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

ID:7054126

大小: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0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_第1页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_第2页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_第3页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_第4页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法学专业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积极控制行为与中小股东的“搭便车”行为是公司治理的内生性制度选择,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机制,在法律保护及外部控制权市场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的时候,大股东的存在对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只有极少数对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分散的股权结构,例如美国、英国等,股权集中是法律对股东保护不足的一种替代。由干法律保护不力,中小股东面临较大的被侵权风险,投资者只有通过股权集中、形成控制股东以监督代理人的行

2、为,降低代理成本。但是,如果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形成一股独大,控股股东就极易擅权独断,高层经理人员唯大股东之命是从,合谋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控股股东的掠夺,也不利于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特别是在转轨经济国家中,在法律对投资者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将超出中小股东的“搭便车”成本,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行为关系将变得尤其的严峻。一、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权行为分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是,存在一个控

3、制性大股东。截至2001年12月31日,我国上市公司首位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比例%,首位股东平均持股比例达%,其余的股权在中小股东间分布极其零散。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对大股东的自愿监督供给肯定是不足的。而且这些第一大股东80%以上是国家机构或国有法人,非流通国家股比例超过50%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形成的结果是在上市公司的全部董事中,有%的董事具有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的背景,人民币普通股%的股权比率,仅占其董事会成员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几乎完全掌握在控股的国家大股东手中,这使得大股东

4、的侵权行为表现的尤为严重。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联交易。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脱胎于国有企业,是在国有企业剥离非核心资产后作为主要发起人组建而成的,原国有企业则成立为集团公司掌握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这种国有企业改制成为上市公司的经历背景使得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成为了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不正当关联交易滋生的温床。集团公司通过与上市公司之间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得到全部的不当收益,而上市公司由于关联交易而造成的损失由全体股东分担,其他股东成了关联交

5、易的直接受害者。虽然中国证监会为防止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要求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行人员、机构、资产、业务、财务等“五分开”,然而,真正落实的并不多。较多的是明分暗不分、名分实不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连表面文章也不做。通过背离市场的价格与上市公司发生商品交易、原材料交易、资产交易、股权交易,使利润从上市公司向集团公司转移;通过长期占用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或以上市公司为担保贷款,获取长期使用的“软贷款”

6、,而上市公司则增大了财务风险。据中国证券网披露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清欠情况表》显示,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间,沪深两市至少有71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资金被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的情况,平均资金占用量达4亿元。一项统计调查显示,2001年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关联交易的应收账款占上市公司应收账款50%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1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2001年发生大股东利用与上市公司之间关联交易,转移资产与利润的上市公司比例高达%;因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受交易所谴责的上市公司

7、比例达%。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其次是控股权转移。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决定了其控股权的转让与完善的证券市场条件下的转让有着很大不同,完全的市场竞价转让很少,大多为协议转让,缺乏透明度。而这种协议谈判人一方甚至双方并不是股权所有者,而是国有股权的代理人,其道德风险世人皆知。协议转让的不规范给证券市场制造了不少麻烦。有的公司控股股东数度更替,更替中的出让方都有丰厚的利润,但是上市公司本身在这种不断易主过程中并不见任何起色,大股东凭借历次发行股

8、票的溢价及壳资源的稀缺而让出股权来获利,公众投资者却不可能从中得到收益,而且还要为大股东这种获利行为买单。最终公司经营不景气的苦果,则由公众投资者来承担。也有的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控股股东无力回天,便频频出现控股权的转让传言,或一而再地制造重组题材,少数人利用内幕交易大发横财,一批批公众投资者被套牢、割肉。还有的在控股权受让中,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利用国有股权转让大多为一对一谈判的不透明弊病,利用国有股“所有者缺位”、代理人寻租的漏洞,搞幕后交易,用极少的付出获取上市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