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276583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5-02
《水黄连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黄连研究论文1材料与仪器 水黄连采于广西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海拔100m,经作者鉴定。YD-1508轮转式石蜡切片机(浙江金华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onyDSC-100数码相机(索尼公司);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显微镜(上海兴行实业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取部分所采材料药用部位按常规石蜡制片法制作石蜡切片;按《中国药典》2005版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研究。 2.1原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茎短,须根细长,黄棕色。茎有纵棱。叶为2~3回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有纵
2、沟,具膜质耳状鞘,叶愈向上叶柄愈短;小叶片线状长圆形,全缘或先端2~3裂,边缘反卷。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褐色,膜质;花黄色;萼片4;雄蕊10~20,花药线状长圆形,具小箭头;雌蕊6~12。瘦果小,卵状圆形,无柄,灰褐色,宿存柱头短,呈箭头状。花期5~6月。果期6~8月。见图1。 图1水黄连原植物(示花期)(略) 2.2性状鉴别干燥根茎较粗,须根众多,细长,呈马尾状,外表灰棕色至灰黄色,断面鲜黄色。根茎上方常有茎杆残基。气微,味苦。见图2。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
3、da图2水黄连药材(略)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2.3显微鉴别 2.3.1幼根横切面呈圆形。表皮为1列方形小细胞。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导管排列成行。木射线木化。髓部宽广,超过1/2。表皮、皮层、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含许多浅黄色放射晶体。见图3。 图3水黄连根横切面(略) 2.3.2叶柄横切面呈不规则形。表皮为1列扁长形细胞,排列紧密,外壁加厚。每个角隅处表皮下有10多列厚角组织。皮层窄
4、,有4~5列纤维束排列成环。维管束韧型,11束。射线5~6列。髓部为大型薄壁细胞。见图4。 图4水黄连叶柄(略) 2.3.3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方形细胞,排列紧密,上表皮稍大型,下表皮可见气孔及单细胞腺毛。栅栏组织为2列,过主脉;海绵组织1~2列排列疏松,叶肉细胞内可见许多维管束。主脉下表皮内有10多列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1个,外韧型。见图5。 图5水黄连叶(略) 2.4薄层鉴别取水黄连粉末50m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5min,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盐酸小檗碱
5、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同一3%CMC-Na黏合的硅胶G层析板上,以A∶正丁醇-冰乙酸-水(6∶1∶2);B: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水(5∶4∶2∶2∶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0.5)为展开剂,展距12cm,取出,晾干,在365nm下检视,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见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6。 图
6、6水黄连薄层色谱图(略) 3讨论 水黄连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水黄连。 在薄层鉴别中曾用小檗碱类常用薄层鉴别法[4],经过筛选以正丁醇-冰乙酸-水(6∶1∶2)和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水(5∶4∶2∶2∶0.5)展开效果较佳。 由于茎的木质化程度高等原因,石蜡切片未成功,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立仁,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23. [2]
7、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605. [3]胡玉彬,易东阳.三峡库区民间常用中草药“水黄连”的基源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6):32.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4]匡海学.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3.【摘要】目的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水黄连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
8、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水黄连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五爪金龙。 【关键词】水黄连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