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3页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3页

ID:68841311

大小:6.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0-22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3页_第1页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3页_第2页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3页_第3页
资源描述: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3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日前,随着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施工建筑企业为突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下发了不少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但在与项目一线施工人员沟通交流时,笔者却发现他们往往对此不以为然。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如果在施工管理中,安全生产行为的控制得不到一线施工人员的理解和遵守,那么安全管理就会陷入要我安全的被动状态,安全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真正落实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让员工形成我要安全的意识?笔者认为这需要企业管理层与一线员工共同努力。从企业管理角度而言,要我安全是企业为保证施工安全,对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发出的约束控制信息;从个

2、体施工出发,我要安全是施工个体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施工安全管理才会务实不务虚。作为企业管理层,首先应当尊重人性。实际上,没有人是没有人与安全过不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安全需求归为人的五大需求之一,这包括人在施工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伴随劳动过程,对施工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所以企业管理层应当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针对不同,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使教育和心

3、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次之,要着眼于员工的安全心理教育。行为产生之前有行为动机的推动,而人的安全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根源。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归根结底,要我安全的被动状态是一线施工人员的不理解或者抵触心理造成的,是企业管理层与一线员工的不合理互动造成的。因而,企业管理层除了对劳动施工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有所了解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对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现象的总结,通过到工地实地考察和了解,发现群体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隐患,用具体事实抓住人心,使产生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最后,抓好常规教育。对于项目新

4、人员,要首先打下安全预防针,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给他们留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的烙印;关注并搜集新近时期中国铁建系统内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影响、激励他们;做好标语、制度、安全宣传栏等方面的常规教育,让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作为员工,要想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首先就要加强我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安全生产规程要真正理解,要清楚在不安全的环境下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要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或因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更不要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或者因抢时间、赶

5、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其次,要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企业新近下发的各种制度和通知内容和精神。因为企业施工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企业管理层为形成较为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会站在安全生产的角度,不断完善关于安全管理的各项保护制度,这就要求一线施工人员要了解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贯彻安全制度,实现安全生产。最后,员工应以主人翁的态度,辅助企业安全管理。一线施工人员最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也更容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施工方案。因此,这就需要一线职工以我要安全的强烈责

6、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不理解的规章制度要与领导沟通,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活动,及时有效地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实际上是辨证统一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从不同方面推动安全生产,促进企业科学安全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