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20796
大小:32.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11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文献交流工作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文献交流工作的影响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文章初步探讨了网络环境对于图书馆这一具有特定职能的文化组织所产生的影响,希望作为文献交流主体的图书馆,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定位,发挥其必不可少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文献交流;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07—0300—01 自世界上有了第一所图书馆以来,图书馆始终作为保存人类文明的文化组织而存在。其业务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即为:通过文献的传递与交流,传播已有的知识与文化,拓展人类现存的任
2、知体系,实现社会知识的积累,促进文化的再创造,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在现时的图书馆文献交流活动中,这一功能远未实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图书馆使用的文献传播渠道不畅通,造成了文献的交流在时空上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和及时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当先进的通讯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文献传播流域,形成了电子文献网络之后,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就更加巨大。 1网络环境下文献交流活动的特点 网络主要是指通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即通过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网的迅速建设与发展,网络环境对于文献传播方式的影响日渐深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3、.1观念上的改变 以往获取文献信息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去图书馆查找,其次是向有藏书的个人借阅等。而今进入网络时代,所有的从前需要亲身前往去做的事情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在办公室或家里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实现。这时,当人们再需要一些文献时,就会考虑先在网络中查询。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进一步查询的针对性,节约大量的时间。 1.2改变了文献传播渠道的构成 以前的文献交流主要是人际传播。只人们相互之间的传阅、交换、互借。公共的传播方式要以图书馆、档案馆各类文献情报中心等组织机构为中介来实现的。其中主要以图书馆为龙头的组织传播方式占很大的比例。而进入网络时代后,上述的两种渠道的传播功能被
4、网络所包括和取代。现代就已有许多报纸、杂志、图书以电子形式出版并通过网络发行,不必向其各自的出版单位订购,而只需打开计算机,找到其网址,便可直接阅读。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 1.3文献获取方式的增加 从前读者主要通过购买、借阅、复印等方法获取文献,当出现所需图书已绝版,被他人借出或文献有破损等情况时,这些文献资料就几乎无法获得,而在网络环境中,这些问题原则上都可以解决。同时,随着大量文献以电子形式出现在网络中,读者获得文献的途径就不仅上述几种了,而是有所增加了。 1.4加快了文献的传播速度 在传统的传播渠道中,著作者若要传播其创作的作品,常常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如
5、出版社、发行单位等。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作品与面世之间必然存在一段时差。图书出版的平均时差长达2~3年。而图书出版后通过发行渠道进入图书馆,再经过编目人员的加工处理,最终提供给读者使用时则又要经过半年左右。在社会信息快速增长的当今社会,这样长的时间足以使一部分有价值的图书变成一堆废纸。而在电子网络环境下,这种情况会大大改善。著者、出版商、发行人以及个人读者都由网络连接在一起,作者的创作过程完成后,可直接将其作品放在网络中传播。读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和阅读,文献的价值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实现。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电子网络的不断开发与利用,文献交流活动也出现了网络化发
6、展的趋势。由于文献交流网的出现,使读者可以从更多的渠道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更符合要求的文献。因此,作为传统文献交流活动中介机构的图书馆就逐渐地失去了文献提供者的地位。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时所利用的唯一场所。这显然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图书馆未来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巨变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适应此网络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图书馆应采取的态度是“积极应变,重新诠释自己的文献交流功能”。 2图书馆文献交流功能在网络环境中的新定位 2.1深入开展文献提供服务 要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就必须通过各种传递服务手段。使相对静止的文
7、献信息活化为文献流与信息流,流向不同的用户,以方便他们的吸收和利用。在电子网络环境下,经过必要整序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借阅、复制、购买等方式实现向特定用户群的流动,还可以借助计算机加以传递。我们可以将网络上的信息通过收集、加工或创造,再采用全文数据库形式、超文本形式、网页形式或其他手段将信息组织起来输入电子化信息流通网。其中最为经济的办法是将印刷型期刊电子化。而图书馆就是将印刷型期刊转化为电子型出版物的最佳场所。因此,在文献流通手段的电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