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

ID:6920098

大小:33.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30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_第1页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_第2页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_第3页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_第4页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启示  摘要:文章在对农村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背景和变迁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自我发展与逐步深化、规范等3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主要特征进行了重新诠释,最后从中得出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来发展的3点重要启示。 关键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农户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改革,逐步确立了以农户家庭生产作为农业基本经营单元的地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当

2、时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随着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存在以下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农民土地经营规模过小   据统计,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59亩,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全国有7个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 农业生产要素分散   正是由于农地的分散性,导致附着在农地上的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乃至生产技术和信息等的分散和相互独立。 农户经营分散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如何销售等决策都只能由不同承包农户根据各自有限的信息和技术条件进行选择,然而,在相对闭塞的农村区

3、域,单个农户的技术缺乏和信息不畅导致生产经营的低效性和盲目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固有缺陷,单个农户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对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如何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前提下,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联结,成为广大农民和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通过自我探索并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阶段和特征   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是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分不开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就

4、开始出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萌芽和雏形。迄今为止,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有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3种类型,其变迁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萌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初,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开始成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广大农民拥有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剩余索取权。在农产品供给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农民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最大幅度地提高产量。但当时在许多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推广体系随之瓦解。为适应对农业技术的迫切要求,四川、广东、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农村

5、陆续出现了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专业技术协会,但其发展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的自发状态之中。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指出“农民还可不受地区限制,自愿参加或组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80年代中后期,专业协会逐渐引起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重视和支持,各地科协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始介入和扶持专业协会的发展。据统计,1987年,全国农民专业协会已有7.8万个,协会涉及门类已达140多种。专业协会主要具有3个特征:一是组织形式单一,以技术和生产合作为主,基本上没有介入流通流域,主要帮助解决社区内部农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二是松散程度强,组织

6、成员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会员流动性大,组织稳定性差;三是以行业协会牵头和农民自发为主,政府极少介入,许多组织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自我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市场化程度日渐提高,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的实体,如基层政府、农业部门、供销社、科协、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开始介入并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且,其中部分合作组织开始由单纯的技术和生产联合向流通流域延伸。据农业部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组织有140万个,平均每个组织固定资

7、产只有4.5万元,但带动全国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3.5%。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最活跃的时期,但在中后期,其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可能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农民税负严重,基层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引导和推动力薄弱;二是组织不规范,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组织成员得不到实惠;三是外部力量干预过多,以至于合作组织成为政府或“领办”主体的附庸,违背合作组织自愿、民主、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不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四是法律地位不明确。有的是以企业名义在工商部门登记,有的是以社团名义在民政部门登记,这使得合作组织定位处于尴尬境地,从而难以有效地开

8、展工作。 逐步深化和规范阶段:20年代至今   进入21世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