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

ID:7243549

大小:3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08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_第1页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_第2页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_第3页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_第4页
资源描述: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村工作组帮扶纪实“后进村”走上“先进路”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驻尚义县石井乡谷家梁村工作组帮扶纪实   石井乡谷家梁村位于尚义县东北部,由于人畜饮水安全持续多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生产环境恶劣等原因,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谋生,人均收入偏低,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缓慢。为了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驻村工作组将基层建设年活动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一起抓,注重从抓好班子建设、办好民生实事、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入手,有力推进了该村的各项事业的建设,使该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后进村”走上了村美

2、民富的“先进路”。   一是全力以赴抓基层组织建设,让村班子“强”起来。驻村工作组充分认识到,要推动该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因此,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了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增强班子活力。驻村工作组组长苗庆国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做好村庄规划与帮扶政策制定、项目引进、资金对接等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有意识地找村两委干部、党员等谈心、沟通,有计划地召开村两委会,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先后多次组织**名村干部到张北等地考察学习,

3、使村干部开阔了视野,启发了他们发展村集体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活力。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在进一步推行“六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全面落实“一清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推广了村情民意定向收集、村级事务规范执行、村级事务全程公示、村级财务阳光监督“四项”村级事务运行机制,切实提高了村级事务运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工程后续管养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制度》等6项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公益设施发挥长久效益。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工作组紧紧把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管理、使用三个关键环节,

4、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投入单位帮扶资金12万元,将原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6间修缮、装修,与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村卫生室、村文化室、村农家书屋等结合使用,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附属设施标准化、日常制度管理化、资产监管严格化,真正把村党支部真正建成党群干群科学决策议事中心、学习培训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科技活动中心。   二是持之以恒抓民生实事好事,让帮扶村“美”起来。工作组驻村以来,积极调研,深入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要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实施了10余项民生工程。利用自己人脉关系,

5、聘请市城建研究所副所长曹易斌工程师来该村实地考察规划,对村民聚集区住宅、供水、供电、道路硬化、绿化、环境卫生以及育肥养殖园区作出具体设计。投资20万元,修筑一条1公里长的水泥村街道路。争取资金60万元,改善67户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多方筹措资金68万元,实施“四清四化”工程,截至目前,共拆除残垣断壁并新建1500米,新建垃圾池12个,新建花坛10个,栽植各类树木1000余株,架设路灯**盏。通过为这些实事,工作组使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了该村群众广泛认可。特别是,当驻村工作组了解到,该村虽然连续12年打了6眼井、

6、但仍未解决该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情况后,工作组采取了“扶贫资金出一点、群众出工筹一点,生活经费出一点、派出单位兜底解决的办法,筹措资金23.1万元,聘请市水文地质专家到村实地勘察、确定井位,聘请专业打井队全面施工、设施配套。当机井打到131米、遇到了砂岩、两天不见进展的时候,工作组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再次聘请专家到村把脉、勘测地形。最终,谷家梁村打成了一眼井深161米、每小时出水量40吨的井。目前,自来水配套管道已安装到了每家每户,全村人畜饮水问题彻底解决。   三是集中力量抓群众创业脱贫,让老百姓“富”起来。如何帮助谷家

7、梁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这是驻村工作组自开展帮扶开村以后,决心要破解的难题。经过一翻探索,该工作组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培训”脱贫。组织村民参加农技和非农技培训,提高村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先后邀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华山、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李海明、县科技局农艺师梁世杰,到村进行动物疫病防控、特色蔬菜种植等多方面的培训,经过培训,共有*名党员成为了蔬菜种植能手,*名党员成为养牛专业户。二是“产业”脱贫。规划并争取扶贫资金**万元,新建育肥牛园区一处,占地面积30亩,其中圈舍面积3000平方米,重点扶持10户以上养

8、殖大户,利用外资和全村有能力的群众育肥牛;投资60余万元,新建春秋大棚50座,占地面积50多亩,形成肉牛育肥、精品蔬菜种植的农村致富产业路子。三是“抱团”脱贫。针对该村养牛专业户和蔬菜种植户较多的特点,驻村工作组广泛宣传发动种养大户,先后协助成立****、***等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带动村民将肉牛育肥、精品蔬菜种植的产业发展壮大,合作社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