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

ID:72453361

大小:2.2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3-08-10

上传者:秋叶微染尘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1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2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3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4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5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6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7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8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9页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_第10页
资源描述:

《消防连廊悬挑模板支架施工方案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目录一、设计图纸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消防连廊模板支撑方案设计………………………………………………………2四、消防连廊模板支架力学计算………………………………………………………5、梁模板支撑架计算…………………………………………………………………5悬挑架主梁、横梁及支撑杆受力计算……………………………………………22五、施工进度计划……………………………………………………………………29六、施工方法……………………………………………………………………………29、悬挑钢梁支撑架的搭设…………………………………………………………29、连廊排架搭设……………………………………………………………………29、连廊模板安装……………………………………………………………………30七、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用量情况………………………………………31八、模板安装的质量保证措施………………………………………………………32、一般项目…………………………………………………………………………32、排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语序偏差………………………………………………34九、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34、模板及支架装拆安全技术措施…………………………………………………34、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34、电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35、环保与文明施工…………………………………………………………………37十、专家论证意见……………………………………………………………………39十一、补充方案………………………………………………………………………4一、设计图纸概况六安恒大御景湾三期1#、 6#、7#楼工程,由广厦建设集团安徽创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监理单位为安徽国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为六安粤通置业有限公司。本工程1#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地下一层层高为米,一层层高为米,其余层高均为米,建筑主体高度为,建筑檐口高度为,建筑最高点标高为,建筑面积为36000㎡。6#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地下一层层高为米,一层层高为米,其余层高均为米,建筑主体高度为,建筑檐口高度为,建筑最高点标高为,建筑面积40000㎡。7#楼为地上30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地下一层层高为米,一层层高为米,其余层高均为米,建筑主体高度为90m,建筑檐口高度为,建筑最高点标高为,建筑面积为17000㎡。每个单元北立面12层位置设计了消防连廊。消防连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其中梁横跨长度为,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900mm,连廊板厚150mm,连廊宽2150mm。二、编制依据:1、根据本工程的全部施工图纸及有关标准图;2、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地区的有关规程;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TJ08-2002-2006);5、《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2版);10、《简明施工计算手册》;11、《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三、消防连廊模板支撑方案设计1、由于本工程消防连廊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连廊模板排架底部无支撑点,因此在连廊模板排架底部架设钢梁,以作为连廊模板排架支撑点之用。 1、连廊模板排架底部支撑钢梁设置在连廊层高的下一楼层位置,钢梁上架设F48×钢管排架,以作为连廊模板的支撑。18#工字钢的锚固后端用3道18的锚环,前段定位的1道。2、钢梁拟采用18#工字钢,长9m,里端锚固在已浇筑好的楼板上,外端作为排架及施工脚手架的支撑点;钢梁外端设置斜撑,斜撑采用18#槽钢,支撑在钢梁的下两楼层剪力墙、梁上。悬挑部位下方布置水平安全网,保证施工安全;3、工字钢钢梁水平间距,合计12根,里端设置三道锚环(HPB235级F18钢筋)。4、连廊模板支撑排架的立杆横距(垂直连廊方向),纵距(沿连廊方向);排架底部(距工字钢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排架中部(距工字钢处)设置纵、横向连杆,排架顶部设置纵、横向承重钢管;排架立杆与剪力墙模板拉结牢固。5、连廊模板支撑排架横向每间隔设置一道剪刀撑,纵向靠连廊中部设置一道连续剪刀撑。6、连廊外侧施工脚手架12层位置采用立杆横距。7、纵距,防护栏杆高度为,确保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人员安全。12层以上连廊外侧施工脚手架横距,纵距,步距;脚手板采用木板封闭,上部脚手板高出连廊顶面;脚手架防护栏杆高度为。预埋件采用400*400*15mm。消防连廊防护北立面东西方向设一道12米18#工字钢,在其上搭设钢管架,高度超过作业面米,作为防护使用。8、为了使排架及脚手架立杆与工字钢钢梁和槽钢横梁有可靠的定位连接措施,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故在工字钢和槽钢上焊接长度为150-200mm、直径为25mm的钢筋,将立杆套座其外。 连廊模板支架侧立面工字钢平面布置图四、消防连廊模板支架力学计算: :250X900梁支模设计计算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梁截面B×D=250mm×9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立杆的步距h=,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杆。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木方50×100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梁两侧立杆间距。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模板自重m2,混凝土钢筋自重m3。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m2。梁单侧的楼板厚度,梁单侧的楼板计算长度。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 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模板规范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m2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计算中考虑梁单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集中力大小为F=×××××=。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π(D4-d4)/32D。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2×+/=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考虑的结构重要系数,均布荷载q=××+×=m考虑的结构重要系数,集中荷载P=××=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W=bh2/6=××6=;截面惯性矩I=bh3/12=×××12=;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计算简图 弯矩图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N2=最大弯矩M=最大变形V=(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M/W=×1000×1000/16200=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2××=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梁底木方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P/l==m最大弯矩M==×××=最大剪力Q==××=最大支座力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W=bh2/6=××6=;截面惯性矩I=bh3/12=×××12=;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f=M/W=×106/=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712/(2×50×100)=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得到q=m最大变形v=100EI=××(100××=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最大变形vmax=最大支座力Qmax=抗弯计算强度f=M/W=×106/=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最大变形vmax=最大支座力Qmax=抗弯计算强度f=M/W=×106/=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双扣件取;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A——立杆净截面面积,A=;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mm2;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h——最大步距,h=;l0——计算长度,取+2×=;λ——长细比,为1900/=119<15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经计算得到σ=5013/×424)=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依据模板规范计算公式MW=××10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Wk=uz×us×w0=××=m2h——立杆的步距,;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10=;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参照模板规范公式;Nw=+××+×××=经计算得到σ=5068/×424)+39000/4491=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模板支撑架计算满足要求! 梁侧模板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250mm,高度9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布置3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4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直径14mm。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木方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m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面板的计算宽度取。荷载计算值q=××+××=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W=bh2/6=××6=;截面惯性矩I=bh3/12=×××12=;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计算简图弯矩图 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N2=N3=最大弯矩M=最大变形V=(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M/W=×1000×1000/27000=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2××=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m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m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P/l==m最大弯矩M==×××=最大剪力Q==××=最大支座力N==××=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W=bh2/6=××6=;截面惯性矩I=bh3/12=×××12=;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106/=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013/(2×50×100)=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mm2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100EI=××(100××=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最大变形vmax=最大支座力Qmax=抗弯计算强度f=M/W=×106/=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满足要求!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N<[N]=fA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14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12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A=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N]=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侧模板计算满足要求!悬挑架主梁及支撑杆受力计算(一)、基本参数悬挑方式普通主梁悬挑主梁间距(mm)800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平铺在楼板上锚固点设置方式压环钢筋压环钢筋直径d(mm)18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x(mm)5200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a(mm)100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m(mm)3800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二)、荷载布置参数支撑点号支撑方式距主梁外锚固点水平距离(mm)支撑件上下固定点的垂直距离L1(mm)支撑件上下固定点的水平距离L2(mm)是否参与计算1下撑350058003500是主梁间距la(mm) 作用点号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标准值F'(kN)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设计值F(kN)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平距离(mm)152400800253200800354200800455000800附图如下:平面图 立面图(三)、主梁验算主梁材料类型工字钢主梁合并根数nz1主梁材料规格18号工字钢主梁截面积A(cm2)主梁截面惯性矩Ix(cm4)1660主梁截面抵抗矩Wx(cm3)185主梁自重标准值gk(kN/m)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15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荷载标准值:q'=gk==m第1排:F'1=F1'/nz=1=第2排:F'2=F2'/nz=1=第3排:F'3=F3'/nz=1=第4排:F'4=F4'/nz=1=荷载设计值:q=×gk=×=m第1排:F1=F1/nz=5/1=5kN第2排:F2=F2/nz=5/1=5kN第3排:F3=F3/nz=5/1=5kN第4排:F4=F4/nz=5/1=5kN 1、强度验算弯矩图(kN·m)σmax=Mmax/W=×106/185000=mm2≤[f]=215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max=Qmax/(8Izδ)[bh02-(b-δ)h2]=×1000×[94×1802-×]/(8××=mm2τmax=mm2≤[τ]=125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νmax=≤[ν]=2×lx/400=2×5200/400=26mm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1=,R2=,R3=(四)、下撑杆件验算下撑杆材料类型槽钢下撑杆截面类型18a号槽钢下撑杆截面积A(cm2)下撑杆截面惯性矩I(cm4)下撑杆截面抵抗矩W(cm3)下撑杆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下撑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下撑杆件截面回转半径i(cm)对接焊缝抗压强度设计值ftw(N/mm2)185下撑杆件角度计算:β1=arctanL1/L2=arctan(5800/3500)=°下撑杆件支座力:RX1=nzR3=1×=主梁轴向力:NXZ1=RX1/tanβ1=°=下撑杆件轴向力:NX1=RX1/sinβ1=°=下撑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X=max[Nx1...Nxi]=下撑杆长度:L01=(L12+L22)=(58002+35002)=下撑杆长细比: λ1=L01/i==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C得,φ1=轴心受压稳定性计算:σ1=NX1/(φ1A)=×1851)=mm2≤f=205N/mm2符合要求!对接焊缝验算:σ=NX/(lwt)=×103/A=×103/1851=mm2≤fcw=185N/mm2符合要求!(五)、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主梁轴向力:N=[(NXZ1)]/nz=[]/1=压弯构件强度:σmax=Mmax/(γW)+N/A=×106/×185×103)+×103/3060=mm2≤[f]=215N/mm2塑性发展系数γ符合要求!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其中φb--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得,φb=由于φb大于,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φb值为。σ=Mmax/(φbWx)=×106/×185×103)=mm2≤[f]=215N/mm2符合要求!(六)、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平铺在楼板上锚固点设置方式压环钢筋压环钢筋直径d(mm)18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m(mm)3800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压环钢筋1压环钢筋2锚固点压环钢筋受力:N/2=压环钢筋验算:σ=N/(4A)=N/πd2=×103/×182)=mm2≤×[f]=×65=mm2注:[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65N/mm2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符合要求!(七)、斜撑杆焊缝强度计算 斜撑杆焊缝强度计算斜撑支杆采用焊接方式与墙体预埋件连接,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σ=N/lwt≤ft其中N--斜撑支杆的轴向力,N=;lwt--取斜杆截面积,A=ft--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85N/mm2;经过计算得到焊缝最大应力:σ=×103/=m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