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

ID:6920518

大小:39.7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1-30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_第1页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_第2页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_第3页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_第4页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访谈]《中国环境报》: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期对话人物   徐中民1973年3月生,湖南省华容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03年11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XX年5月被聘为生态经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曾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青年基金各1项,参加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两项。研究成果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协助程国栋院士建立起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的整体框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生态经济方向的SSCI和SCI论文4篇,地理学报上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2本,译著4本。 点

2、击一 焦点关注为何研究生态足迹   关键思路研究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记者: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社会各界对生态的关注逐渐升温。在各种关于生态的概念中,生态足迹十分引人注目。几年前我从《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一书接触到了生态足迹的概念,最近上网浏览后,发现您和同事们很早就发表了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成果,而且频繁被他人引用,可见你们的认识深度和研究成果在全国很有影响。   徐中民:我们所属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寒旱所),主要任务是研究寒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迫切要求,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探索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与

3、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优化模式。显然,生态问题是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背景下,中科院寒旱所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一批对生态经济问题有浓厚兴趣的青年科研人员,自发组织成立了一个科研团队——学习型生态经济研究小组,试图通过生态学、经济学、水文学、水资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从理论和方法上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生态足迹是我们研究小组早期重点引进的研究方法之一,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早、较成熟。同时,这种方法的成功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点击二 焦点关注生态足迹的作用   关键思路提供核算一定区域自

4、然资本利用的框架   记者:你们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关注和研究生态足迹的?   徐中民: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在西部工作,对生态问题有着特殊的敏感,1992年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ReesWilliam)和他的博士生瓦克纳戈尔(Wackernagel)等提出生态足迹的方法后,就引起我们的关注,特别是他们在1997年分析了全球生态足迹后,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对我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分析。   发展是我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状态的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取得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维持自然资产的存量及其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研究的核心,是定量了解

5、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状况,定量测量人类的需求是否处于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之内。生态足迹指标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它是在对土地面积量化的基础上,在生产、生活不断发展的需求层面上计算出生态足迹的大小,在生态环境的供给层面上计算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的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近20多年来最重要的进展。 点击三 焦点关注如何认识生态足迹 关键思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 记者:你们对生态足迹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   徐中民: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

6、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可以看作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   生态足迹的计量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分布的情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和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的资源以及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生态足迹的基本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承认生态系统具有自然资本和自然资产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将人类消费需要的自然资产的“利息”(生态足迹)与自然资产产生的“利息”(生态承载力)转化为可以进行比较的土地面积,并用二者的比较来判断人类对自然资产的利用情况。   生态足

7、迹的意义不像生态破坏那样强调“事情到底有多坏”,而是探讨人类怎么才能保障地球的承载力,以支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点击四 焦点关注生态足迹方法的特点   关键思路以具体量化指标体现生态需求和生态承载力 记者:生态足迹有什么特点?   徐中民: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首先将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占地和海洋(水域)等6种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其次,要进行均衡处理。由于这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要将这些具有不同生态生产力的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