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

ID:69560070

大小:21.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17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1页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2页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3页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4页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5页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6页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_第7页
资源描述: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X市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期望能帮到各位。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1从前的语文课上,总会出现出“鲁迅”二字,老师也会很自然地向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久闻此名,欲读此书,终发此感。鲁迅先生的旧事,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纯真的儿童时间,悄悄地品尝,悄悄的回首那份属于过去的纯真……这本书中,最能触动我

2、们心弦的,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起先生在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最深刻呢,没有见过何首乌藤和木莲藤,没有看过喷出的烟雾,没有尝过覆盆子的又酸又甜,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可爱的小动物,没有听过美女蛇的传奇,没有在冬季捕过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我们都不曾经历。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如何能体验到鲁迅先生那儿时的乐趣所在呢?但相比先生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又觉得现在我们的校园生活真是太充实,太欢乐了,不用背那些不懂大义的枯燥古诗文,不用被老师用戒尺处罚,不用自己偷着出去玩,不用忌讳着什么

3、能说,什么不能说……7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鲁迅先生过得都并不乏味,他有自己的乐趣,因为他的童年是和大自然共度的。我们这个时代,只能自己争取着去和大自然交流。还记得小时候,下一场雪就会兴奋好久,雪飘完了,抓紧跑出去。爸爸妈妈追在后面,担忧我摔倒,给我做好了一切防护措施后,任我在雪地中奔跑,用我的小手拿起一块雪,一扔;滚一个雪球,搭一个雪人,童年的欢乐就是这样的纯真。虽然不是像先生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无忧无虑,但是我们依旧沉浸在这种乐趣之中。童年已慢慢远去,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看着照片,看着别人的回忆

4、,来回忆自己的童年。再回首,已离得越来越远,再回首,看到的也只有那份属于过去的纯真。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2暑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非常的美丽。它记叙了鲁迅先生成长的经历,书中即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侧面衬托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种.种恶习的剧烈批判。在《朝花夕拾》中,生动地描绘出了旧社会生活的场景。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描写到的,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等生活场景,无不体现了小孩子追求自由,喜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7鲁

5、迅先生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即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在鲁迅先生的童年时间中,提到最多的一个人,就是“长妈妈”。里面说到:阿长喜爱“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姿,刻画了她质仆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在那个浑浊、昏暗和落后的时代,人们被黑暗压制着,不知有多少爱国者起来抵抗。“范爱农”就是一个例子。他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剧烈的不满和追求革命的精神,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抵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再想想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都是那些革命英雄前仆后继的结果啊!《朝花夕拾》

6、中,描写最鲜亮的人物,就数“藤野先生”了。《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藤野先生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喜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先生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鲁迅先生的一生。总之,读了《朝花夕拾》后,让我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也让我了解了那个封建,压迫,剥削的年月。《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

7、3心目中,有两位文人一生牢记,一位是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另一位便是鲁迅,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人们常说,一本好书,见证了一段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7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见证了近代中国三十年的文化变迁,也留给了读者太多太多的感受。封建思想,帝国办法的压迫,中国六亿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鲁迅,只有十四岁。十四岁,父亲去世,鲁迅阴遭受诽谤而远离绍兴,到了南京进入雷电学堂。十八岁,只身一人又开头了怨毒日本求学之路。不该那些年龄承受的苦楚,鲁迅用他

8、瘦弱的肩膀担着。初到日本,鲁迅和孙中山先生一样,怀着相同的幻想——学医救国而努力。不同的是,一场叙述日俄战斗的电影,转变了鲁迅今后的人生,从今弃医从文。这是莫大的士气啊!一介平民,硬是用短小的笔尖,划开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埋下的阴霾,让一缕缕阳光,暖和了很多爱国青年的内心。之后,鲁迅在X市东交民巷的旧屋里,多了一张藤野严九郎先生的照片,没有了完好的讲义,却给鲁迅今后的生涯做出了无限的铺垫……在幼时的鲁迅,也有着平常的童年:“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