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ID:73807164

大小:3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6-10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1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2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3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4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5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6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7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8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9页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_第10页
资源描述: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作者:陈进国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各派“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理身理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理身理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关键词:理身理国.道.自然.无为

2、自从先秦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以降,历代的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展开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身国相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身国同道)作了深入地剖析。本文试图在学界前辈研究之基础上,对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唐以前称“治身治国”,唐则“理身理国”并称。)观所体现的“身国共理(治)”内涵作初步探讨[1]。一、先秦以降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观的演变按《说文解字》,“理”者“治玉也”。(《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3、)作为动词的“理”后引申为治理(《诗经.大雅.江汉》:“于理于理,至于南海。”)、治疗(《后汉书.崔寔传政论》:“是以梁肉理疾也。”)等义。“理”字又与“乱”字义反,同“治”字义同(《管子.霸言》:“尧舜非生而理也,桀纣非生而乱也。故理乱在上也。”)。成玄英在注解《道德经》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时注云:“治,理也。”[2]为避唐高宗李治讳,唐用语多以“理”代“治”字,故“理身理国”,亦可转语为“治身治国”。唐代之前的道家和道教各派,虽无“理身理国”并称,却早已蕴含“理身理国”之义理。道家和道教坟典,老子《道德经》强调了“推天道以明人事”,力图将自然之天道当作

4、个体(身)安身立命及社会制度(国)建构之基础。在老子看来,常道是道之体,体现道的虚无和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本然状态(“道法自然”);可道之道是道之用,是道的“可为之、可执之”的非常状态。[3]将常道推用于理(治)身,则能“涤除玄览”(10章),复归虚静的生命本性,将常道运用于理(治)国,则能做到“为而弗有”(77章)、“为而不恃”(51章)、“为而弗争”(81章),“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总之,要治身理国,就应以符合常道之自然体性的“无为”为实践原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8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10章)),反对自然生命的驰骋和观念的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