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ID:6992652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01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光阴似箭,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本学期理科教研组的工作,在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支持下,在全体理科组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化学部分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

2、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6、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7、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8、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

3、能发生取代。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9、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10、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11、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直

4、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13、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14、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苯酚是酚类。15、误认为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固体,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固体苯酚虽不与钠反应,但将苯酚熔化,即可与钠反应,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剧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16、误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苯酚的电离程度虽比碳酸小,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大,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

5、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17、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18、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19、误认为醇一定可发生去氢氧化。本碳为季的醇不能发生去氢氧化,如新戊醇。20、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

6、如2-丙醇。21、误认为醇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22、误认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一定是酯。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属于卤代烃,不是酯。23、误认为酯化反应一定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乙醇与硝酸等无机酸反应,一般是醇去羟基酸去氢。24、误认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变红。硬脂酸不能使石蕊变红。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25、误认为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引进硝基的反应一定是硝化反应。乙醇和浓硝酸

7、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乙酯。26、误认为最简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27、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例:乙烷与甲醛、丙醇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结构不同,却不是同分异构体。28、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结构不同,这样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例:乙醇和甲酸。29、误认为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例:乙烯与环丙烷。30、误认为能发生银镜

8、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或一定含有醛基。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是多羟基酮,不含醛基。生物部分1、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2、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3、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精品文档4、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成分是1—6个多肽分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