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59475
大小:32.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6
《县民政局民政工作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民政局民政工作十二五规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民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解决民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民政工作科学发展水平,更好地为建设经济强县、构建和谐**服务。 今后五年,我县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不懈努力,基本实现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和工作手段现代化,使民政工作的总体布局更加科
2、学,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支撑条件更加完备,发展后劲更加坚实,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各项民政事业协调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是: 一、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要坚持把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摆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整个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水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要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努力改善供养条件,使全县五保户集中供养
3、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参加合作医疗的入门费,帮助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在“十二五”末人均达到10元以上。加大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解决边缘群体因病、因灾或因子女上学等而遇到的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二、加强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 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健全减灾工作机构和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强化防灾减灾
4、救灾的综合协调能力。不断提高救灾物资储备能力,扩大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在全县26个乡镇已建立物资储备点的基础上,完成剩余7个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逐步完善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救灾工作相适应的救灾资金保障机制,足额列支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确保救灾工作需要。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农民安居工程建设,到XX年基本消除农村无房户、茅草房和地质灾害区危险房,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民主自治为
5、方向,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以完善管理服务为基础,加快建设管理有序、功能健全、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城乡社区,力争5年内创建精品社区5个、特色社区13个、示范社区2个。要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有偿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以就业保障、困难救助、卫生保健、培训咨询、文体娱乐、社会治安、便民利民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按照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规则,有效保
6、障居民、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力争5年内30%的村达到市级示范标准,全部达到县级示范标准。 四、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进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形成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以养老服务、孤儿养育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实现社会福利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继续开展老龄工作创优争先活动,力争全省敬老模范村达到行政村总数的20%以上。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兴办福利机构
7、,力争“十二五”期间兴建二所高标准的养老院,逐步形成高、中、低多种档次并存的福利机构建设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三无”人员、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要进一步完善集中供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孤儿养育政策,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和“重生行动”。在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福利彩票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福利事业发展资金,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五、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活力 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明确、作用明显的社
8、会组织。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培育发展,使全县社会组织发展到350个以上,其中新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