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08156
大小:35.7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11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探讨(韩瑞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探讨(韩瑞光) 摘要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供水需求远远超过了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海河流域具有河系分散、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洪水相对集中等特点。从洪水资源量、工程措施、洪水调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了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提出了洪水资源利用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对于缓解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保障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洪水资源利用洪水调度海河流域 引言 洪水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但其本身并不单具有灾害属性,还具有资源属性,即具有水害和水利双重特性。如何避害趋利有效利用好洪水资源一直是人类
2、探索的课题。 海河流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洪涝与缺水干旱并存的特点,旱灾十分突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0亿m3,仅占全国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90m3,不足全国的1/7。总体来说,海河流域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却承担着占全国11%的耕地面积、10%的人口和12%的GDP。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和供水需求,远远超过了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目前,流域总用水量已达400亿m3,除了每年引用黄河水50亿m3左右外,还超采地下水约80亿m3。即便如此,遇枯水年份,用水仍出现紧张局面,部分城市和地区出现水荒,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
3、生态环境问题,如河道干涸、湖泊萎缩、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土壤沙化等等。 流域内紧迫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多视角、全方位寻求开源、节流措施。50-70年代,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尚不突出,当时由于防洪能力低下,洪水对流域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危害最大,为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特别是中下游先后疏浚、新辟入海行洪河道50余条,以图将洪水尽数排泄入海,免除洪水灾害。这种防洪思路是把洪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来对待,是以把洪水灾害减至最小为目标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到洪水的资源特性。时隔不足20年,流域情况发生巨变,防洪能力已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威胁到流域的可持续发
4、展,洪水问题纵使不可忽视,但已不是唯一的流域性问题,对干旱缺水的地区,洪水的发生还有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功效。 海河流域河系众多且呈扇形分布并单入海,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干流及主要支流7月至10月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这为洪水资源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海河流域基本建成了由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特别是流域内河系间连通,河系内河渠湖库连通,为洪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必要的调控手段。从洪水的水害和水利的双重属性来看,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具有进一步深化利用的潜力。如何抓住机遇,在防洪的同时,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充分利用洪水
5、的资源特性,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洪水资源利用的含义 人类对洪水资源的利用是有其历史过程的。洪水资源利用自人类对水资源有规模地开发利用以来就存在,只是洪水资源利用一词的明确提出,是随着近十余年来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以及防御洪水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新要求而产生的。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洪水资源利用的表现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没有防洪工程或防洪标准低下的地区,通常,洪水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远大于洪水所提供的资源利益。高标准的防洪工程则为洪水的安全利用提供了条件,但有时也会减少洪水资
6、源利用程度。 从广义上讲,洪水资源利用就是人类通过各种措施让洪水发挥有益效果的功能。如发挥冲泻功能:改善水环境恶化河道的水质;引洪淤灌;减少河口淤积等。再如通过拦蓄,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河道内生态用水功能:一是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将汛期洪水转化为非汛期供水,适当抬高水库的汛限水位,多蓄汛期洪水;二是利用河道引蓄洪水,主要为河系沟通,以丰补歉;三是利用蓄滞洪区或地下水超采区滞蓄洪水;四是城市雨洪资源利用,通过积蓄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用水。 从狭义上讲,针对水资源短缺,洪水资源利用就是通过各种措施利用洪水资源,以提高河道内外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一步满足生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7、。简单地讲就是利用洪水资源提高陆域内的用水保证率。在全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期内,以流域水系为单元,在维持特定的生态与环境目标和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期下,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水资源量中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2]。从水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是先确定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然后是河道外用水量,但是并没有保障河道内生态用水的措施。本文就是进一步研究,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提高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的保障率,并将部分入海的洪水资源量转化成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或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