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

ID:6922871

大小:30.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31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_第1页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_第2页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_第3页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推进减排(陶平)本期提示:   做好污染减排工作,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要形成污染减排的强大合力,打好污染减排这场硬仗,确保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到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无疑把以污染减排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工作推上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污染减排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下达地方各级政府的约束性指

2、标,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污染减排工作。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高度强调,对落实污染减排工作责任制的明确要求,是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高度关注。在新的形势下,强调污染减排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和实质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落实污染减排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麻痹。   必须以污染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受传统工业文明的影响,高消耗重污染产业快速扩张,固然使一些地方的

3、经济实现了表面上的可喜增长,并因此带来了物质和财富上的富裕,但是由此而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形成了产业结构比例的严重不协调:二产比例畸高,现代服务业增长缓慢。地方官员在享受高消耗、重污染产业带来的GDP大幅增长的喜悦时,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不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则经济不能持续发展,社会无法实现和谐。而污染减排则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实施一系列高压政策,采取强有力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因无法实现减排目标、达不到环保要求而不得不关停并转,从而使一大批落后产能和技术得

4、到淘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为加快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必须以污染减排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毫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环境和资源的匮乏,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追求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享受到物质增长带来的舒适甚至豪华的同时,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急剧下降。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生态文明的建立。只有通过加快推进污染减排,迫使地方官员自觉转变发展思路,从重GDP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5、迫使企业自觉推行清洁生产,采用高新技术改革和替代传统工艺,实现减污增效。从以前过多地依赖资源能源来获取经济增长的方式,逐步转向以尽量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道路,摒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必须以污染减排促进环境质量提高。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更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当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

6、在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承载能力愈加脆弱的条件下,加快推进污染减排是缓解这种不利因素的惟一手段。通过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实现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必将有效地增加环境容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保障区域环境安全,从而促进城乡环境质量的改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这不仅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市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为我们创造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追求和谐的文明理念,为我们指明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明发展方式。只有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

7、定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加快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