目(n=424)(n=124)(n=165)(n=135)n(%)n(%)n(%)n(%)原职业工人21550.74637.19859.47152.6农民358.32318.563.664.4商人296.843.2159.1107.4教师133.175.631.832.2医务人员194.510.874.2118.1公务员378.797.32012.185.9其它7617.93427.4169.72619.3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22.80053.075.2大专143.343.274.232.2高中/中专7116.7129.73118.82820.7初中7918.62621.03219.42115.6小学12830.22721.85835.24331.9不识字/识字少12028.35544.43219.43324.4婚姻状况已婚21751.21411.311569.78865.2离婚215.097.374.253.7丧偶18142.79677.44326.14231.1未婚51.254.00000老伴身体状况(n=222)能自理17641.543.29658.27656.3半自理409.4108.1171.3139.6不能自理61.40042.423.0主要经济来源离退养老金29970.55342.714386.710376.3子女赡养、配偶收入7918.65746.074.21511.1商业保险40.921.60021.5社会救助、政府低保225.1108.163.664.4自己工作挣钱10.20010.600其它(投资、房屋出租等)194.521.684.896.717 第3章结果续表总体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项目(n=424)(n=124)(n=165)(n=135)n(%)n(%)n(%)n(%)每月收入(元)<10004911.63225.874.2107.41000~15636.84435.56036.45238.52000~16639.23225.87847.35641.53000~409.4129.7169.7128.9≥4000133.143.242.453.7支出费用最大项目衣/食/行23956.47358.99255.87454.8赡养老年人、补贴子女4811.386.52213.31813.3旅游等精神文化30.70031.800医疗护理费7918.64032.32012.11914.1保健费5513.032.42817.02417.8居住情况独居337.8001810.91511.1与配偶、子女居住8820.8004225.54634.1只与配偶同住11527.1006841.24734.8只与子女同住6415.1003722.42720.0私营/民营养老机构5713.45746.00000公立养老机构6715.86754.00000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很不和谐225.2118.942.475.2不和谐4510.64133.10043.0一般9923.36653.2148.51914.1和谐21149.864.812374.58260.7非常和谐4711.1002414.52317.0患慢性病种数(种)113832.53326.65533.35037.028419.82016.13823.02619.339923.33931.53420.62619.345212.32116.91710.31410.454510.6108.11810.91712.6≥661.410.831.821.518 第3章结果续表总体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项目(n=424)(n=124)(n=165)(n=135)n(%)n(%)n(%)n(%)患慢性病年数(年)<610625.02318.54728.53626.76~7116.72116.92716.42317.011~8820.82016.14024.22820.716~4410.42217.7116.7118.121~7116.72318.52515.22317.026~163.810.895.564.4≥31286.61411.363.685.9目前体检频率从不11326.69879.042.4118.1两年以上一次40.943.20000两年一次102.497.30010.7一年一次11627.4129.76438.84029.6一年大于等于两次18142.710.89758.88361.5自理能力能自理22653.31915.311871.58965.9半自理10725.23125.04124.83525.9不能自理9121.57459.763.6118.13.3.2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比较通过对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发现,各维度的得分情况略有不同;就综合评分而言,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家庭养老次之,机构养老最低(见表3.6)。3.3.3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将性别与生命质量总分做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年龄、儿子数、女儿数、原职业、文化程度、每月的实际收入、婚姻状况、老伴的身体状况、主要经济来源、家庭关系是否和谐、患慢性病的年数、患慢性病的种数、现在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目前的体检频率等作为自变量,以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3.7)。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8~表3.10)。19 第3章结果表3.6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分析(xs)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方差分析P1P2P3维度n=124n=165n=135FP生理机能PF(28.31±19.78)(59.47±19.23)(54.95±17.14)34.4870.0000.0000.0000.402生理职能RP(30.58±15.26)(58.77±20.36)(53.01±15.41)35.8090.0000.0000.0000.389情感职能RE(46.77±36.55)(68.10±24.12)(70.18±21.09)29.8030.0000.0000.0000.711躯体疼痛BP(51.10±21.39)(46.13±8.67)(42.19±8.32)15.2290.0000.0000.0450.000精神健康MH(52.76±17.66)(59.87±11.36)(61.81±9.90)18.0110.0000.0000.0010.266一般健康状况GH(33.59±16.56)(37.64±18.25)(37.88±17.80)109.3560.0000.0000.0000.011精力VT(38.75±19.64)(60.85±15.89)(62.06±14.69)82.2530.0000.0000.0000.776社会功能SF(45.99±22.83)(58.34±16.10)(59.01±13.91)22.9460.0000.0000.0000.923总分(38.38±11.95)(59.08±10.68)(55.56±12.71)29.6340.0000.0000.0000.824注:P1值为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比较的统计值;P2为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比较的统计值;P3为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比较的统计值。表3.7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相关分析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自变量F/t值P值F/t值P值F/t值P值性别0.9000.3680.7030.4830.8790.382年龄4.9400.0003.1360.0024.5710.000儿子数3.1950.0164.2110.0006.3240.000女儿数1.6690.1470.3440.8852.0990.070原职业0.8120.5630.2780.9460.8340.516文化程度0.5860.7115.4090.0002.3810.050婚姻状况1.3660.25712.5650.00043.0120.000老伴的身体状况2.7800.0577.3400.00013.9790.000每月的实际收入3.9000.0002.8710.0142.9150.002主要经济来源1.0150.3631.2860.2750.8390.525家庭关系和谐程度0.8490.4706.3280.00016.9770.000患慢性病的年数2.4910.0233.6060.0005.4040.000患慢性病的种数7.6570.0005.1410.0006.3910.000目前生活自理能力46.7030.00023.2540.00013.0000.000目前的体检频率1.3180.2675.9350.0009.0250.00020 第3章结果表3.8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标准标准化回因变量变量tPR2F回归系数标准误归系数QOL总分0.4977.126常量60.32810.2855.8650.000年龄-3.7831.438-0.249-2.6320.010儿子数-0.5540.916-0.049-0.6040.547文化程度-0.9512.726-0.025-1.4970.046婚姻状况-0.8002.981-0.021-1.4460.049老伴的身体状况-1.2591.973-0.057-1.4470.049每月的实际收入0.0000.0010.0341.4510.046家庭关系和谐程度0.7211.2300.048-1.4960.035患慢性病年数-0.5620.547-0.090-1.0280.306患慢性病种数-1.8340.671-0.244-2.7320.007自身生活自理情况6.8311.7020.3334.0140.000目前体检频率-1.9381.028-0.146-1.4810.048表3.9家庭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标准标准化回因变量变量tPR2F回归系数标准误归系数QOL总分0.5436.625常量108.93710.42910.4450.000年龄-1.0411.490-0.072-1.4980.036儿子数-0.1310.996-0.012-0.1310.8968文化程度-0.9112.738-0.024-1.5190.045婚姻状况-7.6213.011-0.236-2.5310.013老伴的身体状况-9.6752.281-0.428-4.2420.000每月的实际收入-0.0010.001-0.065-1.5140.047家庭关系和谐程度-1.1240.963-0.208-2.5680.012患慢性病年数-2.0010.572-0.361-3.4990.001患慢性病种数-0.492-0.698-0.074-1.5100.048自身生活自理情况-1.0551.955-0.051-1.9410.031目前体检频率-3.3821.232-0.240-2.7450.00721 第3章结果表3.10机构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标准标准化因变量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回归系tPR2F数QOL总分0.54022.913常量34.1554.0718.3890.000年龄-2.1781.024-0.151-2.1270.036儿子数-0.8420.792-0.072-1.0620.290每月的实际收入-0.0020.0010.152-2.2610.026患慢性病年数-0.6950.5190.0971.3390.183患慢性病种数-1.7610.749-0.170-2.3520.020自身生活自理情况11.6821.3260.6498.8120.0003.3.4有无自理能力时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倾向本研究对机构养老(n=124)、社区居家养老(n=165)、家庭养老(n=135)共424名调查者进行养老模式倾向调查,当健康、能自理时调查者倾向于选择何种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不能自理时又倾向于何种养老模式。结果表明(见表3.11):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数激增,与质性研究结果相同。表3.11有无自理能力时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倾向项目机构养老(n=124)社区居家养老(n=165)家庭养老(n=135)n(%)n(%)n(%)能自理时倾向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43.233118.798462.22社区居家养老32.4212072.734634.07机构养老11794.35148.4853.70不能自理时倾向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21.612615.764231.11社区居家养老10.819356.363022.22机构养老12197.584637.886346.673.3.5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对于各种养老模式优缺点的调查结果22 第3章结果各种养老模式均有不同的优缺点,从而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意愿,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对于各种养老模式最主要的优缺点的调查结果(见表3.12)。表3.12不同养老模式的慢性病老年人对于各种养老模式最主要的优缺点的调查结果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项目n(%)n(%)n(%)机构养老最主要的优点专人照顾,生活更规律、方便6955.6510664.247958.52能结识到更多同龄朋友97.263320.00139.63能减轻子女的照顾负担3125.0042.422619.26避免和家人的争吵,缓解家庭矛盾129.68148.4864.44缓解家庭住房紧张32.4231.8253.70其它0053.0364.44机构养老最主要的缺点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缺乏家庭温暖8669.354225.453324.44子女易被人认为是不孝、自己易被人认为是遭子女遗43.237646.066145.19弃的,观念不能接受老弱病残集中,容易产生压抑感1310.482112.731813.33统一管理,易产生约束感32.4295.4564.44床位太少、费用太高1310.48137.881410.37其它55.0342.4232.22家庭养老最主要的优点子孙常绕膝前,满足了情感的家庭归属感9274.192515.152317.04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辈,能减轻子女负担75.656338.185137.78中国传统,体现美德,受到法律保障1713.714225.453223.70日常生活能得到子女照顾75.65148.48139.63为老年人构筑了健康平台10.811710.30139.63其它0042.4232.22家庭养老最主要的缺点家庭经济压力大4536.292716.362619.26子女自由空间减少1310.48169.70128.89家庭成员照顾负担重4737.9010966.067757.04代际关系不好处理108.06106.061611.8523 第3章结果续表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项目n(%)n(%)n(%)孤独寂寞21.6131.8142.96其它75.650000社区居家养老最主要的优点利用家庭原有的物质资源,同时汇集和利用了社区资2016.1395.454936.30源,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通过购买等方式,老年人便可享受各种专业服务,减1612.905533.336951.11轻了子女照料老年人的难度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邻里环境熟悉,利于身心1612.909758.79107.41健康发展未听说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6754.030075.16其它54.0342.4200社区居家养老最主要的缺点服务人员短缺,素质偏低,专业照护力量薄弱,服务2721.722515.152619.26水平不高服务体系尚且不健全,养老模式内容单一3024.1912978.189368.89未听说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6754.030075.19其它00116.6796.673.3.6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日常照料需求是慢性病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需求是保障其正常生活的基础;医疗护理需求是老年人由于生理状况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需求,如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基本养老就成为空谈;精神文化需求是在日常照料需求与医疗护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生命质量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31]。随着社会的进步,养老模式开始多元化,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见表3.13)。24 第3章结果表3.13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日常生活照料服务(3.79±0.65)(3.20±0.48)(2.62±0.52)个人生活服务(3.35±0.79)(2.45±0.73)(2.39±0.79)上门居室清扫(3.52±1.18)(2.37±0.70)(1.42±0.73)体力活(1.10±0.86)(3.39±0.90)(2.41±0.97)老年助餐服务(4.33±0.82)(2.14±0.89)(1.90±0.94)代购服务(2.37±1.00)(1.50±0.82)(1.60±0.80)提供安全知识的宣教(4.56±0.69)(2.81±0.60)(3.87±0.70)用药安全指导(4.48±0.90)(3.97±0.64)(4.05±0.65)长期护理中介服务(3.69±0.91)(3.02±1.04)(3.26±1.04)医疗护理服务(3.78±0.45)(3.20±0.35)(3.21±0.45)定期健康体检服务义诊(3.73±0.70)(4.10±0.36)(4.07±0.43)慢性病定期随访服务(4.22±3.66)(4.05±0.35)(4.33±3.47)热线电话健康知识咨询服务(1.90±0.69)(2.71±0.67)(2.77±0.68)就近医疗和上门诊治服务(4.15±0.72)(4.29±0.64)(4.21±0.59)上门护理技术服务(4.60±0.91)(4.55±0.74)(4.43±0.78)疼痛护理(4.44±0.92)(2.90±1.16)(3.30±1.27)陪同接送看病(3.44±0.92)(2.27±0.99)(2.40±1.06)社区医院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3.58±0.84)(3.72±1.08)(3.61±1.12)代办取药(3.58±0.88)(2.02±0.94)(1.72±0.86)康复理疗(4.52±0.59)(3.19±1.05)(2.36±1.01)个体化康复训练与指导(4.62±0.59)(2.93±0.84)(3.05±0.87)个体化营养饮食保健食品食用指导(1.56±0.82)(3.75±2.36)(4.06±2.53)促进睡眠质量的指导(0.99±0.19)(1.24±0.63)(1.49±0.78)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的指导(0.68±0.19)(1.22±0.10)(1.45±0.17)提供简易应急急救知识技能指导(0.89±0.14)(3.57±0.92)(3.57±1.08)为照顾者提供照护指导(0.80±0.47)(3.47±0.92)(3.59±1.02)建立慢性病老年人俱乐部(3.68±1.02)(3.17±0.94)(2.36±0.87)25 第3章结果续表项目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协助转院(2.54±1.02)(1.84±0.67)(2.00±0.77)临终关怀(4.38±0.72)(2.16±1.05)(2.55±1.24)精神文化服务(2.79±0.69)(2.63±0.59)(2.63±0.57)聊天解闷心理咨询(4.50±0.69)(1.12±0.93)(2.22±1.56)文化娱乐活动(3.58±1.20)(3.19±0.89)(3.45±0.93)老年人维权与法律咨询服务(1.76±0.56)(2.64±0.81)(2.81±0.9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0.93±0.45)(1.58±0.76)(1.76±0.84)老年教育(0.64±0.37)(1.64±0.83)(1.85±0.86)养老服务需求总分(3.45±0.43)(2.79±0.28)(2.71±0.35)3.3.7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性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多少是对其生命质量及生活满意度的总体反映[17]。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的三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P<0.01)。表3.14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QOL)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性(r值)养老服务需求机构养老QOL社区居家养老QOL家庭养老QOL日常生活照料服务-0.7241)-0.5801)-0.6761)医疗护理服务-0.5341)-0.2741)-0.4151)2)精神文化服务-0.052-0.199-0.002养老服务需求总均分-0.5811)-0.2941)-0.5361)注:1)P<0.012)P<0.0526 第4章讨论第4章讨论4.1问卷信效度良好4.1.1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效度较好一般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Cr>0.7,权威程度即可接受。本研究中Cr为0.915,可见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程度概念的水平[44]。用来评价量表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准确度[45]。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作为此次研究工具的效度指标。内容效度是指量表的各条目是否能测定其希望测量的内容,即测定对象对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是否与条目设计者希望询问的内容一致[44]。一般认为,I-CVI不低于0.78,S-CVI不低于0.8,即可提示内容效度较好[46]。研究中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S-CVI为0.92。I-CVI为0.788~0.891。说明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4.1.2问卷信度较好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用来评价量表的精密度、稳定性和一致性[44]。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造成测定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常用的信度指标有重测信度和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α系数)[44]。重测信度为相同量表前后两次测量同一批被访者。量表得分的简单相关系数r,一般要求达到0.7以上[44]。本研究中《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87,说明《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重测信度较好。《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6,说明《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重测信度较好。内在一致性是指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之间的同质性或内在相关性,内在相关性越大或同质性越好,则说明工具的内在一致性越好,信度越高[44]。一般认为Cronbach’α系数应达到0.7以上[45]。本研究中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三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72~0.94。可见,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27 第4章讨论本研究中《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的Cronbach’α总系数为0.78,八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73~0.83之间。说明《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4.2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机构养老最低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高低是慢性病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好坏的反映。本研究同时对南昌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3种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最高(59.08±10.68),家庭养老次之(55.56±12.71),机构养老最低(38.38±11.95)。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比较,差异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另外两种养老模式高,可能与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家人照顾与朋友陪伴的同时,还可享受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其提供服务有关[47]。与此同时,机构养老模式下丧偶、离异、无子女、经济状况低、身体健康状况差及子女无精力照顾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比家庭养老模式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更高,由此可解释机构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最低。4.3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样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三种养老模式均受年龄、每月的实际收入、患慢性病的种数和目前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均将削弱,生命质量也会随之降低。经济状况影响人的营养状况、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了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从而影响人的生命质量[48]。疾病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患慢性病的种数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各领域的重要因素,对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在于是否留有后遗症,是否会造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变。由于老年人一旦出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则表明其健康预期寿命即将缩短,对于基本的饮水,如厕等方面都将出现诸多困难,生命质量进入依赖期,需要长期照料,从而降低其生命质量。28 第4章讨论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均受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老伴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和谐程度及目前的体检频率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较文化程度低的人更易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且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容易接受和正确掌握卫生保健知识,维护自己的健康,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无论家庭养老还是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均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家庭功能的好坏与老年人的生活密切相关[49]。我国老年人对家庭的重视和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孝顺的子女、美满的婚姻是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家庭成员关系越好、配偶健在、有子女及子女生活状况越好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越高[50]。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更好的预防、控制疾病,从而提升生命质量。除此之外,家庭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还受患慢性病的年数的影响。4.4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比例激增当生活能自理时,3.7%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8.48%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94.35%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弱化的预期下,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口数量激增,46.67%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37.88%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97.55%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分析原因可能与慢性病老年人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女有关。同时也说明很多慢性病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一个很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自理能力弱化后的照护问题,这就对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4.5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差异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略有不同。同时,质性访谈发现,相对社区居家和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而言,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倾向于精神取向,可能与长期缺乏子女、家人的情感支持、精神世界孤单寂寞等有关。而相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下的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更倾向于经济取向。希望“经济上更宽裕一些、获得补贴”,此结果与杨琼[51]的调查结果相同。分析其29 第4章讨论原因,这一结果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因为一般而言,没有经济收入或经济收入较低的慢性病老年人(相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更可能选择家庭养老[51]。不同特征和背景的慢性病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慢性病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前应对其需求进行评估。4.6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总均分呈负相关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说明生命质量越差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强烈,反映了家庭养老的老年人集中于家庭环境中,渴望得到专业、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期待能通过其它途径减轻家庭成员的照顾负担。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反映了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由于身患慢性病等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护理服务,促使他们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比较重视,同时,大多数的慢性病老年人是在日常活动机能衰退到无法坚持居家养老的情况下才被迫选择机构养老,故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也会更强烈。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与养老服务需求的三个维度都呈负相关(P<0.05,P<0.01),尤其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与医疗护理服务方面,说明社区居家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更重视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30 第5章建议与展望第5章结论与展望5.1结论1.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构建的《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不同养老模式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同、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差异,需合理评估,针对性满足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5.2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本次调查对于慢性病的判定主要依靠对既往慢性病诊断自我报告的方式,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回忆偏倚。5.3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展望5.3.1创新点目前,国内关于养老需求的研究多从医疗、生活、精神等三大需求研究,而本课题结合前期的文献研究与质性访谈,初步拟定了《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将3大养老服务需求细化为30个具体需求,信效度分析后,最终构建了《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5.3.2展望5.3.2.1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立法支持是保障慢性病老年人权益的基础。如:澳大利亚有着较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人护理保障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并明确了服务提供者、政府和居民等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操作性,确保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52]。而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这些制度并不成熟,其保障水平的地域差别较大,保障较低,我国的护理保障制度仍处于空白阶段[52]。只有保障了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的权威性,执行31 第5章建议与展望过程中才能有法可依,同时,慢性病老年人在医疗需求上比较特殊。因此,在社会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适时把临终关怀和老年护理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障的范畴[53]。同时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我国可坚持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征缴体系,不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52]。调查过程中发现,慢性病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心理价位存在很大差异,可能与个人的经济条件有关。5.3.2.2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意识从调查发现部分慢性病老年人不清楚何为“社区居家养老”,尤其是养老机构中的慢性病老年人(54.03%),可见,慢性病老年人对新型养老服务的知晓率不高,政府对养老服务的宣传不到位。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年人,对“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并不接受,有偿服务难以开展,导致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老年人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意识很有必要。5.3.2.3科学评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瑞典[54]、澳大利亚[55]等国家通过对老年人的科学评估,合理分流,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水平层次的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而质性研究发现,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应该接受何种养老服务,可以接受何种服务,并未受到科学的评估(即便是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通过研究者观察发现,3家受访的养老机构仅仅只是在入住初期,对慢性病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进行了评估,从而决定该老年人所能享受到的养老服务种类,部分养老机构甚至从未对入住老年人进行过“身体的、医疗的、社会的或心理的”评估,其养老服务的种类、程度,全凭入住老年人自由选择。因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供需失衡”和“资源浪费”,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我国应建立合理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确定老年人应接受的服务种类及级别,在满足老年人需求同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5.3.2.4增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沟通质性访谈与问卷调查均发现,机构养老的慢性病老年人有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对此,应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设,增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32 第5章建议与展望间的沟通,增加护理服务项目,改变养老院只有生活护理的定位,逐渐在各养老院发展医疗护理、康复护理[27]。5.3.2.5合理资源配置,提高养老机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软硬兼施,合理资源配置,提升养老机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以满足慢性病老年人对良好环境的需求[3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慢性病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研究表明这些需求的实现及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均与养老机构本身的物理环境,包括资源配置、服务分类、部门设置等物质条件息息相关,还受到养老机构所营造的社会环境,即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机构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及其与老年人的互动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养老机构在社会的支持下,软硬兼施,合理资源配置,提升机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56]。注重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让慢性病老年人在机构中能感受到尊重与温暖。33 致谢致谢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四年本科学习,南昌大学护理学院三年研究生学习历程,让我收获颇多。在这毕业之际,衷心地感谢曾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及家人!当然我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钟清玲教授。衷心感谢钟清玲老师对我的精心培育。衷心感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为我提供了研究生临床实习的平台,感谢所有带我的老师(钟雯老师、许玄老师、黄如瑜老师、胡庆霞老师和范彬老师等),谢谢您们在实习期间对我的悉心指导、帮助和关怀!本研究得到了导师、各位专家、南昌市和谐情敬老院、南昌大学四附院向塘老年颐养院、墩子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章金媛爱心服务团队和邹德凤爱心服务团队的支持与帮助。同时,问卷收集的过程得到了南昌大学护理本科生(王其荣、史慧婧和周端敏等)的帮助,在这向您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衷心感谢同门李熹雯,师姐徐萍,师妹王丹、黄朝意、童琪、虞芬和陶醉,师弟李博,2013级研三班的同学们及所有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的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最后,向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唐龙花2016年5月3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2011-12-16].http://www.gov.cn/zwgk/2011-12/27/content_2030503.htm,2011.[2]王桦.老龄化社会发展现状与慢性病[J].医学新知杂志,2012,22(4):241-243.[3]章晓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12.[4]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经济的人口图谱-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EB/OL].(2015-01-20)[2015-01-21].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37/69715.html.[5]李侠,李济.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的安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5):65-71.[6]袁晓晓,柯永红,吴旻伦,等.高校资源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6):1788-1789.[7]徐晓明.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养老模式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8]任兰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70-71.[9]谢晖,梁鸽,翟春晓,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对长期照护志愿者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5,50(7):781-784.[10]MarianneM,JorunnL,OlawS,etal.Unwantedincidentsduringtransitionofgeriatricpatientfromhospitialtohome:ap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J].BMCHealthServRes,2010,10(1):1-10.[11]ColetteBrowning.全科医生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1-31.[12]徐刚,袁兆康,黄河浪.中国老年人生存质量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592-1594.[13]廖晓春.养老机构高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27-628.[14]杨乔.养老意愿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4.[15]马云博.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1.[16]于雁,林爱琴.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16-4518.[17]孙海燕,孙国珍.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高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护理需求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19-821.[18]张川骎,李宁,张忆雄,等.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信息查询行为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7):55-58.[19]罗娅,刘承亮,石修权,等.东部地区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5):855-857.[20]邢华燕,柳璐,张遂柱,等.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5-18.35 参考文献[21]MazurekJ,SzczesniakD,TalarskaD,etal.NeedsassessmentofelderlypeoplelivinginPolishnursinghomes[J].GeriatricMentalHealthCare,2015,2(3):9-15.[22]Yeu-HuiChuang,JenniferA,Yueh-ChenYeh,etal.Astheyseeit:Aqualitativestudyofhowolderresidentsinnursinghomesperceivetheircareneeds[J].Collegian,2015,22(1):43-51.[23]庞亚莉.雍坊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4.[24]胡娟.上海市不同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25]廖敏.长沙市养老机构及入住老年人需求的调查研究[D].湖南:华东师范大学,2006.[26]林倩.失智失能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27]张子真.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28]张雪霞.成都市养老院老年人需求状况调查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6.[29]刘金华.中国养老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0-11.[30]夏磊.多元化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浙江:浙江财经学院.2012.[31]王晓蕾.北京市城市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32]罗亚萍,史文静,肖阳.城市具名养老方式的变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西安市居民养老方式的调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78-83.[33]WorldHealth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s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InformationSheet[OL].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5[2015-03-04].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55/en/.[34]王诗镔.吉林省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35]唐龙花,钟清玲,李熹雯.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1622-1625.[36]BurnsN,GroveSK.Thepracticeofnursingresearch[M].3rded.Philadelphia:W.B.SaundersCompany,1998:542-547.[37]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5.[38]LamCLK,TseEYY,GandekB,etal.TheSF-36summaryscaleswerevalid,reliable,andequivalentinaChinesepopulation[J].Journalofclinicalepidemiology,2005,58(8):815-822.[39]李栋,徐涛,吴多文,等.SF-36量表应用于老年一般人群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7):515-517.[40]蔡中华,安婷婷,侯翱宇.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特征与对策-基于吉林省的调查[J].社会保障研究,2013,(4):45-49.[41]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83-86.[42]吴来苏.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5-100[43]王晓峰,刘帆,马云博.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分析-以长春市的调查为例[J].人口学刊,2012,(6):34-39.[44]胡雁.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0-115.[45]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5-436.[46]史静琤,莫显昆,孙振球.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报),2012,36 参考文献37(2):152-155.[47]蔡吉梅,马佳,张忆雄,等.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157-6159.[48]邓颖,李宁秀,刘朝杰,等.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44-46.[49]李淑杏,陈长香,赵雅宁,等.婚姻、家庭功能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959-960.[50]吴玲.海南省汉族、黎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7.[51]杨琼.城市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及其生活质量比较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4.[52]李晓卉.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湖北:武汉科技大学,2009.[53]范妙璇,卞鹰,赵海誉,等.中日两国关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政策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7):30-32.[54]陈玲,IngalillRahmHallberg,孙丽芳,等.中国和瑞典养老现状之比较及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23-26.[55]陈红敬,饶克勤,钱军程.澳大利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2(5):74-80.[56]王静,王君俏,曹育玲,等.上海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15.37 附录附录附录A: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调查问卷说明尊敬的老年朋友:您好!非常高兴见到您,我是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生,目前正在进行护理科研实践,并协同其完成江西省教育厅立项课题,主要想了解不同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生命质量的相关情况,探讨出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也为今后的护理科研提供依据。该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第二部分为《简易生命质量量表》调查。您的回答对我们的调查很重要,希望您如实地填写,有利于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您填写不便,您可将答案告知护工或配偶,由其代您填写。问卷填写方法在各部分中进行了说明。请不要遗漏任何问题。您的回答仅供调研之用,个人资料绝不会对外公开。本研究需要您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南昌大学附录B:知情同意协议书本人同意参加本次质性访谈。经研究者的解释,本人已明白此次调查的目的、方法、内容,同时知道在签署后,中途也可随时退出此项访谈,对本人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本人也已获悉研究者将对我的个人隐私资料将会绝对保密。研究者签名:参与调查者签名:日期:日期:38 附录附录C:《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填写方法:在相应“□”上进行勾选,对需要填写的请在划横线处填写!(一)基本情况A1性别:□男□女A2出生年月年月A3子女数(个)儿子女儿A4原职业:□工人□农民□商人□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其他A5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中专□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少A6婚姻状况:□已婚□离婚□丧偶□未婚(二)经济情况B1平均每月的实际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元)B2家庭人均月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元)B3主要经济来源,由高到低排序是(1)离、退、养老金(2)子女赡养、亲戚支助(3)商业保险(4)政府低保、抚恤金、社会救助(5)自己工作挣钱、配偶收入(5)其他(积蓄、房屋出租、其他投资所得)B4生活主要费用支出项目是什么?□日常生活□看病买药□赡养老年人、补贴子女□旅游等精神文化B5目前有哪些养老保障?□离/退休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政府救助□高龄补贴□其他B6您认为通过何种途径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购买商业保险□依靠子女照料□政府提高医疗保障待遇□请家政保姆照料□定期体检□学习医疗保健知识□入住疗养院□其他(三)生活情况C1居住情况:□独居□与父母/岳父母同住□与配偶、子女同住□只与配偶同住□只与子女同住□只与其他亲属同住□私营/民营养老机构□公立养老机构□其它C2对自身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否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39 附录C3家人亲戚朋友是否经常探望:□经常□偶尔□很少或没有C4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不参加C5是否主动获取一些保健知识:□是□否C6对目前生活状况是否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C7目前,您所在的社区/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哪些社会服务?(可选多项)□生活照料□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聊天解闷□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法律咨询服务□没有任何服务□其他C8请问您对上条(C7)中的社区提供的服务满意吗?□满意□一般□不满意□没有享受(四)健康情况D1请问您第一次经医生明确确诊患有慢性病是年月D2请问您现在的生活自理情况如何:□能自理□部分自理□不能自理D3您目前体检的频率口一年两次口一年一次口两年一次口两年以上口从不D4您既往在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被诊断患有的性病,且最近一年内仍患有的慢性病(ICD-10)有哪些:(可选多项)(请在对应的数字上打√)呼吸系统1.慢性鼻炎2.慢性咽炎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哮喘5.矽肺循环系统1.高血压2.缺血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机梗塞等)3.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4.肺源性心脏病5.风湿性心脏病6.心衰7.先天性心脏病8.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9.心肌病10.慢性心包炎11.动脉和毛细血管病(如: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等)12.静脉疾病(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痔等)13.淋巴管和淋巴结疾病14.低血压消化系统1.慢性胃肠炎2.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3.脂肪肝5.肝硬化6.慢性胆囊炎7.胆结石8.慢性胰腺炎内分泌系统、营养和代谢疾病1.慢性甲状腺炎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糖尿病5.肥胖6.脂蛋白代谢异常和营养缺乏症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40 附录1.各种慢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等)2.痛风3.系统性红斑狼疮4.脊椎病5.椎间盘疾病6.骨质疏松血液系统及免疫相关的慢性病1.慢性贫血2.凝血缺陷3.免疫缺陷病神经系统慢性病1.帕金森氏病2.阿尔茨海默病3.多发性硬化症4.小脑萎缩症5.癫痫泌尿生殖系统慢性病1.慢性肾炎2.尿石病3.膀胱炎4.前列腺增生5.前列腺炎性疾病6.卵巢、子宫、宫颈等器官的慢性炎症8.乳房炎性疾病9.未特指的乳房肿块癌症1.肺癌2.肝癌3.胃癌4.结肠直肠癌5.前列腺癌6.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Sarcoma)7.口腔癌8.食道癌9.白血病10.乳腺癌11.子宫颈癌12.肝癌13.胃癌14.甲状腺癌眼及其附器的慢性病1.白内障2.青光眼3.其他慢性视力障碍耳慢性病1.慢性中耳炎2.其他慢性听力障碍皮肤及皮下组织慢性病1.牛皮癣慢性传染性疾病1.病毒性肝炎2.结核病3.艾滋病(五)养老模式意向E1您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是□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E2您面临的主要养老困难是□身体健康差□经济来源少□居住环境差□生活无人照料□文化娱乐少□孤独寂寞□子女不孝顺□其它E3您认为机构养老最主要的优点是□专人照顾,生活更规律、方便□能结识到更多同龄朋友□能减轻子女的照顾负担□避免和家人的争吵,缓解家庭矛盾□缓解家庭住房紧张□其它41 附录E4您认为机构养老最主要的缺点是□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缺乏家庭温暖□子女易被人认为是不孝、自己易被人认为是遭子女遗弃的,观念不能接受□老弱病残集中,容易产生压抑感□统一管理,易产生约束感□床位太少□费用太高□其它E5您认为家庭养老最主要的优点是□子孙常绕膝前,满足了情感的家庭归属感□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辈,能减轻子女负担□中国传统,体现美德,受到法律保障□日常生活能得到子女照顾□为老年人构筑了健康平台□其它E6您认为家庭养老最主要的缺点是□家庭经济压力大□子女自由空间减少□家庭成员照顾负担重□代际关系不好处理□孤独寂寞(独居老年人)□其它E7您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最主要的优点是□在家居住,满足了情感的家庭归属感□利用家庭原有的物质资源,同时汇集和利用了社区资源,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通过购买等方式,老年人便可享受各种专业服务,减轻了子女照料老年人的难度□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邻里环境熟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其它E8您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最主要的缺点是□服务人员短缺,素质偏低,专业照护力量薄弱,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体系尚且不健全,养老服务内容单一□其它E9当您生活不能自理时,您会更愿意选择哪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42 附录E10您认为通过何种途径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可选多项)□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购买商业保险□定期体检□学习医疗保健知识□入住疗养院□政府提高医疗保障待遇□依靠子女照料□请家政保姆照料(六)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量表您目前或将来是否希望社区/机构为您提供以下的养老服务?请您在相应格子内打“√”,有其他情况或建议请您在备注中说明。非常比较不太服务项目一般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A日常生活照料服务a1个人卫生护理(协助慢性病老年人沐浴、理发、修剪指(趾)甲等)a2上门居室清扫(如洗衣、打扫卫生等)a3安装/维修/搬运等体力活a4老年助餐服务(根据慢性病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特殊饮食要求,提供配餐、送餐等服务。)a5代购服务(帮慢性病老年人代购物品、各类居家设施等)a6安全防护a6.1提供安全知识的宣教(教会慢性病老年人使用保护具,预防老年人跌倒、烫伤、触电等意外事故;协助老年人安装呼叫器、求助电铃等设备,建立慢性病老年人信息卡)a6.2用药安全指导(教会慢性病老年人正确用药的方法、讲解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a7长期护理中介服务(由专门的服务中介培训专业护理员提供持续性服务)B医疗护理服务b1定期健康体检服务/义诊b2慢性病定期随访服务b3热线电话健康知识咨询服务43 附录续表非常比较不太服务项目一般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b4就近医疗和上门诊治服务b5上门护理技术服务(如血糖血压的测量、注射、换药、伤口/造口的护理等)b6疼痛护理b7陪同/接送看病b8社区医院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b9代办取药b10康复护理b10.1康复理疗(艾薰、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b10.2个体化康复训练与指导(帮助慢性病老年人了解社区/机构的康复资源,向其讲解康复治疗的方法,指导其进行个体化功能训练)b11个体化营养饮食,保健食品食用指导b12促进睡眠质量的指导b13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的指导b14提供简易应急急救知识技能指导b15为照顾者提供照护指导(对慢性病人的照顾者:机构养老护理员、家属、志愿者、保姆等提供照护技能指导)b16建立慢性病老年人俱乐部(开展慢性病健康讲座、“同伴教育活动”、宣传慢性病防治政策信息)b17协助转院b18临终关怀C精神文化服务c1文体娱乐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室外活动场地(健身)、室内活动中心(如电脑室、棋牌室等)、报刊图书阅览室、知识讲座和培训等)44 附录续表c2聊天解闷、心理咨询c2聊天解闷、心理咨询c3老年人维权与法律咨询服务c4参与社会公益活动c5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备注)家庭养老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为其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但是不排除部分老年人自己有养老金而不需要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的情况;也不排除如果老年人身体健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子女照看孩子、料理家务的情况。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基础,依托着社区服务为中心,通过调动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日托服务、学习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服务。机构养老老年人在社会兴办的专业机构,如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等机构中进行养老的一种方式。45 附录附录D:生命质量量表(SF-36)填写方法:请在相应答案的框上打“√”。如果您没有把握如何回答问题,请尽量做一个最好的选择。1.总体来讲,您的健康状况是□非常好□很好□好□一般□差2.跟1年以前比您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是:□比1年前好多了□比1年前好一些□跟1年前差不多□比1年前差一些□比l年前差多了3.以下这些问题都和日常活动有关。请您想一想,您的健康状况是否限制了这些活动?如果有限制,程度如何?限制很大有些限制毫无限制重体力活动。如跑步举重、参加剧烈运动等适度的活动。如移动一张桌子、扫地、打太极拳、做简单体操等手提日用品。如买菜、购物等上几层楼梯上一层楼梯弯腰、屈膝、下蹲步行1500米以上的路程步行1000米的路程步行100米的路程自己洗澡、穿衣4.在过去4周里,您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身体健康原因而出现以下问题?是不是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时间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完成一部分想要干的工作或活动种类受到限制完成工作或其他活动困难增多(比如需要额外的努力)5.一在过去4周里,您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有无因为情绪的原因(如压抑或忧虑)出现以下这些问题?46 附录是不是减少了工作或活动时间本来想要做的事情只能完成一部分干事情不如平时仔细6.在过去4周里,您的健康或情绪不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您与家人、朋友、邻居或集体的正常社会交往?□完全没有影响□有一点影响□中等影响□影响很大□影响非常大7.在过去4周里,您有身体疼痛吗?.□完全没有疼痛□很轻微疼痛□轻微疼痛□中等疼痛□严重疼痛□很严重疼痛8.在过去4周里,您的身体疼痛影响了您的工作和家务吗?□完全没有影响□有一点影响□中等影响□影响很大□影响非常大9.以下这些问题是关于过去1个月里您自己的感觉,对每一条问题所说的事情,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大部分比较多一部分小部分没有这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种感觉您觉得生活充实您是一个敏感的人您的情绪非常不好,什么事都不能使您高兴起来您的心理很平静您做事精力充沛您的情绪低落您觉得筋疲力尽您是个快乐的人您感觉厌烦10.不健康影响了您的社会活动(如走亲访友):□所有的时间□大部分时间□比较多时间□一部分时间□小部分时间□没有这种感觉47 附录11.请看下列每一条问题,哪一种答案最符合您的情况?绝对正确大部分正确不能肯定大部分错误绝对错误我好象比别人容易生病我跟周围人一样健康我认为我的健康状况在变坏我的健康状况非常好衷心感谢您对本研究的大力配合!谢谢!填表日期:调查员:48 附录附录E: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0~3分者为可自理;4~18分者为半自理;≥19分者为不能自理程度等级评估事项、内容与评分可自理轻度依赖中度依赖不能自理判断评分(1)进餐:使用餐具将饭独立完—需要协助,如完全需要菜送入口、咀嚼、吞咽等成切碎、搅拌帮助活动食物等评分0035(2)梳洗:梳头、洗脸、独立完能独立地洗在协助下和完全需要刷牙、剃须洗澡等活动成头、梳头、适当的时间帮助洗脸、刷牙、内,能完成部剃须等;洗分梳洗活动澡需要协助评分0137(3)穿衣:穿衣裤、袜子、独立完—需要协助,在完全需要鞋子等活动成适当的时间帮助内完成部分穿衣评分0035(4)如厕:小便、大便等不需协偶尔失禁,经常失禁,完全失禁,活动及自控助,可自但基本上能在很多提示完全需要控如厕或使用和协助下尚帮助便具能如厕或使用便具评分01510(5)活动:站立、室内行独立完借助较小的借助较大的卧床不起,走、上下楼梯、户外活动成所有外力或辅助外力才能完活动完全活动装置能完成成站立、行需要帮助站立、行走、走,不能上下上下楼梯等楼梯评分01510总评分4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唐龙花,钟清玲,李熹雯.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1622-1625.[2]李熹雯,钟清玲,唐龙花.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相衔接的对策探析[J].重庆医学(录用待刊出).[3]XiwenLi,QinglingZhong,LonghuaTang.Ameta-analysisoftheefficacyandsafetyofusingoilmassagetopromoteinfantgrowth[J].JournalofPediatricNursing(录用待刊出)主持的课题研究:[1]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专业基金项目YC2014-S099《社区慢性病管理与社区居家养老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已结题)参与的课题研究:[1]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4101《护理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模式研究》50 综述中国与澳大利亚养老现状之比较及启示唐龙花综述钟清玲校审摘要:本文从老龄人口现状、养老保障制度、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立法、养老服务、老年护理教育5个方面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养老现状进行比较,借鉴澳大利亚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的特色,提出我国应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及管理网络,加强老年护理教育,以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关键词:老年;比较;养老保障;立法ThecomparisonandInspirationofthepensionstatebetweenChinaandAustraliaAbstract:ThereareFiveaspects:agingpopulation,pensionsecuritysystemstatus,agingservicesubsidyobjectlegislation,pensionservices,pensionstatusofelderlynursingeducationofChineseandAustraliawerecompared,accordingtoAustralianpensionservicemanagementsystemandthepatterncharacteristic,proposedourcountryshouldimproveservicepensionsecuritysystem,constructsthemulti-levelold-ageserviceandnetworkmanagement,strengthentheelderlynursingeducation,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nursingcareer.Keyword:Elderly;comparison;pension;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养老问题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澳大利亚是目前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总体健康状况位于世界第二。由于经济的支撑和政府的重视,澳大利亚已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并积累了较多先进经验。我们对比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养老现状,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利于我国建立并完善适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报道如下:澳大利亚1.老龄人口现状。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属联邦制国家,由联邦、51 综述州、市三级政府组成,是高社会福利制国家。面积768万km2,人口总数约2300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7%,属于老龄化十分严重的国家,同时,高龄化是澳大利亚人口老龄化的明显特征,8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9%[1](2014年统计数据)。在澳大利亚,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为83岁,男性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8.3岁,位居世界第二[2]。2.养老保障制度。养老保障是当今世界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澳大利亚政府目标是:不但要确保老年照护设施和服务的高质量和可及性,而且要让老年人尽可能支付得起[3]。目前,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采用的是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AgePension)制度,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个人无需为此缴纳保费,居民(澳大利亚全体公民及在澳大利亚居住10年以上的外籍人口)在65岁以后可以领取养老金(领取养老金时间在逐渐推迟),养老金数目的多少取决于居民的收入状况、资产状况和其他因素。通常居民的收入和资产越多,其所领取的养老金越低;第二支柱是强制性的雇主缴费的“职业养老金保障”(SuperannuationGuarantee)制度,其覆盖年龄在18岁以上收入高于特定数额的所有雇员,缴费金额不得低于雇员工资的9%(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2%);第三支柱是其他的养老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享受政府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TheAustralianPrudentialRegulationAuthority,APRA),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TheAustralianSecuritiesandInvestmentsCommission,ASIC),澳大利亚税务局(AustralianTaxationOffice,ATO)三大政府机构负责对职业养老金制度进行监管,共同保证职业养老金基金的有效运转[4]。通过养老保障制度的三支柱体系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从而确保所有的澳大利亚居民在退休之后都能够有安全感和享有尊严。由于老年公民的养老福利由国家centrallink进行统一管理,若想要享受某种老年福利津贴或是想要被提供某种服务都要到centrallink管理中心或是其官方网站http://www.centrelink.gov.au上申请。再由老年照护评估团队(AgedCareAssessmentTeams,ACATs)通过对申请者的医疗、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来确定老年人需要进入的养老机构(包括居家)类型及其所需的护理等级与养老金的领取数额。如未经评估,所接受的照护服务项目费用政府不予报销。同时,养老金领取者每年都要与服务机构的人员见一次面,以防止养老金的“虚报冒领”情况。52 综述3.老龄补贴服务对象立法。澳大利亚关于政府提供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的立法,基本属于中央层次的,主要体现为《老年人照护法》及其配套的《照护对象原则》、《1997分类原则》、《1997弹性照护补贴原则》等。澳大利亚关于政府提供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立法内容非常系统。包括立法目的;院舍照护对象的资格、社区照护对象的资格、弹性照护对象的资格,确定这些资格的具体指标;向谁申请补贴;申请程序如何;行政机关的调查程序、批准程序;不予批准之后的救济途径;照护补贴被撤销条件、程序;一定周期之后如何再申请成为老龄照护补贴的对象等。4.养老服务。澳大利亚给老年人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其中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为主要的养老方式。养老院养老服务是指在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保健的养老机构中,由全职保健人员为体弱老年人提供保健的形式。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养老院提供高低两种水平的服务,低水平服务包括帮助穿衣、吃饭和洗浴等个人保健服务、提供住宿和支持性服务(如洗衣服、打扫卫生)以及其他专业的卫生服务,如物理疗法。高水平服务是由注册护士或在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为不能独立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的24小时保健服务。保健护理内容除低水平保健服务内容外,还包括更加专业的卫生服务(理疗、职业治疗、娱乐疗法和足疗等)[5]。社区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在家中接受保健服务,保健服务者上门为老年人服务。服务水平有高低两种。低水平服务包括社区老年服务保健包(CACP)、家庭和社区保健(HACC)。其中社区老年服务保健包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个人护理援助、帮助提供食物和协助做家务(如打扫房间)等。家庭和社区保健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协助处理家务、房屋维护和修缮、护理保健、咨询及基于社区的暂托服务等。高水平服务包括扩展的老年人居家保健服务包(EACH)和扩展的痴呆老年人居家保健服务包(EACH-DementiaPackage)。扩展的老年人居家保健服务包的内容包括临床护理、个人援助、准备一日三餐、持续管理、理疗服务、房屋安全和维修等。扩展的痴呆老年人居家保健服务包是专门针对患有痴呆症的体弱老年人而提供的保健服务,其服务类型则与扩展的老年人居家保健服务包相同。5.老年护理教育。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教育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中专、高职、大学本科以及硕士,每一个教育层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各司其职[6]。中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是培养养老护理助手,毕业生必须在卫生高职院校完成53 综述至少6周的专业培训并且通过相应的考核,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从事的主要是各种基础的生活护理工作;高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是培养登记护士,毕业生必须在卫生高职院校内完成不少于1年的全职高等职业教育或者1.5年的兼职学习,其中还包括不少于1500个小时的护理实习,毕业后通过考核可获得老年护理四级证书,主要从事老年病人除侵入性操作以外的所有护理工作,如口服给药,疼痛评估及护理等;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主要是培养注册护士,毕业生需在大学内完成3年的全职学习或6年的半脱产学习,并且获得护理学士学位,主要从事较为高级的护理工作,如静脉给药、伤口评估及护理等。同时还要对登记护士和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此外,在养老机构工作满2年即可以申请硕士课程,课程完成后可授予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医学高校从事老年护理教育工作或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中国1.老龄人口现状。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3,人口约14亿。我国已于1999年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居世界首位。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到3700多万名[7]。面对严峻的老龄化现象,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我国将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2.养老保障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采用的是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城镇职工基金养老保险制度有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者按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即由政府出资负责退休收入;第二类是企业职工按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强制性实行的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的养老金保障制度。2014年12月23日,养老金并轨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将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制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指在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自主发起设立,企业员工自愿或强制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企业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企业缴费或者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给个人账户。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的养老保险制度,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或54 综述者通过银行储蓄以及其他投资方式实现。但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与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均为市场化运营,其效果并不理想,覆盖面也相对较窄。3.老龄补贴服务对象立法。我国关于政府提供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的立法,基本属于地方次的,少数是省级层次的。虽然我国中央层次的《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均规定要保障老年人权益,但并没有规定政府提供老龄服务补贴及其对象的问题。相反,主要是地方性文件在规定有关问题,而且在法律位阶上不是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而只是地方性“其他规范性文件”[8]。关于政府提供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立法内容,不同地方规定有很大差别。目前主要限于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而对于机构养老补贴及其对象、社区养老补贴及其对象还没有多少规定。其他实体与程序规定也很少。同时,我国有关政府提供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的文件的立法目的,明确指向以“特殊困难老年人”或“特殊群体老年人”[8]。4.养老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家庭养老”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子女提供生活服务为依托,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为主的养老方式,我国的低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75%,家庭养老是最普遍的养老护理方式[9]。“机构养老”是为空巢老年人或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居住、保健、康复、医疗和护理的专业养老场所,主要分为: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五类。目前,中国老龄、病残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25%,专业机构养老主要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9]。2013年末我国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3万个,床位474.6万张,收留抚养各类人员294.3万人[10]。但其中很多养老机构都不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也没有配套的疾病护理。在形式上只提供长期生活照顾[11]。“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依托着社区服务为中心,通过调动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日托服务、学习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的服务的养老方式,目前已成为政府极力推行的未来养老模式的首选。5.老年护理教育。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医学院校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12]。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整体现状为:起步较晚,观念落后;专业设置缺位大,课程设置与教材不适合;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训基地普遍空白;55 综述师资严重匮乏,项目研究有限;在岗教育不到位,在岗人员亟需培训[13]。讨论我国尚未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与澳大利亚相比在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模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虽然不可能完全应用澳大利亚高福利的保障模式,但有必要借鉴其养老服务理念,养老模式与多层次老年护理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体系。1.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立法支持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基础。澳大利亚有着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护理保障制度,明确了政府、服务提供者、居民等各自的权利义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确保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而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这些制度并不成熟,其保障水平的地域差距也很大,保障水平低,我国的护理保障制度仍处于空白阶段。鉴于只有实现了老年医疗保险制度的权威性,执行过程中才能有法可依,同时,老年人在医疗需求上比较特殊,因此,在社会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适时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障的范畴,同时加强社区老年卫生工作,逐步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障范畴[14]。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澳大利亚的“低保障,高覆盖”体制,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贫富差异,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同时三支柱模式减轻了雇员的负担和对财政造成的压力。我国可坚持强制性和自愿相结合的征缴体系,不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4]。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民心。2.完善养老服务和管理网络。澳大利亚通过对老年人的科学评估,合理分流,根据老年人衰老的自然过程和各个阶段老年人的特点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水平的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我国可以建立合理的老年住院和照护评估制度,以确定老年人应接受服务种类及护理级别,从而满足老年人需求,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虽然我国《规划》明确指出,老年护理服务要大力发展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15],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专业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形式单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的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因此,有必要学习澳大利亚的养老服务,构建完备的老年服务网络,56 综述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等为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既重视医院提供的老年患者护理,还重视建立托老所、老年公寓、家庭病房等服务机构与项目[16]。3.加强老年护理教育。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护理及其教育滞后的现状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17]。在我国从事养老的护理人员主要来自两大类:一类是医院的普通护士或是老年病房的护士,一类是由缺乏医学知识,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人员组成的养老护理员,大多没有经过养老专科培训。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老年护理分级化教育体系,加强中高职阶段老年护理教育,在完成中高职教育后颁发相应老年护理专业证书。同时,大力开展老年护理方向高层次人员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出低中高多层次护理人员,满足我国社会老龄化、老年护理事业发展以及老年患者护理的需要[18]。注重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如让老年学及长期照顾成为基金资助的重点,鼓励护理及其他专业的教师开展临床老年研究,吸引优秀人员投入到养老护理事业。参考文献[1]AustralianDemographicStatistics.AustralianBureauofStatistics.[R/OL].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atestproducts/3101.0Feature20Article1Jun202014?opendocument&tabname[2]AustralianGovernmentDepartmentofHealthandAging.AgingandAgedcareinAustralia[R/OL].http://www.health.gov.au/internet/main/publishing.nsf/Content/aging-whatnew.htm.[3]赵薇.澳大利亚的社区老年照护服务[J].中国卫生资源,2008,11(6):299-301.[4]李晓卉.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湖北:武汉科技大学,2009.[5]陈红敬,饶克勤,钱军程.澳大利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2(5):74-80.[6]林婕.澳大利亚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07-108.[7]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一成多[EB/OL].[2014-06-18].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37/21161.html.[8]袁维勤.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老龄服务补贴对象立法之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13-215.[9]陈玲,IngalillRahmHallberg,孙丽芳,等.中国和瑞典养老现状之比较及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23-26.[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57 综述[11]宁素荣,张会君,尹姣,等.英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7):78-80.[12]李婧,董茂江,邱桂红,等.浅谈健康老龄化与老年护理专业建设[J].吉林医学,2012,33(4):883-884.[13]王芳.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4,35(1A):77-79.[14]范妙璇,卞鹰,赵海誉,等.中日两国关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政策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7):30-32.[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09-27)[2013-11-30].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1954782.htm.[16]付爱文.浅谈老年人面临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160-161.[17]王芳.老年护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模块的构建与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3,28(13):68-70.[18]杨志丽,杨淑臻.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前景预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56-157.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