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

ID:73777579

大小: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2-25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_第1页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_第2页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_第3页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_第4页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_第5页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_第6页
资源描述: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摘要:《印人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印人的著作。周亮工倾尽一生心血研究印章,撰写此部著作。其中,周亮工关于“印宗秦汉”“性情”“本色”“出己意”等印学观都与其“通篆籀而后结构淳古,使转劲利”的书学观一致。周亮工将篆隶的笔法和结体用在行楷书乃至草书创作中形成独特的“碑行”体,作品也因此显露出浓厚的金石气,全然一派秦汉气韵。关键词:《印人传》;周亮工;篆隶书;印学观;书学观明末清初是篆隶复兴的关键时期,此时碑学渐兴而帖学日趋衰微。郑是这一时期为隶书复兴作出重要贡献的书家之一,另外包括傅山、王铎、朱彝尊、周亮工、万经、高凤翰等在内的一大批书家都在此时期的篆隶

2、复兴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积极探索与跻身实践对此后碑学复兴乃至碑帖结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作印须知六书义,趋刀下笔始通神周亮工特别强调作印章必须先明白六书的要义,这是印人和书家最基本的素养。他以文彭和何震的观点来谈作印:国博究心六书,主臣印从之讨论,尽日夜不休,常曰:“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以故,主臣印无一讹笔,盖得之国博居多。[3]文彭字寿臣,号三桥,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他精通六书,在印章创作上自能得心应手,挥刀自如,其印章半出自何震(字主臣)之手,世谓“三桥之启主臣,如陈涉之启汉高,其所以推许主臣至矣”。[4]文彭与何震介于

3、师友之间,可以说文彭名扬后世在很大成分上得益于何震;而何震能名扬后世,亦是借助文彭之书。他从文彭讨论六书,以致其印“无一讹笔”。亮工先生对于文彭在印学史上的地位作了充分的肯定,也极为赞同其“作印须知六书”的观点。在《书金一甫印谱前》,周亮工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借金光先语云:刻印必先明笔法,而后论刀法。乃今人以讹缺为圭角者,为古文又不究六书所自来,妄为增损,不知汉印法:平正方直。繁则损,减则增,若篆隶之相通而相为用,此为章法。笔法、章法得古人遗意矣,后以刀法运之,斫轮削,知巧视其人,不可以口传也。[5]他盛赞金光先之言“切中今日之弊”,也即说明他非常强调六书对于刻印作书的重

4、要性。若刻印作字之人能精通六书,则不至使“一丁不识之夫”信手摹刻,既损佳冻又使印学书学之风泛滥萎靡了。二、“印宗秦汉”到“书法秦汉”及其在周亮工书作中的表现运用“印宗秦汉”是周亮工印学观的宗旨所在,在《书黄济叔印谱前》他明确提出了“以秦汉为归”的印学宗旨:仆尝合诸家所论而折衷之,谓斯道之妙,原不一趣,有其全,偏者亦粹;守其正,奇者亦醇。故尝略近今而裁伪体,惟以秦汉为归;非以秦汉为金科玉律也。师其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