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67249
大小:35.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6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诚信教育出发,倡导社会、学校、银行及学生个人共同打造助学贷款的和谐局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助学贷款之路。 关键词: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对策 “诚,乃以行成言;信,则以言立身。”中华博大精深的造字哲学早已将诚信会意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诚信是中华民族
2、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有知识高素质的优秀群体,理当成为诚信为人的表率,然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却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也扰乱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进程。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由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制度实施以来,不良贷款高达20%。因此,本文探究当前助学贷款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旨在提出解决路径,为有关管理机构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一、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
3、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的、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贫困学生的银行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事业,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1999年试点运行以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历经了十载春秋,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发展。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迎来第一个还贷高潮,但由于违约率及违约人数双双超过20%。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停贷的高校,随后各贷款银行纷纷提出停贷。 XX年9月,国家出台助学贷款新政策,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贴息,延长还款期限,
4、对贷款银行实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以保证助学贷款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截至XX年6月,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人数395.2万人,银行审批人数240.5万人,审批金额201.4亿元,成效显著。近两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广泛,许多高校借此为贫困生开通“绿色通道”以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由此,我们可知在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确保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得以继续深造的过程中,国家助学贷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但是,我们在看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小觑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尤其是贷款工作中
5、大学生违约欠贷的不诚信问题。根据我校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关于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难”的问卷调查中,选择“贷款是为了扶助贫困学生,不还贷是可以理解的”项的,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26.48%;选择“如果是我贷款,我也可能不还”项的占3.73%;而选择“对此不关心”项的占8.51%。据此,大学生诚信还贷意识薄弱的现状可见一斑。据工商银行总行和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违约率为19.71%,人数违约率为20.5%,远远高于一般居民贷款3‰的违约率。大学生贷款如此高的违约率和违约金额,严重阻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学生的
6、诚信也遭到质疑。银行不愿也不能承担过高的风险,以致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进退两难,和谐社会下的经济、文明协调发展也面临挑战。 二、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仅是个人信用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形成元素多元,是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结果。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外因 国家助学贷款缺乏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学校与银行两方承担,各自为系,缺乏合力的机制以及政策规定的还贷期限、不灵活机制都制约了大学生诚信还贷的进程。而市场
7、经济在大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同时所出现的商业欺诈、弄虚作假等不良社会现象给诚信意识尚较薄弱的大学生造成一种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生存手段的错觉,从而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加剧。 社会、学校、家庭诚信教育环节薄弱,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辨别能力欠缺是诚信问题出现的内因 据南华大学课题组发放的“造成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选择“社会风气不好”项的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63.19%;选择“学校缺少诚信教育”项的占总人数的11.81%;选择“家庭缺少诚信教育”项的占总人数的15.63%。 当代
8、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家庭过度保护和包容的教育方式,学校倾向于知识教导的教育目标,都导致大学生诚信教育环节的薄弱,而大学生对于助学贷款认识的偏差,致使其守信观念较差,甚至存在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欠国家的不算欠”的错误认知,并把银行这一以盈利为主要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