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

ID:7329154

大小:31.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1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_第1页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_第2页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_第3页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_第4页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  (XX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山东XX277100)   摘要:文章介绍了CAI课件的特点,揭示了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并就建构主义理论指导CAI课件设计的适应性及其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AI课件;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06—0349—02 1背景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学习目标设计,反映某种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一般用于CAI系统中

2、,执行某一具体的教学功能。   受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目前不少CAI课件的设计基本上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过于强调对其视觉、听觉的刺激作用;过于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忽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交互性。因此,有必要对课件的开发过程乃至它的理论基础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课件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为课件设计的完善指明发展方向。 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2.1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3、,他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有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客体内部预先确定的,因为客体只有通过主体内部结构作用才能被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   2.1.1学习的含义。学生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环境(即社会背景),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   2.1.2学习的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教

4、学过程要素分析   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包括四个主要因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的功能、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学生——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   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   教材——是创设学习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

5、段、方法。 3设计原则 3.1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CAI的设计首先考虑要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用探索的方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的意义。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CAI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也主要是用来支持“学”,支持学生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6、 3.2重视“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等,因而常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产生一定的困难,而多媒体技术,CAI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创设“情境”是为了改

7、善认知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3.3发挥“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使自己成为其中一员。这样的学习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群体共享,CAI的设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机对话,形成一个多向交流,及时反馈的网络化师生关系模式。使整个学习群体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8、 3.4学习过程的目标是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