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38697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7
《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指导思想 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举一反三,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实推进整改。通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治,严格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做深做实帮扶工作,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全面提升“两率一度”(识别精准率、退出精准率、因村因户帮扶群众满意度),真正使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迎接省市县督查和年终考核评估。 二、整改内容 根据中央和省、市督查巡查、考核验收和第三方评估的情况,结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督
2、查发现的问题,经综合分析汇总,要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排查整改。 (一)脱贫标准不高。主要表现在:脱贫户收入核算统计不规范、不准确、不真实,存在错填、漏填情况;没有真正落实“一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对象就确定脱贫;部分脱贫户未经过“评议、核实、签字、公示”等程序就认定脱贫;部分脱贫户家中有严重负债问题就认定脱贫。 (二)精准识别不准。主要表现在:“四类对象”[贫困户家庭在建档立卡前就有财政供养人员(含村、社区干部)、个体工商户或经营企业的户、有商品房、有小汽车]清理不彻底;新识别贫困户程序不到位,优亲厚友致使富裕对象成为贫困户,少数符合条件真正贫困的对象未纳入;
3、有拆户、分户现象;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动态调整不到位。 (三)帮扶工作不实。主要表现在:结对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不精准,以资金和物资慰问代替帮扶;贫困户脱贫措施单一,针对性不强;帮扶手册填写不规范,帮扶责任人未落实每年帮扶四次以上。 (四)脱贫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群众知晓扶贫政策不多;组织引导不到位,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高;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强,带领群众自主脱贫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 (五)工作落实不力。主要表现在:产业扶贫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教育扶贫政策措施不够落实,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障配套措施不够健全,金融扶贫小
4、额信贷完成不理想。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照上述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查摆,深入剖析问题原因,要多从主观上找差距,少从客观上找理由,着力查找问题根源。一查重视程度高不高,看是否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二查工作作风实不实,看是否真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是否坚持以“三严三实”的标准推进工作落实;三查工作力量强不强,看机构队伍是否与脱贫攻坚相适应;四查业务素质精不精,看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否适应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三、整改措施 (一)严格动态管理,提高识别标准。开展全覆盖摸排甄别,重点将不符合条件的“四类人员”清理出去,对符合条件的
5、低保户、残疾人户、重灾户、移民户、大病重病户等“五类人群”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和“户主申请,村(居)民小组提名,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票决、公示,街道办事处初审、公示,县扶贫主管部门复审,县人民政府公告、批复”等程序应纳尽纳,并及时进行信息录入和数据更新,做实建档立卡数据系统。在清理过程中,各村(社区)要认真组织,严格程序,同时发动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监督,防止优亲厚友。 (二)严格脱贫标准,提高脱贫水平。严格退出标准,对“年人均纯收入未达到4000元的脱贫标准、没有实现吃穿不愁的,没有安全饮水的,没有义务教育保障的,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没有安全住房保障的,虽然享
6、受了扶贫政策、但当年扶贫成效不明显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后当年新纳入的贫困户,低保标准未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低保兜底一批’的贫困户”等九种情形,一律不得退出;严格退出程序,按照“民主评议,入户核实、农户确认、公示公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落实;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对象,要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对返贫的对象要继续纳入帮扶范围。 (三)强化整改责任,切实体现成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10个村(社区)指派驻村工作队,负责精准扶贫集中整改工作,由联村领导任驻村(社区)工作队队长,联村干部和线办成员为队员,进行全面走访,清查问题,整改到位。加强对驻村(社
7、区)工作队的管理,驻村(社区)工作队每月驻村(社区)时间不得少于25天,实行“钉钉”软件签到管理。建立队员召回机制,对召回人员视其情况,该处理的处理,该问责的问责,切实解决“走读”、挂虚名、帮扶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 (四)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内生动力。将《宁乡县精准扶贫政策到户口袋书》发放到每户贫困户并进行宣讲,让群众知晓政策,确保扶贫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加强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传导正能量,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强化贫困群众主体意识,建立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组织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