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ID:73810058

大小:1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2-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_第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_第6页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摘要: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应该是文化形式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艺术,而并非单纯的物质载体。该文在简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和客体的基础上,对保护主体的责任目标进行了分析说明。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客体责任26-02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有很多,例如2011年由谢燕清发表的学术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基于保护层面

2、的理念再建构》以及2012年由李昕发表的学术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政府主导型抢救模式分析》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到了政府、社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简述了职责规范,但是国内的研究理论很少综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保护主体进行进一步分析,这是使实践失去本真的关键因素。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客体1.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从哲学角度来说,保护主体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对客体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人就称之为保护主体。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将人类作为保护主体

3、,将自然的、天然的物体作为保护客体,由这两者构成最基本的主客体关系。人类作为保护主体的重要原因是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强烈的意识概念,能够对保护客体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实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人类需要借助范畴和概念的作用,将主体进行清晰的分辨,将其上升到能动主体,将非主体升华成被动的保护客体,进而通过概念作用,形成特征明显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人们能够在主观世界的引导下,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遵守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完美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例如:传统的少林功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林功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作为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少林功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社会和政府的保护。少林功夫最初是由少林寺内的僧人修炼的,属于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只有僧人才是少林功夫的继承者、保护者,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林寺以及少林功夫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少林僧人为了保护它也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就比如说在文革时期,僧人采用转移、埋藏等方式,保留佛教经世流传的宝典、武功秘籍等。再加上新时期的发展,少林功夫和少林文化依旧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这就需要世人

5、采取新的措施加以保护。首先要求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