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

ID:6820925

大小:2.00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1-27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_第1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_第2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_第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_第4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郑煤集团xx煤矿初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位置、范围和交通1.1.1位置某某煤矿位于河南省新密煤田西南部、平陌-某某矿区东部,行政区划主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某某镇申沟村。1.1.2范围该矿平面范围大致为:西起32勘查线,东到46勘查线的某某断层和崔庄断层交汇处,北起于樊寨断层,向南大致到龟山断层;开采矿种为煤炭;二1煤层限采标高+100~-600m,二1煤层矿区范围现由2001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32个拐点圈定(采矿许可证号55),南北宽约0.1~3.3km,东西长约0.3~7.3km,面积9.7KM2。1.1.3交

2、通某某煤矿行政区划主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某某镇申沟村,向北直距矿务局和新密市约12km和15km,向东北直距郑州市约40km。区内有公路直达新密、登封、新郑和郑州等地市,还有本矿专用铁路—宋(寨)大(冶)铁路经新密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矿区北邻3km处还有窄轨铁路向东通达开封。矿区北部15km处的豫04公路以及东部40~45km处的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通达全国各地。总之,本区交通方便。73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图1.1.3某某煤矿交通位置图1.2自然环境区内地形起伏不平,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总体西南高、东北低。地面

3、高程最高在南部归心寨处300.4m,最低在东边陈家窝处155.5m,相对高差144.9m。本区地貌成因类型属构造剥蚀地貌,地貌单元为丘陵。区内基岩裸露平面积约占勘查区总平面面积的10%,其它大部为第四系松散堆(沉)积物所掩盖,因此本区也可称为松散层半掩盖区或基岩半裸露区。本区水系属淮河流域。区内无水库和常年性河流,仅有一条的季节性河流-麻河在雨季从矿区西南向东北穿过矿区中部流入矿区东北部的淮河二级支流双洎河,在正常年份或干旱季节往往断流而在矿区中部滞留并形成龟山寨泉池洼地,水量较小,其水源来自西南上游3km外的老姜窝小型水库。

4、该水库水多来自元古界变质岩裂隙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有限。本区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1~14.6℃,最高达44.6℃,最低为–18.2℃;年降雨量381.3~1059.6mm,平均606.2mm,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并常伴有雷电;年蒸发量908~1976.2mm;年平均相对湿度60-70%;风向主要为东南向、西北向和西南向,风力在冬春季最大,达40m/s;最大积雪深度23cm(1964.12.31);最大冻土深20cm(1966.12.30);霜冻期11、12、1、2四个月。此地区历史上没有发

5、生过较大的地震,没有地震威协。73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勘查区内主要有申沟、黄固寺、圣地庙等几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万人。工业以建材(耐火粘土)、采矿、运输等为主,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水电状况良好,区内经济相对发达。1.3地层某某煤矿的地层情况如下:下元古界嵩山群: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绢云母石英片岩和灰白色石英岩,厚278~287m,平均厚283m。上元古界震旦系:主要为紫红色浅变质石英砂岩,平均厚92m。下古生界寒武系:又分下、中、上三统。下统多为豹皮灰岩和紫红色、黄绿色泥灰岩,底部为含磷砂砾岩,厚约160m;中统多为暗紫红

6、色粉砂岩、页岩和鲕状、竹叶状灰岩等,厚约340m;上统多为灰色、灰白色鲕状白云岩,厚约260m。下古生界奥陶系:多为兰灰色、深灰色石灰岩,厚25.33~79.95m,平均厚55m。上古生界的石炭系:又分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本溪组多为灰色铝土质泥岩,厚2.79~33m,平均10.47m。上古生界的二叠系:又分下统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统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山西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砂泥岩,含本煤田中主要可采煤层即二1煤层。中生界三叠系:主要保存三叠系。该系又分下、中、上统。下统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和中细粒砂岩,厚约615m;中

7、统主要为黄绿色细砂岩和砂质泥岩互层,厚约190~500m,平均200m;上统主要为土黄色、紫红色、黄绿色、青灰色砂质泥岩,厚约330~600m,平均370m。1.4构造新密煤田处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第三隆起带之交接部位,又位于华北古板块板内嵩箕构造区嵩山(东段称荥密)大背斜和箕山(东段称风后岭)大背斜之间的新密复向斜内,其基本构造形态为向东倾伏的复向斜。褶皱常为线状褶皱。一般背斜较为紧密,向斜较为宽缓。二者常相间排列,构成隔挡式褶皱组合,并控制着煤炭赋存的基本特征。断裂线性特征明显。近东西向断裂一般线性明显,延伸较远,切割较

8、深,为本区主要断裂,常为走向断裂;北西向断裂线性明显,延伸较远,常为走滑平移断裂;北东和北北东向断裂发育较少。这些断裂多为正断层,只有少量逆断层分布于煤田西南部的平超矿区、关口勘查区等。它们往往成组出现,正断层在剖面上常呈阶梯状、地堑状、地垒状,逆断层在剖面上常组成迭瓦状。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