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

ID:7263106

大小:32.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9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村高原梨协会先进事迹材料  夏末秋首,丰收的气息已悄然走进XX县午街铺镇龙潭河村,车过弥泸师公路旁龙潭河高原梨协会生产基地,扑入眼帘的是一山山、一坡坡缀满枝头、黄橙橙、水灵灵,在绿叶中时隐时现,有如孩儿们在捉迷藏般的鲜嫩水果,那就是龙潭河“高原梨”,是龙潭河人致富的“金果子”。在“科技兴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下,XX年龙潭河村高原梨基地产量达1350吨,销售收入244万元,其中协会组织的销售1000吨,销售收入达150万元,会员户平均卖梨收入在5000元以上,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有15户,占15%,全村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达3000元,比上年增长22%,高原梨产业已成为龙潭河村农民增收致

2、富的一大源泉。   XX县龙潭河村位于XX州交通干线弥泸师二级公路线上,离县城25公里,有农户365户、1398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高原季风气候,适合于梨树的生长。过去的龙潭河村,是一个座落在坝区的“小山村”,“路无百步平,房无十户齐,院无一户净”,群众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经济来源单一,增收十分困难。栽种高原梨,在龙潭河村虽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农民停留在“栽在地,偿在天,八月十五(中秋节)吃一晚”的种植水平,缺乏科学管理的果树,没有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年复一年春光虚度。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龙潭河高原梨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散、乱、小”、村民们各自为阵的生

3、产方式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加之管理技术跟不上,造成各种病害漫延、水果质量低劣、市场信息闭塞,使得农民心中盼望的这棵“摇钱树”并没如愿以偿。   为改变这种现状,把高原梨建设成为龙潭河村的一个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打造品牌、推向市场,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县科协的引导下,经过种植户们的充分酝酿准备,XX年7月,“龙潭河高原梨种植技术协会”正式成立。   协会成立后,功能立即得到彰显发挥,把“高原梨”定位为龙潭河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协会会员已发展到150户,其中种植户146户,营销户4户,拥有示范基地200亩,办公培训场所60平方米。协会按章

4、程设立理事会,辖技术组、市场组、综合组,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全村的高原梨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并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全村高原梨的“上市日”,统一采摘、统一分类、统一包装、统一检测、统一销售,合力打造“龙潭河”牌高原梨品牌。   优良品种是高原梨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推进全村梨树品种改良工作,龙潭河村曾举行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尝梨会”,新上任的村民小组长蔡光华从外地买回20公斤优质梨,在村里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村民会,组织村民吃梨,通过亲口尝试后大家一致认为优质梨比本地老品种梨好吃,肯定能卖好价钱,纷纷报名要求种植和嫁接优质梨,梨树改良工作顺利启动。   科学管理是高原梨

5、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协会一是针对“早酥”、“雪花”、“金花”三个品种中一些产量不高、“只开花不结果”的果树,采取短截、一次嫁接红梨、新世纪、湘南、富源黄梨等授粉品种,既解决了梨树授粉问题,又增加了优良品种。二是针对普遍发生的梨园介壳虫和黑星病,组织技术骨干自己熬制石硫合剂,动用电动喷雾器进行统防统治,既降低了农药成本,防治效果又明显,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三是通过协会推广运用拉枝、修剪、环剥、环割、疏花、疏果、套袋等技术,提高了高原梨的品质和产量。   农民科技素质是高原梨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县、镇科在该村举办的农函大“梨树种植技术培训班”,成了农民学习种植技术的主平

6、台,先后10多期、参训达1600多人次的办班培训,使全村群众普遍掌握了高原梨生产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拉枝、修剪、疏花、疏果等技术,多数农民技术骨干达到了“理论上会动口,实践中会动手”。   市场销路是高原梨产业发展的保障因素。为改变群众“沿路摆摊”、“提篮小卖”的营销模式,协会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营销队伍,在全省大小城市开展推销、展销工作,寻找产品销路。XX年7月,在县、镇有关部门的支技下,协会邀请省内23家新闻媒体参与,在本村高原梨交易市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高原梨推介会,通过品梨、赏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龙潭河高原梨的优良品质得到人们的认可,打响了品牌,一度成为XX高原梨的代

7、名词,龙潭河高原梨市场也成为全县高原梨的主要集散地,高原梨不仅进入昆明的各大超市,还远销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供不应求。   高原梨产业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实惠,龙潭河村的张永清,是高原梨让他“翻身”的。他家的三间瓦房2001年冬天差点倒塌,没有钱修理,无奈之下只好用绳子固定起来,全家人心惊胆战地住在里面。XX年,他家的高原梨等水果一共卖了2万余元,又从亲朋好友处借了6万元,他立即拆了旧房建了一幢价值10余万元的“小洋楼”。今年,他不仅还清了欠帐,在银行里还有了2万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