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28602
大小:49.34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2-08
《我国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现状及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现状及趋势作者: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何卫 来源:赛尔电力自动化 总第80期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变电站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站有大幅度提升。 数字化变电站在我国
2、发展迅速,从1995年德国提出制定IEC61850的设想开始,中国就一直关注IEC61850的发展。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2000年起,将对IEC61850的转化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从CD(委员会草案)到CDV,从FDIS到正式出版物,标委会及其工作组专家密切跟踪IEC标准的进展,用近5年的时间,二十多位专家的辛勤工作,完成了IEC61850到行业标准DL/T860的转化。 标准转化的同时,国内顶级设备制造商如南瑞集团、北京四方、国电南自、许继电器等同步开展了标准研究和软硬件开发。2006年以来,相继有采用IEC
3、61850标准的变电站投入运行,从110kV到500kV,从单一厂家到多家集成,国内对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的探索正在向纵深发展。 在国调中心的领导下,从2004底开始,标委会成功组织了6次大规模互操作试验,极大地推动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设备研制和工程化。 为规范IEC61850在国内的有效有序应用,2007年,标委会将DL/T860标准工程实施技术规范纳入工作计划,并迅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起草,经广泛征求意见,2008年该规范通过标委会审查报批。成为指导DL/T860标准国内工程实施的重要配套文件。 目前,国内各网省
4、公司都进行了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对DL/T860标准的应用程度和技术水平各不相同,有单在变电站层应用DL/T860的,也有在过程层试验的,还有结合电子式互感器应用的;有单一厂家实现的,也有多达十多加设备制造商参与的。数字化变电站的试点已经较为充分,现在应该到了总结成功经验、探讨发展策略的时候了。 未来,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变电站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但首先要解决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问题、网络交换机的可靠性问题等。 我国目前已建成或者在建的数字化变电站同国外的数字化变电站相比,有不同的的特点: 国内数字化变电站更重视
5、可靠性问题,故较多采用冗余网络方式。 国内数字化变电站较多采用IEC61850-9-1,但该标准未来非IEC主流推荐,国内需尽快开发基于IEC61850-9-2的系统。因为技术成熟度问题,国内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还比较保守。 IEC61850是面向未来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标准,也是全世界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第1个完整的通信标准体系,目前我国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均以IEC61850为统一标准,但在对标准的理解、执行方面还需进一步统一规范。 IEC61850的概念思想非常先进,应该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电力系统的其他领域都
6、很重视IEC61850,有的直接引用其文本形成本领域的标准,有的吸收其思想,编制相关标准。IEC61850一套标准涵盖电力系统各个方面是不现实的,但它的先进思想和部分技术一定会被广泛引用。 由于IEC61850标准体系庞大,六次互操作,暴露出一些问题。如IEC61850标准本身描述不完全一致;各厂家对标准理解不完全相同;对应用时的一些细节未作要求(系统结构、网络冗余问题、保护装置定值的建模问题等)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应该由多方共同努力完成: 首先国内的用户和设备制造商要有统一标准的共同愿望,其次,标委会要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公正平
7、台作用。进一步细化完善国内工程实施技术规范,配套建立其他如功能规范、设计规范、验收规范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的试点建设已经有了相当数量,有必要进行阶段性总结。所以,我们“数字化变电站应用经验高峰论坛”,想要通过此次高峰论坛,汇集国内数字化变电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通过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一定能为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走上健康正确的方向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希望参会的专家、代表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并有所收获。数字化变电站标准建设与发展 作者: 来源:赛尔电力自动化 总第80期2009年4月15日,中国
8、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数字化变电站标准化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设计、制造、运行、科研等单位在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