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042997
大小:8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2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原创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学习目标1.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2.通过探究研讨,学生能够了解对作品解读特别是经典的解读要注意的事项。3.培养学生珍贵的思辨能力。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组织辩论,引导思考。教学过程一、分析形象用2-3个四字短语概括“完璧归赵”中的蔺相如人物形象。大智大勇足智多谋威武不屈随机应变能言善辩二、创设情境对“完璧归赵”中的蔺相如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司马迁的评论:“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王世贞却认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你同意哪种观点呢?请从课文中找依据进行自由辩论。三、熟悉文本“完璧归赵”部分直接写蔺相如的主要是5-1
2、1段。咱们一起回忆一下这几段的内容:(5)奉璧出使(6-7)献璧取璧(8-9)归璧于赵(10-11)廷争曲直请4位同学分别朗读这四层,同学们边听朗读边思考前面的辩论题,组织答案。四、理性思辨§在理性思辨过程,有三个自由发言的环节。§自由发言的要求:(1)内容有理有据。必须依据文本、联系背景,从课文和史实中找依据。(2)表达有礼有节。6(3)写发言提纲。(4)学会聆听。自由发言的评分规则:(1)严重违反上述发言要求的不计分,一般的发言计1分/次,精彩发言计2-3分/次。(2)分组评比,根据总分评出三个优胜队,分别奖励5分、3分、2分。1.自由辩论分组交流,把答案关键
3、词写学案上。想好的组就举手。1.2.3.引导:当时秦王因两次在群臣面前遭到蔺相如的欺骗,假如他不大度地克制自己,而是要报复,那么会怎么样呢?假如你就是震怒的秦王,你会怎么做?假设分析法(假言推理)分组交流3分钟。想好的组就举手。蔺相如把和氏璧偷偷送回赵国的做法,实际上给赵国隐埋了巨大的危机。还不如当初不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而是委婉地拒绝秦国易璧之请,至少还不会当众伤害秦王的尊严。蔺相如的做法把以城易璧的外交主动权完全奉送给秦王,授秦以柄,归直于秦。秦王想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怎么做他都有正当的理由。秦王大度,“毕礼而归之”。秦王震怒而有克制,遣使责赵王,求赔偿。秦王不
4、克制,师出有名,发兵邯郸,都是蔺相如“完璧归赵”惹的祸。所以,蔺相如虽然“完璧归赵”,但授人口实、授柄于秦,归直于秦,“完”而招危、“完”而有危。完璧归赵——“完”而有危62.达成共识担当精神。作者在文中对蔺相如的“智勇”极力渲染。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战国时代的群雄争霸也难说有多少“义”在其中。现代人都知道“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赵国与秦国的所谓外交是力量极不对等的周旋。蔺相如不仅要维护赵国的实际利益,还要保护赵国脆弱的尊严。在“和氏璧”事件中,蔺相如看起来很主动,实际上他是被动的,他不过是在进攻的外衣下小心谨慎地防守,因为,赵国是弱小者。作为战国时代的一介书生,
5、蔺相如身上的以智慧为天下谋的精神,以勇气为天下担当的气概,以忍耐为天下负载的胸怀,都是可歌可泣的。“完”而有危。但他归璧于赵的对策,我们不得不承认蔺相如走了一步险棋。眼中只有和氏璧,而不关注赵国安危,缺少政治远见。3.锦囊妙计:假如你是赵国的使者,你如何劝说秦王放弃“易璧”?(可以用文言或白话表述)(1)独立思考两分钟。(2)相机指导:既不失璧,又不失尊严,更不激怒秦王,使赵国的安全不受影响。不应“奉璧往使”应留璧于赵,只身前往秦国,凭三寸不烂之舌,打消秦王交易的念头。学烛之武,退秦师。要给秦王分析“以城易璧”的不可取。必须注意几点:①要符合“赵使”的身份;②要站
6、在为秦考虑的立场;③要让秦王自己作出判断。(3)组内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写一个观点句,之后展开论述。方案1:璧乃一物件尔,而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居所也。以十五城易璧,则陷大王于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以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6用了“两难推理”:如果秦王真的以城易璧,会令国人(尤其是十五城的百姓)认为秦王“重物轻人”招致民怨。如果秦王诈璧,不予赵城,则秦王又失信于天下。这样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后的选择当然只能是停止这场“交易”。
7、方案2:以其他的物品易璧。只要赵国有面子,有安宁,不一定坚持要十五城。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怨,赵之民有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交换价值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条件,让利秦王,自己也得实利,更重要的是也有面子。方案3:分析发动战争的危害。总结:阅读的过程,就是与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与作者和有关评论展开思想碰撞的过程。更是学习生存智慧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理性思辨。而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假设分析法(假言推理
8、)就是使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