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ID:7251029

大小:38.7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2-09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_第1页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_第2页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_第3页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_第4页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强化劳动力转移开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空虚十分严重,库区蓄水又淹没了大量良田沃土,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解决就业,这已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合理有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开发,是解决库区“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共**委第十一届八次全委会适时做出了把劳务经济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的决定,提出把劳动力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劳务作为经济工作来抓,这是非常正确而及时的决定,为了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笔者想就发展劳务经济谈点个人粗浅看法

2、。 关健词:劳动力转移开发现状对策 一、我县劳务经济现状   我县共59.7万人,其中60%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约35万。目前,劳务输出9.7万人,县内劳动力存量25.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尚有近10万人。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很大,同时,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也很大。 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基础条件   1、培训网络初步建立。我县现有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校有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农业技术广播学校、技工学校、中等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分校各1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6所。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主要由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农业技术广播学校两家单位承担,其余各培训单位主要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一些专

3、业培训和短期培训。同时,为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资源,在全县26个乡开办“日校办夜校”,17所乡镇中学开展“绿证教育”,全县基本形成了“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的格局。   2、劳务培训成效显著。“十五”期全县共开展劳动力培训65000人次,其中移民技能培训12594人次,培训的质和量都有所提高。一是培训的专业来向多样化发展。从XX年培训专业来看,全年完成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664人,其中计算机913人,电子电器137人,驾驶52人,营销与服务1309人,餐饮旅游654人,果蔬储运技术200人,会计210人,沼气建筑31人,农机修理48人,家政服务110人。二是培训合格率和输出率逐年提高

4、,全县以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农校、初级中学为依托的53个劳动转移固定培训输出点,近两年培训成绩突出,XX年输出培训2658人,合格2258人,XX年输出培训3500人,合格3400人。两年共向外地输出培训合格人员3915人,占全县劳动力输出总量的64.6%。三是培训工作与产业发展衔接更紧密。近两年培训合格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1358人,占27%。同时在17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开展了《现代农业基础知识》、《种养植业技术知识》、《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绿证”教育,培养农村农业技术人才,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管理者,使他们成为农村新的科技力量。   3、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不断

5、加强。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了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我县成立了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内,并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到XX年底共发展个人会员、单位会员约50多个。劳务输出协会向下延伸到村、组、农户,具体抓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发布全国各地的务工信息,全方位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推进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有组织转移。二是有序输出发展快速。近几年,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常年保持在近10万人左右,其中有序输出的人员占总量的比例快速增长,XX年,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4000余人,其中定向培训输出3070人,组织现场招聘会有序输出600人,职业学校与外地企业

6、对接输出40名。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过去五年,我县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劳动力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特别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发达地区转移。对解决农村人口就业,促进农村脱贫致富,改变农村落后的思想和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是,要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也受到很多因素制约,主要包括:   1、转移规模小,层次低,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较多   全县近20万富余劳动力,每年输出转移不足10万人。而且现已外出转移人员中,知识结构单一,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技能水平低,在转移进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

7、产业,多从事“苦累脏差低”工种,主要向手工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业等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业转移,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尚未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致富增收十分困难,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移民,为三峡工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为难以就业生计十分困难,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解决这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致富,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的难点所在。   2、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