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77198
大小:34.9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12
《工作体会:初为人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作体会:初为人师工作体会:初为人师经历过,思考过,才可安心老去。——题记读书与工作,于我,不是围城;每一个自然发展的阶段,我都愿意用心走好。掐指一算,至今工作已整整满两年,这是思想成长更快、教育思考更深入的两年,记下初为人师时的点滴思索吧,留待未来笑笑当年的青涩。XX年7月14日,母校华师入职,特别的纪念。入职培训课里的一句话,记忆犹新:新老师,先站稳讲台。这是工作伊始这两年我一直努力的重心。何为“站稳”?给自己就“站稳”二字具体化的目标是:学生愿意听;而自我评价的参数,是从不点名状态下的自愿出勤率,以及讲台下的抬头率。这“两率”,是自
2、我的鞭策,也是一种责任。给自己追求“两率”的基本策略,总结了十二个字:思路清、语言明、走下去、笑出来。这也是我给所教的师范生的要求,以身作则。也一直在学习与吸取其他老师授课的精髓,尤其是十分钦佩的四位先生:北师大的梁灿彬老师和赵峥老师、华师的黄照欣老师和王笑君老师,他们的个人魅力与课程融为一体,物理思想与具体内容融为一体,思考与笑声融为一体,听于台下,如坐春风,如品甘露,回味无穷。前段时日,专门去拜访已退休几年的黄照欣老师求教讲课之道,临走时他说柜子里的书任取,我在不起眼的角落竟寻到当年黄老师的几本备课本,那是怎样的一种工整、严谨与教学的
3、艺术!在黄老师的慷慨下,我“贪婪”地如获至宝,先生之风,吾辈一定继承!转眼已共计上过五门课,各尽心思——大三科学教育专业两门课,上学期的《中学物理微格教学》和下学期的《中学物理教学论》,为弥补自身中学教学经验的匮乏,斗胆大量使用一线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视频片段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当堂讨论、尝试模仿、批判改进,嘿嘿,这近似于免费邀请了一批全国优秀物理教师替俺上课!^_^原本枯燥的教育理论,便也在讨论这些具体的视频片断中焕发出生命力来。研究生两门课,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心理学》和下学期的《物理教育研究方法》,同样斗胆引入国内外大量优秀学者的具体研究
4、案例与成果,窃以为研究需要从模仿与借鉴开始,我不过是扮演一个大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小中介,当然,适当的穿插个人的思考与自己的研究案例,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拓展。万幸,听课的学生都很赏脸,抬头率、出勤率都很给力,甚至有掌声,甚至教的第一届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送给我一本精美的相册,全班每位同学都在其相片旁,写给我很多很多话,这对于一个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是怎样一种鼓舞与动力!谢谢,谢谢可爱的你们!9月份轮到你们走上讲台了,还记得最后一课上念的写给你们的小诗吗,为自己的梦想,寻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加油!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相对中小学基础
5、教育改革而言,更应该重视一头一尾,“头”是指学前教育,尤其是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尾”是指高等教育,尤其是影响面更广的本科教育。对于本科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课程方案,更需要改革授课的模式。在第五门课《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上,我默默地实践着、探索着这样一种理念。《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是一门带有点传奇色彩的课。XX年秋清华大学郭奕玲教授和沈慧君教授来华师讲座,有幸我是讲座的主持,聆听精彩之后,有着综合班情节的我又斗胆联系了教务处,请二老给综合班的学生就刚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再讲一场。讲座中途我又突发奇想,一次讲座不过瘾,要不干脆开设成一门课程请
6、二老来主讲?没想到二老与教务处欣然同意,于是,由清华二老和我一起给大一综合班和物理创新班新生开设的这门课,在XX年秋拉开了序幕。课程机遇,无处不在!《诺贝尔科学奖的启迪》可以说是课改的实验区,四大尝试,满满的挑战!——尝试1,将最前沿的诺贝尔科学奖内容,以科普的形式讲授给刚高中毕业的大学生,并且包括对理科几乎带有抗拒心理的文科生!打破文理分科的怪圈,打破只讲经典的高中体系,窃以为,需要在大学入学时就给这些早习惯了中学思维的孩子,换换脑^_^;尝试2,每次正式授课前先上演半小时的学生小组活动展示,囊括辩论赛、演讲、三句半、歌曲改编、模拟科学
7、家访谈、舞台剧、模拟新闻联播等多种表现形式,内容则紧密围绕上一节课的主题展开,且文字作品要求在共同Q空间中公开展示。窃以为,大学了,更需要强调合作,强调创新,强调实践,便从这课后作业改革,开始吧。尝试3:特邀主持嘉宾对课程设计者、课程授课者和学生进行了《相约师大大师有约》的特色访谈,作为特殊一课。窃以为,让大学生们了解课程背后的故事,了解教师自身的成长故事,更能体会一门课的良苦用心,而那种现身说法的榜样故事,比讲哪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经历都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尝试4:围绕授课内容,设计一次模拟学术会议作为特殊一课,先分论坛小组研讨再派代
8、表大会论坛发言评分,窃以为,大学,需要创设一种争鸣与研讨的氛围,需要引领大学生尽早地进入科研的思考。实话实说,上述在这门课程中的种种挑战,无不捏着一把汗冒险,但心里知道,课程改革需要这样一种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