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063554
大小:10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03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2)【语文版】命题范围:必修3第三、四单元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金开诚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2、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
3、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①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
4、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不过,艺术“默契”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www.ywzx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www.ywzx8.com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
5、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1.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
6、识。B.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C.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D.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2.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3.根据原文提供
7、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人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的舞台。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8、。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