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由来与习俗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

ID:69510233

大小:4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11-21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1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2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3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4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5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6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7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8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9页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_第10页
资源描述:

《立秋的由来与习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秋的由来与习俗立秋节气概述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未月的完毕以及申月的起始。从文字角度来看,立秋的“立〞是开场的意思,“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表示禾谷成熟,秋天开场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场,预示着暑去凉来。公历每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视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降临。古

2、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场落叶,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因此有“-.word.zl.-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场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

3、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似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秋季开场的划分有几种:在二十四节气中以四立中的立秋为秋季的开场;在天文学上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把“秋分〞作为秋季的开场;在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3~5月为春季,6~8

4、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在日平均气温上,把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在≤22℃~≥10℃时,首日作为秋季开场的日期。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南北差异、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异太大,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秋来最早的XX和XX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9月上半月华北〔首都9-.word.zl.-月初〕开场天高云淡;西南北部、秦淮地区在9月中旬方感秋风送爽;10月初秋风吹至江南;10月下半月,岭南炎暑顿消;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来到达雷州半岛、XX岛北部;而当秋天的脚步到达XX省XX市的“天涯海角〞

5、时,己经快到元旦了。立秋时节的天气特点与农事资料图片:立秋节气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那么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那么当年冬

6、天可能会发生干旱。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word.zl.-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场,除常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异,但此时

7、大局部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炎热,因而中国气候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秋来最早的XX和XX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9月初开场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场,10月初秋风吹至XXXX、XXXX、XXXX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XX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局部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

8、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word.zl.-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