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

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

ID:7045566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02

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_第1页
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_第2页
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_第3页
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语专题2》期末复习综合自测题一、解释下列名词区别字无定代词籀文六书字母甲骨文会意字意动动词异体字反切韵摄转指化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2根据谓语的构成情况,古代汉语的描写句可以分成几类?3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4、举例说明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5、古代汉语名词的语法功能有哪些?有哪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所不具备的?6、通名和专名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7、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8、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几种?9、语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之间结构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有什么

2、特点?10、古汉语中词义重要的聚合关系有哪几种?11、什么是“所”字结构?有几类类型?各类“所”字结构的特点是什么?12、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13、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是什么?三、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德红切苦到切乌感切雨元切于惊切赤之切居吏切宜寄切标出下列宋词的韵脚和韵部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四、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1

3、.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诗经·秦风·驷城》)2、是何祥也?吉凶安在?(《左传·僖公十六年》)3.比其互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4.孔君平疾驾,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世说新语·方正》)5.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6.古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7.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8.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9.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墨子·辞过》)10.(夏)馥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后汉书·夏馥传》

4、)11.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左传·庄公十九年》)12.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1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 14.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15.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16.是子才,由于公;不才,亦由于公。(《周书·文帝纪下》).17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论语·子路》)18.悲愁垂涕相对。(《列子·汤问》)19.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五、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有什么意义1、秦人闻之,悉

5、甲而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晋侯饮(yìn)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3.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4.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5.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6、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1.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2.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3.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筹,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4.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5.以

6、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韩愈《张中亟传后叙》)6.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刭之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7.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8.君王宜郊迎(《史记·陆贾列传》)9.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10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1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1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14.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15.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其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16.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

7、之泣。(《战国策·赵策》)17.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史记·晋世家》)1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19.群臣有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20.学士皆师尊之。(《汉书·董仲舒传》)21.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1.夫子将焉适?(《吕氏春秋·士节》)2.人之爱其子,亦如余乎?(《左传·昭公十三年》)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八年》)5.子欲何之?。(《战国策·秦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