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ID:7238106

大小:32.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8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_第1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_第2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_第3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_第4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探讨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为山东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经济差异;县域;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13—0008—02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多项经济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但在山东省内部,犹如我国的一个缩影,存在着东西部差异,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以

2、来,在全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出现了显着的变化。本文就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探讨,目的在于解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并为山东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以XX年山东省行政区划为标准,以县级区域和省辖市市区作为地域研究单元,以1995~XX年10年的连续时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度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常用指标分析1995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及主要特征。 1.1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  

3、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从图1可以看出,1995~XX年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年均递增率为11.06%,表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扩展速度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95~2000年,绝对差异呈缓慢扩大趋势,标准差由3625增加到4973,年递增率为6.58%。第二时期,从2000~XX年,绝对差异呈急剧扩大趋势,标准差由4973增加到9186,年递增率为6.66%。 1.2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小趋势   

4、从图1可以看出,用变异系数测度的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在1995~XX年,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从0.71减小到0.64。其中1995~1999年,除1998~1999年有所上升外,呈急速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从0.71减小到0.64,年递减率为2.42%;1999~XX年,除2002~2003年变异系数有小幅上升外,总体上呈缓慢减小趋势,变异系数从0.6437减小到0.6362,年递减率为[CM)]0.23%,基本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740)this.width=740"border=un

5、defined>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差异除了某些年份有小幅的波动外,基本处于缓慢上升状态。根据库兹涅茨比率中A和B的变化,这种上升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8年,1998~1999年和1999~XX年。其中1998~1999年是个特殊年份,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增大是由于低收入人口比重的明显增加,A增加了16.38个百分点,B下降了14.75个百分点。在1995~1998年中,A下降了8.13个百分点,B上升了8.89个百分点,在1999~XX年中,A下降了8.54个

6、百分点,B上升了8.91个百分点,从A、B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个阶段中导致库兹涅茨比率缓慢增大,主要是由于高收入人口收入的增大,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收入人口的比重会逐渐减少,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但相对高收入的人群来说,增加的幅度并不高,从而导致了区域差异继续扩大。 2山东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由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仅能表现区域差异变化的整体轮廓,而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还需要对区域差异的内部分化状况深入了解,并以此制定具体政策。因此,本文对山东省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

7、2.1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格局   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K~MeansCluster聚类法,选取Nich指标把县域经济地位的变化聚为4类:①显著上升型,Nich在2.0934以上,共有10个县域;②缓慢上升型,Nich在1.0057~1.9389之间,共有30个县域;③缓慢下降型,Nich在0.5024~0.9954,共有57个县域;④显著下降型,Nich在0.0809~0.4962,共有18个县域。详情见图3。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由图3可知,

8、经济地位显著上升的区域,大多属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而经济增长又较快的地区,该类区域集中分布在省会及沿海地区。经济地位缓慢上升的区域大多位于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周围和地处省边界和中部的部分地区。经济地位缓慢下降的县域较多,在东、南、西部基本呈连续环状分布,以临沂、济宁、德州和聊城4个地市分布最多,这类区域因为原有基础就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因而是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