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

ID:7066921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4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_第1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_第2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_第3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_第4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摘要:陶渊明“任情适意”及“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以一种不忮不求,听任自然的态度,投身于宇宙万物迂流变化,决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躲避什么,而是坦然受之。陶渊明以这种人生态度找到了他人生的归依,而这种人生态度在现今社会是否适用呢?我们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陶渊明,而是要在现今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实现对超我境界的一种突破,以便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要。关键词:陶渊明;人生态度;任情适意;自然天放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为了家庭和事业心力交瘁。竞争的压力,身心疲惫。生活的单调,情感的孤独,单拈出哪一条不足以使人异化?于是,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的同时,渴望回到富于悠闲、富于

2、悠然诗意的往古,对陶渊明古典田园式的诗酒人生心摹手追。可是,时光不能倒转,回归田园也不值得提倡。对于现代人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陶渊明,而是要辨证地看待其任情适意和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下面就从陶渊明人生态度的表现及其人生态度的内涵探析两方面对其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进行辨析。一、陶渊明人生态度的表现--田园生活任自然陶渊明生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战乱、黑暗、灾荒的时代。当时的东晋不但北方完全沦陷在异族手里,南方也有许多战乱。开始的苏峻叛乱,后来有桓玄叛乱,再后来又有刘裕的叛乱,此外还有浙江海边的孙恩起义等等。陶渊明不仅亲身经历了这些叛乱,而且他眼见那些人可以不择手段地用极残忍

3、的手段杀死了许多人。东晋的两个皇帝都是被毒害死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位篡位的人,一是桓玄,一个是刘裕,陶渊明都曾在他们手下工作过。可见他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归隐时想出仕,出仕时想归隐,内心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归隐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他在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中说出了其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

4、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由的本性是相违背。他不能改变本性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他坚决辞官归隐了。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人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面目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需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魏晋人的“自然”内涵实赅四义①,第一义:自然之道。第二义:自然之田园山水。第三义:人之自然。第四义:艺术风格之自然。人之自然情况较复杂

5、。又包括了气质性情之自然(如嵇康等人重视自然性情之舒展),才气之自然挥洒(如谢灵运逞才恃智不遗余力)。本能欲望之自然(如石崇等人的放纵食色,毫不节制)。陶渊明对魏晋“自然”的基本四义,有继承也有超越: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写:“陶渊明何以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文艺?一定有他整个的人生观在背后。他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他:自然”②陶诗《五月且作和戴主簿》曰:“既来孰不去?人理故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迂化或夷险,肆志无窳隆。”表现了其顺宇宙规律的人生哲学,这是自然之和一义。即自然之道义;《归园田居》其一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对田园的渴望,既有

6、第一义,但主要是第二义;《归去来兮辞》序中自述“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指性情,气质之自然;此指自然之第四义。宋人黄彻云:“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眷,巧拙之间也。”(《碧溪诗话》卷五)③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具有较强感染力。即艺术风格之自然。由此,对陶渊明“自然天方”的人生态度可做这样的理解: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抱朴而含真。《现代汉语词典》中“任情”一词解释为:“①尽情;②任性;放纵情感。”“适意”一词解释为:“舒适”。④陶

7、渊明所做的,是维护个性的淳真,不委曲自己的本真。对此徐公持先生说:“陶渊明更多从自身性情出发,认为人之本性应得到舒展散发,而不应加以羁靡束缚。由此可称之为性情之自然或曰精神之自然。”⑤陶渊明的一生是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的。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隐居。心情很矛盾,最终决定归隐。这是由“且欣然而归止”,“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赋》);“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的人生态度所决定的他不想委曲自己的本真,他也是这样做的。陶渊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