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14041
大小:36.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30
《xx年某县烤烟生产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年某县烤烟生产总结 XX年,我县遭遇的百年一遇特大旱灾,持续时间长,受旱范围广,旱灾程度深。面对特大旱灾,XX县的烤烟生产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干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烟草工作会议精神,狠抓烟叶生产基础工作,落实科学措施,使烤烟产业得到发展壮大。 一、“十一五”烤烟生产的回顾 “十一五”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兴烟”战略,烤烟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初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烟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XX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为76000亩,交售产量为19万担,平均单产为125公斤/亩,均价为11.24元/公斤,亩产值1404.65元/亩,税收
2、2348万元,“十一五”末种植面积为91829亩,比“十一五”初增加20.82%,收购总量为27.59万担,比“十一五”初增加45.27%;单产150.25公斤/亩,比XX年增加20.2%,均价13.85元/公斤,比XX年增加23.22%,亩产值2080.96元/亩,比XX年增加48.14%,税收4204万元,比XX年增加了79.04%,较好地实现政府、企业、烟农“三赢”。 形成了完善的标准生产技术体系 XX年某县烤烟生产总结 XX年,我县遭遇的百年一遇特大旱灾,持续时间长,受旱范围广,旱灾程度深。面对特大旱灾,XX县的烤烟生产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干事,以科学发展观
3、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烟草工作会议精神,狠抓烟叶生产基础工作,落实科学措施,使烤烟产业得到发展壮大。 一、“十一五”烤烟生产的回顾 “十一五”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兴烟”战略,烤烟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初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烟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XX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为76000亩,交售产量为19万担,平均单产为125公斤/亩,均价为11.24元/公斤,亩产值1404.65元/亩,税收2348万元,“十一五”末种植面积为91829亩,比“十一五”初增加20.82%,收购总量为27.59万担,比“十一五”初增加45.27%;单产150.25公斤/亩,比XX年增加20.
4、2%,均价13.85元/公斤,比XX年增加23.22%,亩产值2080.96元/亩,比XX年增加48.14%,税收4204万元,比XX年增加了79.04%,较好地实现政府、企业、烟农“三赢”。 形成了完善的标准生产技术体系 XX年,按照全县制定发布实施了《保山烤烟综合标准》,建立健全了“市→县→乡(镇)→村委会→烟农”和“市公司→分公司→烟站→烤烟辅导员→烟农”,两条标准化生产过程控制主线,XX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保山烤烟综合标准》,为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全面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撑。 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XX年—XX年,全县烟草系统投入补贴资金1.82亿元,其中:烟水投
5、入补贴资金9990万元,烤房投入补贴资金8004万元,农机投入补贴资金126万元,建设烟水工程2786件,水利覆盖面积17.71万亩,改建普改密烤房10751座,新建卧式密集烤房1995座,配套烘烤能力达到9.7万亩,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030台,受益面积6.08万亩,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我县烤烟科技队伍的建设得到加强,县公司不断引进人才,壮大了技术力量,辅导员从无到有,从此促进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打造XX烟叶品牌打下基础。 工商基地共建不断深入 围绕“产销协调,结构优化,突出特色,保障有力,支撑品牌”的思路,充分发挥工业主导,商业主体,
6、科研主力作用,分别与XX、湖南中烟等工业企业签署了基地建设五年框架协议,基地年度建设协议。按照工业需求确定生产,品牌发展引导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产,XX年全县红花大金元特色品种达到6.9万担,K326特需品种达到11.4万担,津巴布韦引进品种KRK26试种达到1.2万担,云87品种1.3万担,云85品种5.9万担,其它品种2.3万担,为实现原料生产基地,优质烟叶品质特色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烟叶生产管理模式成效明显 XX年底,全县在仁和镇启动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XX年全县合作社注册成立达到了79个,“公司+村委会+合作社+烟农”的新型烤烟组织管理模式得到全面推广落实,覆盖了整
7、个烟区。烤烟合作社的成立,有效激发了基层村组干部主动抓好烤烟生产,增强了广大烟农的归属感,烤烟规模连片种植和按节令集中时间得以提高,为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分工提供有效载体,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得以加强。 二、XX年烤烟生产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我县遭遇到百年一遇特大旱灾,积极应对旱灾,并且认真贯彻“两有、三好、两调”的抗旱工作方针,把烤烟生产作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反应迅速,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全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