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20206
大小:33.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30
《两个扶贫开发试点经验做法及成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个扶贫开发试点经验做法及成效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XX年8月,湖北省**县作为湖北省唯一被列入全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后,XX年又被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7个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之一。 **县抢抓难得地发展机遇,首期试点选择在东北部贫困村相对集中连片的宣化店、吕王、丰店、黄站4个乡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大板块进行实施,在此基础上,该县XX年脱贫奔小康试点,又选定宋应线、环河沿线和“宣吕片区”“两线一区”70个村,开展连片开发综合示范区试点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扶贫开发
2、模式,以推进“两个扶贫开发试点”统揽全县农村工作全局,大力实施资源整合,有效地破解了扶贫开发资金的“瓶颈”制约,促进了试点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阶段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调推进作出了有益地尝试。 ——强化脱贫动力,创新扶贫参与机制。树立“扶贫围绕群众、扶贫依靠群众、扶贫造福群众”的宗旨,在对贫困户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同时,认真寻找合适的途径和方式,组织引导群众自主筹资、投工投劳,积极主动参与到开发扶贫工作中来,使开发扶贫更加真实地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形成脱贫的动力机制
3、,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如该县吕王镇刘院村在村级组织引导下,成立由在外知名人士、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把农民应有的决策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交给农民,发动群众多方筹资,新建茶叶基地200亩、板栗基地300亩,使全村经济林面积达1200亩,实现了人平1亩经济林的目标;新建和整修当家塘16口、堰8座,新建水泥稻场3个,新修通村通湾水泥路3.8公里,成为“宣吕片区”“两个试点”的一大亮点。目前,试点片区所有村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会”。 ——强化结对帮扶,创新扶贫责任机制。该
4、县实行领导驻村、部门帮扶、党员联户的“三联”机制,试点片区实施工作分别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建立了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部门、用2年时间、对1个贫困村进行帮扶脱贫的“1321”帮扶机制,不脱贫不脱钩。全县26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1个贫困村和2个贫困户,85个县直部门、48家企业和36个乡镇直单位驻村帮扶,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2300多户。 ——强化管理制度,创新扶贫资金监管机制。一是实行财务“三专”制。对扶贫项目财务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县财政部门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强的干部专管连片扶贫开发财务;
5、在金融机构开设扶贫资金专户;结合实际,专门设置一套符合项目管理要求的会计账簿,分村、分项目核算扶贫资金的收付和项目工程进展情况,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实行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专门开辟“扶贫项目公开栏”,做到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额“四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项目责任制。县政府与项目所在乡镇、乡镇与村签定项目建设责任书,明确项目乡镇、村工作职责,确保扶贫资金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资金到项目。四是实行资金报帐制。扶贫资金支出实行资金报帐制,探索建立了“以村为单位,项目为载体,县财政报帐,县审计审
6、核”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新模式,层层审核把关,完善各种手续,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五是实行全程监督检查制。由县监察、发改、财政、审计、扶贫办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把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完成情况等实行全程参与、全程监督,避免了扶贫资金被转移、挪用、拖欠和挤占现象的发生。 ——强化各类资金整合,创新扶贫投入机制。一是通过项目集中整合部门资金。集中整合通村公路、安全饮水、“一建三改”、消危工程、高产农田、村级办公场所、文化活动室、村级卫生室、中小学危房改造、“村村通”工程建设
7、项目,支持试点片区建设。截止今年3月,全县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8467万元,带动群众投入建设资金3190万元。二是依托资源招商引进社会资金。坚持引进业主开发与群众自主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司联村开发计划”,招商引进资金1285万元,新建板栗面积4720亩,开发茶园面积6050亩,兴建了一个万头猪场和一个3000吨的板栗冷藏冻库。三是实行以奖代补带动群众投入。对12个公路沿线重点村的村容村貌整治每村补助20万元;拆旧宅建新房每户补助500元,改造危房每户补助4000—10000元,建沼气池每户补助1000元;对确需建
8、设村卫生室的村补助1万元,通村公路建设在原来标准基础上每公里再补助1万元;对新建板栗基地的每亩补助200元,改造板栗基地的每亩补助30元;对新建“150”养殖模式的养猪大户每户补助1万元,对新建万头养猪场的补助100万元;对新建板栗贮藏加工龙头企业的补助100万元,对新建制茶中心的补助20万元,对新建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的补助30万元。通过实行分类奖补、差别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