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ID:7073438

大小: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4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xx县产业扶贫工作,重点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加大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指导和服务,通过典型引路,创新扶贫产业合作模式和利益链接模式,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完成年度任务。现总结如下:一、特色种养业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种养类项目覆盖率。2017年已安排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35072个,覆盖户数27979户,覆盖率93.8?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省考核要求覆盖率不低

2、于60?到村项目数119个,73个贫困村全部有特色种养类集体经济项目,覆盖率100?2、贫困村指标。特色产业规模达标的贫困村,按照70?例,我县达标的贫困村任务是49个村。目前达标村数62个,达标比例为88.6?省考核要求不低于50?“一村一品”专业村:年度考核任务为7个村,已达标的有18个村,占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村为25.7?3、贫困户指标。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户为9545户,其中产业规模达标的户数8431,占特色种养业扶贫户比例88.3?超过70?省考核标准。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占全部贫困户比例为32?省考核要求不少于20?4、财政

3、投入。我县特色种养类财政投入12698万元,户均投入4257元。超过2000元的省考核标准。5、经营主体带动。我县有主体带动的贫困户为20892户,占比70?省考核要求不低于30?二、主要做法(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农委、畜牧、林业和农机共同组织的领导小组,独立设置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业务。同时成立5个督查督办组,从各局抽调1名副科级干部带队,每月对乡镇进行考核排名。对排名垫底的要求在全县调度上表态发言。对19个乡镇和开发区进行分组,由专人联系,跟踪指导和督促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动员和利用农技推广体

4、系的技术力量,强化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贫困户技术培训及达标认定等工作。(二)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1、加大投入,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按照“先整合、后兜底”的原则,及时、足额保证扶贫项目资金需求。累计已投入财政资金12698万元用于特色种养业。严格审批项目,引导贫困户重点发展蔬菜、杂粮、中药材、花卉苗木和养殖等特色种养类的产业。2、着力培育专业村。引导贫困村相对集中发展1-2个特色种养业,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贫困村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截止目前,产业规模或收入达标贫困村

5、达到62个,达标比例为88.6?(三)强化培训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对发展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开展“菜单式”培训,各层次集中培训21821人次,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的贫困全部轮训一遍。建立贫困户养殖免疫台账,加挂牲畜耳标,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县农技人员在指导科技示范户的同时,每人包保不少于2个贫困户,并定期督查回访,督促指导员指导种养业生产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加收入。(四)促进产业对接,发挥主体带动作用结合特色产业现状,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培育出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制定奖补办法,把扶贫成效作为为支持

6、经营主体、示范经营主体奖补前提条件,整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两个方面的信息,召开对接会,促成帮扶需求、帮扶意愿对接。引导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示范社示范农场与贫困村的合作社、农场开展合作,根据不同产业,采取订单、入股或务工等方式和贫困户对接。要求每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2个贫困村、每个省级示范社带动不少于5户入股。确保了有经营主体带动的贫困户不少于50?每个贫困村都有不少于1个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因地制宜,推广适宜的带贫典型把省农委总结、推介的主体带贫模式应用到各乡镇具体实际中去,选择较成功的典型在进行宣传和推广。1、“经

7、营主体+扶贫资金+贫困户”模式:如大庙乡地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虞姬乡浩园合作社,租赁土地建设温室大棚基地,吸纳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部分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贫困户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或其中单项收入。土地租金亩均1000元,入股分红户均600-3000,务工收入6000-15000元。2、“合作社+大户+贫困户+贫困劳动力”模式。如渔沟镇郑楼村蔬菜大棚基地,合作社为大户和贫困户种植户统一服务,大户带动部分贫困户就业。有技术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和大户带动下,人均管理2-3亩棚,年收入15000元以上。单纯务工的,人均收入600

8、0-15000元。3、“集体资源+经营主体+贫困户”。政府投资建设的基地,或其他村集体资产,如灵城镇徐杨大棚基地,集体所有大棚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经营管理权承包给经营主体,贫困户获得分红,有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