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008913
大小: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01
《初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3篇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3篇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读书活动的实施意见》,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读书习惯,享受书香人生”为宗旨,以读书系列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原则 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科学训练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充分利用课外读物,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迁移,做到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 提倡学生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读物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读书活动课上进行交流。通过
2、读写听说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原则 广泛开展学校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校园童话节”、“读书演讲比赛”、“科技布谷节”、“读书沙龙”、“故事表演”等,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决定在每年的9月至10月举办“校园读书节”。 4、与德育相结合原则 读书活动要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相结合,让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5、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原则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进行专题研究,必然要广泛查阅大量书籍资料,这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积极
3、引导学生读生活、读社会、读人生。 6、与齐文化教育相结合原则 要坚持阅读的本土化特色,开展齐文化教育,把《齐国成语故事》、《齐文化丛书》等列入阅读推荐篇目,让齐文化阅读成为阅读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阅读的内容和形式 1、古诗文阅读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其中包含着很多哲理。在小学段背诵一定数量的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加强自身修养,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 2、名著阅读 引导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积极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包括文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3、时文阅读 在提倡学生经典阅读的同时,可安排一定量的时文阅读。所谓时文
4、是指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 4、科普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5、外文阅读 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英文卡通、通俗故事等。要通过大量外文阅读解决学英语的瓶颈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英文原著阅读能力。 阅读的主要形式有书面阅读、音像阅读和网络阅读。书面阅读是阅读的一种主要形式。音像阅读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觉渠道共同参与的一种喜闻乐见的阅读方法。如:广播小说、电视诗歌、散文欣赏等。网络阅读也逐渐成为一种阅读的新时尚。 四、具体措施 1、学生个人要制定读书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班级要建立读书个人档案,每生一张档案卡,用于记录学生
5、每学期的读书内容和成效。 2、要充分利用好30分钟的晨读时间以及每周的阅读课,合理安排晨读和阅读课的内容。 3、教师要率先垂范,带头背诵和阅读,在教育随笔中要有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4、班主任、课任教师要对学生的读书篇目和方法进行指导。教科室、教导处要认真进行读书与青少年成长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关人员要深入班级进行活动指导,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各班级要建设好图书角,每班图书角藏书应不少于200册。在教师的指导下,图书角图书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要把好图书的质量关。 6、图书室要改革图书借阅办法,实行学生使用借书证自主借阅、开架借阅。 7、由于区教育局把师生阅
6、读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了对学校的年终考评之中,因此,学校也将把各班级开展阅读活动及读书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的考核。 五、加强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罗光明 2、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全校师生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搞好读书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动员教师和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中来。按照拟定的活动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教师的读书与反思要加入教师的业务考核,学生的读书情况要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初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篇二 读书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教师读书是为学与从教的基础。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旨在以阅读引领教师成长,让教师亲近书籍,与好书
7、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让教师在汲取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结合师德师风教育,组织和引导全区教师读书学习,积极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每个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开卷有益”的思想,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