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

ID:73786061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2-25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_第1页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_第2页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_第3页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_第4页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董译《大卫·科波菲尔》中“翻译腔”剖析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典籍和现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同时很多国外的优秀作品也被翻译成中文。这些译作,不仅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虽有不少佳作佳译出现,却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翻译得不是那么地道。而“翻译腔”就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通过比较董秋斯和张谷若的《大卫・科波菲尔》中译本,讨论“翻译腔”的成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一、“翻译腔”的定义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

2、“翻译腔”,就是指忠实于形式,却使得译文无法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也做到忠实。[1]当然,不同的文献资料对“翻译腔”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如:“‘翻译体’(translationese)带有贬义。贬义中的翻译体是机械主义翻译观和方法论的产物。这种所谓的翻译体的显著特征是不顾双语的差异,将翻译看作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2]“翻译症,主要特征为文笔拙劣,即译出来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这种‘症状’往往并不是由于译者文化水平低、写作能力差而产生,而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

3、程中受原文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使译文不符合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3]撇去这些定义中的感情色彩不谈,单从基本内来看,“翻译腔”其实就是那类生硬拗口,令人费解难懂的译文。而这类译文往往是由于译者在翻译时受到原文束缚和影响产生的。二、“翻译腔”成因“翻译腔”其实是翻译实践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任何译者在翻译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原文的影响。以下就结合董秋斯和张谷若的《大卫・科波菲尔》中译本为例,浅谈“翻译腔”的一些成因。1.译者错选翻译单位巴尔胡达罗夫指出,翻译单位“就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

4、对应物的原文单位,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换言之,翻译单位就是原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语言单位。”[4]近些年来,由于关于翻译单位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我国翻译界也陆续引进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吕俊对此研究就曾有过一个小结。在该小结中,对于其他学者谈及的翻译单位问题,他提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语义确定法来划分单位的,但他们所划分的层次都各有不同。”[5]在翻译单位的划分问题上,专家们虽持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有一点却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即两种语言的亲缘关系决定了翻译单

5、位的大小。笔者认为,在翻译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翻译单位的大小。因为错选翻译单位,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