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

ID:7296507

大小:34.7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10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_第1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_第2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_第3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_第4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不从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大量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农民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农民进行资本投资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新农村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在目前情况下,国家和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以XX年为例,去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额接近3000亿元,农民可以直接受益大约占到38%,为12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农

2、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财政资金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仅为3.8%。56%的农村人口,农业GDP还占不到13%,国家财政资源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还不到4%。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东部省份,地方政府财力比较充足,地方财政的大笔资金投入可以弥补国家财政投入的不足,以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对于中西部省份情况就不那么明朗,尤其是农业和农村都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不少县级政府的债务过亿,乡镇政府债务过百万的比比皆是,因为经济发展滞后,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项目少,地方财政基本上成为“吃饭财政”,往往是入不敷出,对当地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

3、支持力量十分薄弱。在财政无力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支持就成为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的另一个支撑,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现状   长期以来,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家涉农金融机构组成的“三足鼎立”支农格局,现阶段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中已经逐渐的“空心化”和形式化。 (一)“国”字号银行收缩“战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银行通过提供信贷给农户和乡镇企业,确实发挥了稳定农业产出、支持农户收入增长、促进农村工业化

4、的目的。而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市场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的视角从农村转向了城市、从农业转向了工商业。对于一个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缺乏可抵偿物、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都比较大”特征的中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与其商业化的“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相悖,为规避风险,农业银行洗泥上岸,弃农奔城,抢占城市金融滩头阵地,从欠发达地区乡镇撤并大量的分支机构,并把贷款权上收到了地市级分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阵地。   农业发展银行因为受政策限制,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仅仅限于流通领域,几乎定位于专营政策性粮油收购资金供应

5、和管理的“粮食银行”,并不面向一般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 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   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大多数农户和乡镇企业来说,农村信用社成为其唯一的正规金融资金来源。事实上农村信用社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中孤军奋战的“独立军”,一力肩负起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输送“血液”的重任,直接面对农户和农村各种不同的金融需求主体。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能否担当起弥补“国”字号撤出的“空白”和“断层”,“一社”能否支起“三农”就成为关键。 资金需求出现新特点   从区域金融理论角

6、度看,相对落后的农业和农村是资金需求的短缺部门。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新特点时,农村资金的需求也呈现出信贷资金需求范围增大、信贷资金需求期限增长、信贷资金需求量增多、信贷资金需求主体增多的新变化,金融资金需求呈现急速扩张的特征。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 农村信用社“重病缠身”   宽裕的信贷资金无疑成为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新农村建设、支起“三农”的前提条件。而事实上,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却是“重病缠身”,长期遗留下来的不良贷款这一历史包袱十分沉重。从这次农村信用社有关的扶持政策中就可略见一斑,这次农村

7、信用社改革,国家将发行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呆账贷款和其他不良贷款的央行专项票据1688亿元,而央行专项票据是根据农村信用社2002年底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的50%发行的,可见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的总数额至少在3876亿元。   欠发达地区不良贷款清收难表现在:1.乡镇企业贷款清收难。这类贷款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转轨造成的,当时受泡沫经济的影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农村信用社当时业务发展也较迅猛。安徽省蒙城县农村信用社为支持本县经济的发展,对其县乡镇企业投放近2个亿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

8、资贷款,企业纷纷倒闭,人去厂空,结果是这些贷款部分形成沉淀,难以清收。2.党政机关国家公职人员贷款清收难。由于历史上的体制原因,信用社跟政府的关系过于密切,行政色彩浓厚,平级或下级政府机关很容易从信用社取得贷款,又因为“手中有权”才能拖欠甚至赖帐。据统计,江西省先后有19386名干部在基层信用社或私贷公用,或私贷公用,累计拖欠的本金和利息达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