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645641
大小:30.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11-08
《【教案】血染的丰碑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血染的丰碑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刻画来突出主题的表达手法;2、懂得本文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崇尚将士们勇敢不屈的抗敌精神;重点与难点:重点:阅读、圈画文中人物刻画的语句,分析其对课文中心的表达作用;难点:懂得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感悟军民勇敢不屈的抗敌精神,增强我们爱国情感;教学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3’)一提到1840年,同学们都知道那年发生了——鸦片战争;那么大家知道鸦片战争意味着什么吗?那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当时的中国,就似乎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身怀巨
2、宝,又没有才能爱护自己,西方的列强们怎么会不生抢夺之心;而当时的中国呢?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思想沉旧,闭关自守,导致中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可是,参加抗击入侵者的军民,却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剧烈爱国心,镇江战争、定海战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可是,中国军民却打出了自己的气节;据现在的许多史料考证,其次次定海保卫战是整个鸦片战争中最猛烈的一战;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浙成写的《血染的丰碑》,感受这最猛烈的战争;二、初读课文〔5’〕1、课前借助工具书明确以下字词的字音、字义:耸峙(zhì);扼守(è);饷给(xiǎ
3、ng)(jǐ);麾下(huī);同仇敌忾(kài);响遏(è)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声音响亮;)2、沟通概括的层次内容;第一段(1-3节)交待竹山门地理位置和曾发生的历史大事;其次段(4-15节)详细表达以葛云飞为指挥的其次次定海战争的经过;第一层(4-5节)葛云飞别母赴前线和战前预备;其次层(6-7节)将士们阵前誓师;第三层(8-9节)葛云飞与士兵同甘共苦,勇敢歼敌;第四层(10-15节)在救援无果的情形下,葛云飞带领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壮烈牺牲;第三段(16节)颂葛云飞及将士们勇敢报国
4、的精神永存;三、圈划争论〔5’〕1、指导同学课堂上小组学习(圈画、批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⑴为什么作者开头说“竹山门是我国抗击入侵者的一座血染的大门”?⑵课文是怎样描写葛云飞等将士“血染”竹山门场面的?⑶怎样感悟课文结尾“竹山门啊,你是高耸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的作者情感;2、相互沟通:⑴竹山门耸峙在我国浙江舟山的定海城南,是祖国东方的一座海上大门,在鸦片战争中,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敌我双方交火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最为猛烈的战争,5千多名清军将士全部血战而亡;⑵如:城头“龙旗猎猎”的场面描写;“声震海山”的
5、阵前盟誓;仍有战争中对葛云飞壮烈牺牲时的“语言、动作、外貌和神态”等细节刻画,无不呈现了将士们勇敢杀敌的豪气和血染竹山门的无畏气概场面;⑶竹山门上掩埋了5千多名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魂,是我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国入侵的历史丰碑和精神丰碑,表达了作者对英烈们无比颂扬、骄傲之情;同时,“血染的丰碑”警告后人,学会对血腥历史的清醒反思,更加珍爱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3、依据同学的懂得程度,老师在同学沟通过程中,可适当补充人物或历史大事的简洁介绍,来帮忙同学更深化懂得作者的情感;四、探究感悟1.在明白课文中心之后,请大家再读一遍11~
6、15小节;选择你感到最震动的一个段落,争论一下,哪些句段让人感动?它写出了葛云飞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如:(1)、在“血战六昼夜”中,作者详写了第六天的战争,史料记载“这时,英军正在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四千斤炮回击”文中“情急之下,葛云飞上前掇抱炮身,猛一发力,竟将这大铁疙瘩转了个向,立即便操炮发射,始终打到炮身红透,无法再打;”这里人物描写特别逼真,生动地表达了葛云飞等将士们在危急关头骁勇无比、勇敢杀敌的情形;(2)、“葛云飞倚崖矗立⋯⋯似乎连续在抗击着入侵军!”生动表现了一位至死不息的抗敌将领形象,写得特别感人;
7、⋯⋯2.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写出这种让人感动的形象的吗?留意懂得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以及它们的表达作用;举例:他纵身跳上城头,一声大喝:“英雄子,快跟我杀贼去!”——这里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一声大喝”表现出葛云飞当时的勇敢形象;五、总结1.人物形象:勇敢无畏、忠贞爱国的军民形象,视死如归的定海三总兵,特别是葛云飞的英雄形象;2.写作手法:句子的表达作用;六、作业:课后阅读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保卫大坝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的方法;2、感悟人民子弟兵面对灾难所具备的精神素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以朗读
8、为基础,辅以圈划、品尝词句等方式,感受文章所营造的紧急氛围和感人画面;难点:感悟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朴实使命和“积极感人”的顽强力气;教学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5·12汶川地震是我们每个人感同身受的一段不行磨灭的记忆,地震之后,人们仍没有在哀思中走出时,次生灾难又架在了灾区人民的头上;2、今日我们要共同学习的一篇课文是记者兼作家身分的钱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