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

ID:7477258

大小:36.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6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_第1页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_第2页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_第3页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_第4页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刷新南极记录测绘考察队先进事迹材料“虽然寻找**冰盖最高点的路途上每一步都困难重重,但是朝圣般的感情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团结协作、任劳任怨、两赴**填补国际空白的最小队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登上**冰盖最高点的世界第一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中国**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北京时间**年1月18日3时16分,**将一根标志杆深深地插进一片雪地里。这一历史时刻,标志着人类首次确定了**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的位置。确定冰盖最高点后,**把从武汉大学带去标有“hina”字样的三角架和测绘标志墩,永久性埋设在**冰盖dome-a点上。**,1977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东明

2、县。1994-1998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在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作。**-**年,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读硕士研究生,**年,提前攻读博士至今。**-**年,参加中国第19次**科学考察,深入**内陆5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区进行科学考察。**-**年,参加中国第21次**科学考察,前往**冰盖最高点domea区域进行科学考察,其主要职责是精确测定冰穹a最高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并为科考队导航。1月9日,**等人成功到达**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这是人类首次从地面进入冰穹a。domea是**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内陆冰盖

3、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国际上迄今还没有从地面进入dome第6页a开展过系统科学考察活动,是**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地区和制高点。由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为简单,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最理想的区域。domea区域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是**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domea地区是**冷源的中心区,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出现在domea地区。domea冰盖覆盖的甘伯采夫山脉最有可能是**大陆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记录载体,对研究**大陆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

4、要意义。domea地区的高海拔、低风速和干燥、低温、少地震的特点,使之成为日地关系和天文学观测的理想之地。因此,domea是国际公认的**内陆冰盖最后一个最为理想的科学考察区域。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冰盖最高点“dome-a”,前三个点已分别被美国、前苏联和法国捷足先登,占据并建站。只剩下海拔4千多米的冰盖最高点这最后一个科考空白。按照国际条约,**不属于某一国家,是大家可以共同开发利用的。但是按照惯例,一个国家在重要位置建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在**问题上更具有发言权,在该地区的开发利用也会得到各国的默认。我国在上个世

5、纪90年代初,向国际**研究科学委员会正式提出domea科学考察计划,并于19961997年,19971998年,19981999年,20**年4次向domea冲击,最远行程1100公里,为最后冲顶domea奠定了基础。**年,我国终于完成了冲顶dome第6页a的各项准备工作,于第21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中设立13人组成的内陆冰盖队,向domea顶点发起最后冲击,**成为冰盖队13人之一,承担测定domea最高点的任务。**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在到达中山站临近海域时,雪龙船破冰艰难,不能前行,**与张永亮就乘一辆雪地摩托车连夜前往中山站方向

6、探路。在崎岖不平的雪丘中,雪地摩托车不知翻车多少次,也不知摔了多少交。冒着掉进潮汐缝的危险,他们终于为接下来的海冰卸货探明了道路。在中山站海冰卸货期间,**更是任劳任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曾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为做进军domea做准备。在内陆冰盖队从中山站出发后,**白天利用gps导航仪进行导航,引导车队前进。中午修整时,他协助机械师为雪地车加油。晚上宿营后,他同队友一起对雪地车除冰,为雪地车加油,从发电仓扯电线至各个车头和车厢,挖雪化水做饭,搭建临时厕所,等完成队里的各项公务工作以后,他还要进行高精度gps观测,以监测东**的冰盖运动,然后整理当天的资料,处理数据,经

7、常要工作到夜里2、3点钟,往往是队里最后一个睡觉。第6页在严寒、高原环境下奔波,对科考队员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严峻考验。平时,队员们宿营时,睡在成员舱内。但由于缺氧严重,大家都感觉喘不过气来。**睡在上铺,更是觉得难受。没办法,他只好睡到成员舱的地板上。在离开中山站约1200公里时,科考队员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当时,**的血压舒张压高达160,低压达100,心跳达到每分钟105次。随队机械师盖军衔反应最为严重,急需救治。但由于停在中山站的直升飞机最大航程仅为500公里,飞机无法施救。队员们只有通过短波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