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

ID:74608896

大小:20.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1-09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_第1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_第2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_第3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_第4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_第5页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_第6页
资源描述:

《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摘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当地震来袭时能尽可能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避免过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正确处理建筑结构自身的刚度和韧性之间的关系,合理选取建筑结构形式,是在精确计算模型之前,设计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各种新型的隔震及制震技术也随之发展。合理有效地应用这些新技术,结合抗震技术一起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隔震一、震灾历史回顾1.日本阪神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5时,在日本关西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发生了里氏7.

2、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此次地震在多处引发火灾,火势严重,烧毁很多房屋。2.中国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烈度最大11度。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震源较浅,因此破坏性巨大。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许多堰塞湖。第6页共6页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设计地震力的大小是否合理。同样规模的结构,我国的设计地震力只有日本的一半,甚至更小,而汶川地震的能量却远远超过了日本阪神大地震。3.日本东日本大地

3、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千米。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二、抗震结构设计的刚柔之争抗震设计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是将刚性和柔性(即韧性)赋予建筑物。只靠刚性抵御地震的建筑物是极少的,大多数结构是刚柔兼济以对抗地震。因此抗震设计的实质就是定量地处理建筑物的刚性和柔性之间的关系。所谓“刚”,就是指结构自身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其自振

4、周期较短。与之相反,所谓“柔”就是指结构的刚度较小,其自振周期较长。判断一个建筑物抗震性能好与坏的标准,到底选用刚性结构还是柔性结构,在学术界一度成为很有争议的课题。这个课题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建筑界展开过激烈的论争,这就是当时日本建筑界有名的“刚柔论争”。刚派认为不管怎样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发生共振是无法避免的。而柔派认为结构的刚度应该减小,避免和地震发生共振现象,由此来减小结构的震动。第6页共6页三、结构设计方法1.结构类型的选择进行结构计算之前,应首先对结构的形式进行选择。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建筑物所在场地条

5、件,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2.结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