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048272
大小:7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2-02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1.正气歌本板块是小学生进入6年级的第一个学习板块。本板块主题为“正气歌”,取材于《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的五言长诗《正气歌》。本板块共有3课,内容分别是歌词《苏武牧羊》、七言律诗《过零丁洋》、七言绝句《狱中题壁》和五言绝句《绝笔诗》。这个板块课文的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颂扬人间浩然正气、抒发胸臆、表达作者坦荡的情怀。在情感基调上,本板块课文突出了一个“爱”字。爱国,所以甘洒一腔热血;爱民族,所以不畏凶悍强敌。苏武历尽苦难信念不改,文天祥面对亡国痛楚慨然赴死,谭嗣同为
2、强国信念情愿献出生命,吉鸿昌义正词严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爱是产生信念的基础。6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提升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的黄金时期。本板块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两方面都有切实意义。苏武牧羊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过零丁
3、洋教材分析本课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连称:“好人!好诗!”竟不能再相逼。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
4、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向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接下去五、六两句则承接前两句进行具体地补充,“惶恐滩”和“零丁洋”是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出众的才华,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看出,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
5、的生死观。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激奋高亢。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狱中题壁 教材分析《狱中题壁》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表达了自己为变法情愿献出生命的决心;2.汉语家园《汉语家园》这一板块包括《贴春联》《对子歌二首》两篇课文。由《汉字家园》到《汉语家园》,虽然只是一字之差,透射出来的却是对汉语文化层面的关注,如果说《汉字家
6、园》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汉语家园》则更多地关注汉语文化的积淀。本板块的三篇课文中,《贴春联》是节选自《红岩》的小说片断,五副对联是课文的主体;《对子歌二首》是嵌对的韵文。对两篇课文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嵌对的对子歌以及品味含蓄优美的诗意语言,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领略汉语言的无限魅力。贴春联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第16章。《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主
7、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16章主要写了1949年元旦,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过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对狱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选入教材后有删节改动。课文按照
8、狱中联欢的过程,写了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其中具体描写了“贴春联”。课文的重点、难点也都集中在“贴春联”这一部分。具体说来,较难理解的是五副对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以及“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课文中五副对联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字面看,没有一处体现革命的词句,没有一处可以被敌人抓住把柄,但在当时当地,大家都能领悟到这些对联中所蕴藏的欢呼革命大好形势、赞颂革命者、抨击反动派的内涵。正因如此,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