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08235
大小:32.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1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积极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是全局稳定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就**来看,当前,农村仍然是我市发展中最大的短板、难点和差距所在,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公
2、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低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认真学习,结合**实际,现就振兴**乡村谈几点体会。 一、着力固本培源,增强发展动力 当前,我市农业发展既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供给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农业生产效益“有而不高”。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三农”发展的关键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建设新渡苗山湖、双港山明、吕亭黄冲、黄甲葛湾等
3、一批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孔城南山家庭农场、唐湾翠萍家庭农场等一批高效可持续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基地。 加速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市蓬勃涌现,要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发展,着重培育一批省市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引导其加强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网络化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实施品牌培育计划,着力打
4、造**大米、“**小花”、“**水芹”等一批优质农产品特色品牌。2018年我市计划创建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示范社1个、示范家庭农场2家。 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和水平,借助旅游大发展使农民增收致富。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乡村旅游共同体,着力打造嬉子湖乡村旅游集聚区、鲟鱼港口新镇旅游区、吕亭“一山两河”旅游带,推进花间塘二期、龙眠山森林康养基地、横山练水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开发欧家岭、鲁谼山等一批红色旅游基地。推进孔城老街创建4A景区。力争2018年创建省级乡村旅
5、游示范村、自驾游露营基地、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各1个。 二、深化农村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必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今后关键是抓落实、抓深化。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重大决策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
6、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
7、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2018年我市将继续巩固扩大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实现行政村“三变”改革全覆盖。 三、坚持民生导向,共享发展成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乡村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不充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不充分,扶持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不充分。 完善农业农村基础。在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