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

ID:7275969

大小:1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0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_第1页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_第2页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_第3页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_第4页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黄河2、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已成为千古佳话。这是因为:①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②昭君和亲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昭君和亲使我国北方地区再无战乱④各族人民历来希望和睦友好相处 A.①②        B.①②③   

2、       C.①②④         D.③④3、“因材施教”体现的是谁的教育思想: A.孔子   B.老子    C.孙子  D. 墨子 4、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5、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B、楚汉之争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6、秦完成统一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475年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841年7、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A.《水经注》   B.《天工开物》   C.《离骚》

3、   D.《兰亭序》8、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9、“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10、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1

4、1、“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1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13、以下哪一项与汉武帝无关:()A.焚书坑儒B.削弱诸侯国的势力C.使西汉的统治达到鼎盛D.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14、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B修筑万里长城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15、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5、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1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17、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18、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班超    B.陈胜        C.汉武帝    D.秦始皇619、我国现存第一部

6、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张仲景20、江南得到迅速开发是在(    )A.西汉时期  B.东汉三国时期   C.西晋时期    D.东晋南朝时期二、连线题(8分)21 成 语                                典故      A退避三舍                          E牧野之战      B阵前倒戈                          F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C纸上谈兵                  

7、        G淝水之战      D风声鹤唳                          H晋楚争霸时期城濮之战所用策略三、材料解析问答题22、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3、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北:长城之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引自《魏书》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拔拔步六

8、狐贺赖独狐汉 姓元长孙陆贺刘(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 结合所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