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

ID:7065965

大小:12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4

上传者:U-4187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_第1页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_第2页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_第3页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_第4页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江苏省盱眙中学  林启华一、单一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       ,       ,而致千里;       ,      ,而绝江河。(《荀子•劝学》)4.故不积跬步,      ;       ,             。(《荀子•劝学》)5.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      ,       ,       。(韩愈《师说》)6.        ,     ,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7.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8.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9.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10.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11.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13.古人云:“      ,         ,        ,      。”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14.五步一楼,      ;      ,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15.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16.灭六国者,       ,      。族秦者,   ,   。(杜牧《阿房宫赋》)17.秦人不暇自哀,       ;       ,           。(杜牧《阿房宫赋》)18.大江东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9.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故国神游,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1.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2.        ,        ,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3.所谓誓不与贼俱生,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25.扈江离与辟芷兮,        。       ,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26.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27.        ,不仁;       ,不知;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28.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9.大行不顾细谨,       。          ,       ,何辞为。(《鸿门宴》)30.填然鼓之,      ,      ,或百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31.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32.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33.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34.             ,不见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35.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36.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37.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38银瓶乍破水浆迸,         。(白居易《琵琶行》)39.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40.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41.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42.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43.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44.        ,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45.          ,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46.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王勃《滕王阁序》)47.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48.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王勃《滕王阁序》)49.时运不齐,          。         ,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50.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51.        ,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52.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 53.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54      ,      ,       ,      。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55.恨相见得迟,           。         ,        。(王实甫《西厢记》)56.       ,       ,是以见放。(屈原《渔父》)57.             ,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58.鹏之背,           ;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59.野马也,     ,         。(庄子《逍遥游》)60.故夫知效一官,          ,         ,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二、理解式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直抒胸臆的句子,,   。2.《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      ,       。3.“             ”是《劝学》的中心论点。4.韩愈在《师说》认为“      ,       ,     ,      ”。明确了择师的标准5.韩愈在《师说》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       ”的人。6.唐代韩愈《师说》中的句子:“      ,    ,    ,     ,    ”说明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7.苏轼《赤壁赋》中的一句:“歌曰:‘     ,       。      ,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8.苏轼《赤壁赋》中的一句:“    ,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王勃《滕王阁序》)。9.苏洵《六国论》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      ”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        ”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0.唐代诗人杜牧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与黑暗现实,就写《阿房宫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       ”的结局。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      ,      ?”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12.《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     ,     ”的英雄气概,揭示了“             ,        ”的主题思想。13.《季氏将伐颛臾》这一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      ,     ,     ?”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1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教民的一句:“    ,     ,     。” 15.李煜在《虞美人》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      ?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16.“       ,          ”《滕王阁序》中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17.《陈情表》中一句:“     ,         ”,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18.《陈情表》中一句“      ,      ,      ,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19.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围绕“     ,     ”的主旨来写的。20.《兰亭集序》中写兰亭之优雅的环境一句是:“       ,         。”写晴和的天气的一句是:“     ,      ,       。”21.《兰亭集序》中写喜欢“静”的人的一句是:“     ,       ;”写喜欢“躁”的人的一句是:“      ,       。”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      ,     ;            ,       ,        。”三、聚合式1.骐骥即骏马,《离骚》含有该词句子:“      。”《劝学》中含有该词的句子:“     ,      ;       ,       。”2.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     ,    !”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劝学》第一句也说: “        ”3.古人善用比喻描写音乐,如苏轼《赤壁赋》句子“     ,    ,    ,     ,   。    ,     。”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     。    ,    。     ,     。”4.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写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      ,       ”“    ,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5.《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人物的句子:    ,     ,    。     ,    ,    。《赤壁赋》描写人物的句子:   ?    ,    ,     ,    ,    ,      ,     ,     ,      ?6.臧克家说,杜牧《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很不平凡,请看:“    ,     ,      ,     。”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压顶。读了这四句,使人想起李白的《蜀道难》的“      !     !     ,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拿自己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     ,      ”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    ,    ,    ,     。    ,     ,    ,       。”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8.《琵琶行》用三次江月的精彩描写来烘托人物感情,“      ,      。”“    ,        。”“       ,        。”9.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     》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四、考据式1.《沁园春•长沙》的一句“      ,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上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 2.《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沁园春长沙》化用此典故句子是:“    ,     。”3.张爱玲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出自杜甫《秋兴八首》当中的第三首:“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     ,      ”同样出自此句。4.唐代韩愈《师说》中一句“      ,       。”来自孔子的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     ,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5.苏轼《赤壁赋》中一句“     ,       ”。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6.苏轼《赤壁赋》中一句“     ,       ”。出自《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7.苏轼《赤壁赋》中一句“     ,     ”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8.唐•杜牧《阿房宫赋》)中句子“    ,      ,”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9.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10.《指南录》是文天祥自由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      ,         ”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1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句子:“     ,     ,    ,      。” 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12.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这个成语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夫如是,     ,      。    ,    。”13.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      ,      ?      ,     。”化用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14.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句话是:“     ,     ,       。” 15.司马迁中《报任安书》中说明写《史记》的目的是:“     ,      ,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答案一、单一式1.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 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4.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6.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7.官盛则近谀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9.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10.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11.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1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3.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14.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15.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16.六国也 非秦也 秦也 非天下也 17.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8.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19.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20.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21.一尊还酹江月 2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23.所谓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 24.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25.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26.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27.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28.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9.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30.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五十步而后止 3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2.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33.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34.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35.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36.幽咽泉流冰下难37.别有幽愁暗恨生38.铁骑突出刀枪鸣 39.同是天涯沦落人40.此情可待成追忆4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2.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43.杨柳岸 晓风残月44.寻寻觅觅 凄凄惨惨戚戚45.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46.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47.逸兴遄飞 纤歌凝而白云遏。48.觉宇宙之无穷 识盈虚之有数。49.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50.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5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52.愿乞终养53.臣生当陨首54.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55.恨相见得迟 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56.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57.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 58.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59.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0.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 二、理解式.1.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2.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3.学不可以已 4.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传道受业解惑6.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7.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8.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秋水共长天一色9.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10.后人复哀后人也11.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1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13.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14.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6.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17.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18.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19.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20.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21.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22.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三、聚合式1.乘骐骥以驰骋兮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不可以已 3.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4、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6.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7.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8.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9.陈情表四、考据式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3.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4.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5.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6.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7.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8.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9.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10.痛定思痛 痛何如哉11.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誓不休12.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13.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14.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15.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6.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