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

ID:75291319

大小:643.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1-12-13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1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2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3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4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5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6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7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8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9页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_第10页
资源描述:

《电机学交流绕组共同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交流绕组的共同理论范镇南电机学习题课4-2为什么极相组A和极相组X串联时必须反接?如果正接将引起什么后果?由于极相组A的电动势方向与极相组X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电流方向亦相反,为避免电动势互相抵消或者电流形成的磁场互相抵消,所以极相组A与极相组X串联时必须反接。24-5试述分布因数和节距因数的意义。为什么分布因数和节距因数只能小于或等于1?分布因数:线圈组各线圈分布在若干个槽时电动势相量和与当各线圈都集中在同一槽时电动势代数和的比值数学解释:相量和总是小于(或等于)其代数和3节距因数:短距线匝电动势(为构成线匝的两导体有效边电动势相量和)与整距线匝电动

2、势(为构成线匝的两导体有效边电动势代数和)的比值:数学解释:相量和总是小于(或等于)其代数和4考题举例在电机定子上相距150°空间电角度放置两根导体,转子绕组通入直流励磁,当原动机拖动转子以600转/分恒速旋转时,设每根导体感应的基波电动势有效值为10伏,已知电机极对数P=6,则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为_______Hz;若将上述两根导体组成一个线圈,则此线圈感应的基波电动势有效值为________伏。6019.325谐波问题4-12有一三相双层绕组,试求基波、5次、7次和一阶齿谐波的绕组因数。若绕组为星形联结每个线圈有2匝,Q=36,2p=4,y1

3、=7τ/9,f=50Hz,基波磁通量Φ1=0.74Wb,,谐波磁场与基波磁场之比B5/B1=1/25,B7/B1=1/49,每相只有一条支路,试求基波、5次和7次谐波的相电动势值。6解:先求绕组因数78910再求相电动势11121314注意这里所求的谐波电动势,指的是直流励磁产生的磁场(例如同步发电机气隙中的磁极磁场)的谐波旋转起来后在定子中感应的电动势15直流励磁产生的磁场的υ(υ=1,3,5,7,…)次谐波磁场有如下性质:所以旋转起来后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的υ次谐波电动势频率为:16提醒:一定要注意直流励磁产生的磁场的ν次谐波与在后面将要讲到的多相对

4、称交流电流在对称绕组中产生的旋转磁场的ν次谐波的区别与联系。17多相对称交流电流在对称绕组中产生的旋转磁场的ν次谐波的性质: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的υ次谐波电动势频率为:18考题举例交流电机一般采用短距、分布绕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改善电动势的波形及磁动势的波形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设计成分布及短距以后,其优点主要是_____:⑴改善了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⑵可以增加基波电动势和磁动势。(1)19当采用短距绕组希望同时削弱定子绕组中的五次和七次谐波电动势,线圈节距应当为___⑴(4τ/5);⑵(6τ/7)τ;⑶

5、(5τ/6)⑷τ已知一台交流电机的极距为10槽,如果希望电枢绕组中不包含五次谐波电动势,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