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ID:6816048

大小:6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1-26

上传者:U-5097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文件名称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共19页文件编号YCGY/A-ZD03-2011修改状态A/1生效日期2011.10.10编制部门安全环保部审核封应华批准李宗有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地进行公司危机防范、监测和预控,树立危机管理思维,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从而建立起一套组织完善、反应快速、对外一致、责任明确且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危机应急机制,使公司在困境中化险为夷,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办法。1.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云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1.3适用范围本预案是公司进行突发性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适用于公司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1.5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为最高基本原则;从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入手,防患于未然。加强对突发性事故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突发性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对突发性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性事故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1.5.2 快速反应、时时监控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不许拖延、推诿;结合工作实际,落实责任到人,抓现场管理、细节管理。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事故的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及思想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应急救援力量。1.5.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密切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突发性事故所造成的不同伤害,采取得力措施,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2  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8月,注册资金2.8亿元,位于龙陵县龙山镇下碗厂村内,生产区征用土地.39m2(占地317.6亩),距龙陵县城3公里,紧临320国道,交通十分方便,是云南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型铁合金生产企业。电炉7台;制氧机KDON—350/700型;KON—350/700空分塔1套,氧产量350m3/h,纯度99.9%;5m3、0.8Mpa氧气储罐3个;10m3、0.8Mpa压缩空气储罐1个;50m3、3.0Mpa氧气储罐1个;300个专用氧气瓶。公司现有生产人员630人,主要生产工业硅、硅铁合金,年产工业硅5万吨,硅铁合金5万吨,日产氧气8400m3。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主要危险源(1)电炉(2)制氧站(3)硅铁2.2.2风险分析(1)炉内塌料喷溅引发的灼烫事故。电炉冶炼由于操作不当或生产工艺等原因都将会引发炉内物料沸腾、翻渣、塌料而造成热料四处喷溅导致发生人员灼烫事故;(2)氧气属于易燃物品。因氧气管线、氧气阀门、氧气瓶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发生氧气泄露,在氧气泄露的地方动火或机械事故产生火花可发生火灾;(3)硅铁属于危险化学品。因管理不善,硅铁遇水或与潮湿空气接触时,可产生磷化氢气体,被人吸入后可发生中毒事故。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是公司为应付或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所设置的一种机构,从各个职能部门抽取核心的管理骨干担当委员会的委员,定期召开会议,实施培训,建立规范的制度、程序等。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张安福电话:手机:应急指挥中心副总指挥:李宗有电话:手机:杨云山电话:手机:郭芬玉电话:手机:赵捷电话:手机:成员:何霞电话:手机:吴家恩电话:手机:匡美淑电话:手机:封应华电话:0875-手机:马发枝电话:手机:张文电话:手机:杨加芹电话:0875-手机:房家辉电话:手机:杨家庚电话:手机:段鹏飞电话:手机:段祖荣电话:手机:孙国炳电话:手机:张金清电话:手机:王子龙电话:手机:卢国洪电话:0875-手机:下设应急中心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办公室主任:封应华办公室电话:0875-外援机构电话: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急办公室电话:0875-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指挥中心职责:(1)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组织指挥抢救队伍实施抢救行动;(2)负责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求援;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经验教训;(3)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措施和应急抢救的各项准备工作; 3.2.2总指挥:全面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3.2.3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2.4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工作职责包括:(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突发性事故应急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贯彻执行公司突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2)负责公司内突发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等日常工作;(3)了解、协调、督促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准备工作;(4)按照公司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有关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培训和演习;(5)应急响应时,负责收集情况并及时提出报告和建议。传达、执行公司领导和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各项决策、指令,并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报告;(6)承办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指挥中心决定的相关事宜。3.2.5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具体分工:张安福:全面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李宗有: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杨云山:负责公司供应系统及仓储运输。郭芬玉:负责财务管理,资金保障。赵捷:负责外部联系、协调联络、医疗救护和劳动保护。吴家恩:负责车间人员疏散、后勤保障工作。何霞:负责公司工程管理工作。匡美淑:负责生产管理。封应华:负责公司安全、环保工作。马发枝:协助副总指挥做好外部联系、协调联络、医疗救护和劳动保护、车辆组织工作。张文:负责治安保卫、社会协调工作。杨加芹: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人事管理。房家辉:协助副总指挥做好财务管理,资金保障。杨家庚: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供应系统及仓储运输。段鹏飞:协助副总指挥做好销售系统及仓储运输。段祖荣: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孙国炳:负责矿山安全管理。张金清:负责公司生产技术、工艺方面管理工作。 王子龙:负责一厂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工艺方面工作。卢国洪:负责二厂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工艺方面工作。3.2.6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的分工,各负其责。各负责人要明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照相关管理职责,以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原则为标准,加强管理,认真负责地对待各项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管理4.1.1应急指挥中心办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手机传达、接收有关应急命令;4.1.2厂、车间级执行人员值班制;4.1.3执行责任制管理,强化车间、班组现场管理和现场检查,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部位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1.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4.1.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工作,除安全生产部日常检查外,厂、车间、班组设立兼职监督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4.1.6落实巡回检查、定期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杜绝不安全生产因素。4.2预警行动4.2.1公司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总结分析公司安全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并通报近期收集的相关信息,检查重大隐患、落实相关问题的处理进度,讨论重大事件的处理办法。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定期对汇报情况及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应急中心办公室及公司各部门;4.2.2事故预防措施:(1)各厂房有直接通向室外的逃生应急通道和应急门,厂房内有逃生应急通道路线和标志,以便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逃生;(2)厂房内装有一氧化碳含量报警装置,并保证防止中毒、火灾发生;(3)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生产污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合格后排放,以确保不污染外环境。4.3信息报告与处置a)信息报告与通知 公司设有专门应急电话:0875-,分厂并配有专人24小时值班。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事件信息的个人在第一时间把事件信息通知应急中心办公室,应急中心办公室在接到情况报告后,在组织先期处置的同时,迅速通报相关单位,并及时查明事件详情,将信息报送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b)信息上报在事故初期应积极采取自救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视事故情况由应急指挥中心做出决定拨打119、110、120报警电话求得社会援助,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简要经过、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采取措施等;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等事项;c)信息传递公司应急中心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配合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工作,可采取电话、传真等方式,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5应急响应5.1分级响应机制: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危害性、可控性,分为三个等级;(1)预警(一级)黄色这一级别包括发生影响公司安全生产的所有类别事故,极小范围的危险可能发生或已有小范围的发生,可能需要车间以外的援助,分厂应启动车间应急救援预案。(2)现场应急(二级)橙色这个级别包括事故危险已经发生或有所升级(影响范围基本在公司内),主要部位需关停,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全面启动。(3)全体应急(三级)红色这个级别包括事故已经发生并升级向周围扩散(影响范围超出公司界)。公司生产需全部关停,需立即行动保护和撤离现场人员,需要取得外部支持,请求政府应急救援。5.2响应程序5.2.1公司应急中心办公室接到报警信息后,上报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2.2值班人员应迅速准确的通知应急指挥中心所有成员及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所有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履行自己的职责;5.2.3 在事故初期应积极采取自救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视事故情况由应急指挥中心做出决定拨打119、110、120报警电话求得社会援助,向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单位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造成人员伤亡数、采取的措施等;5.2.4现场抢险、抢修人员要首先切断事故现场电源及其它危险物,防止事故漫延;5.2.5在抢救伤员、公司财产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人员等原因对事故现场改变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并保存好现场重要物证;5.2.6保卫人员要迅速封锁事故现场,对出入事故现场人员进行严密监控并作一些必要的登记处理,同时进行人员疏导按安全通道标志指示的方向撤出,防止拥挤造成人员伤害;5.2.7应急指挥中心要全力组织抢救,参加救援人员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抢救过程中要沉着、冷静。5.3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消除后,经应急指挥中心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由上级部门宣布应急结束。开始事故调查工作,应急中心办公室负责把事故情况、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等上报应急指挥中心,经应急指挥中心审核、批准后报上级政府部门。6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通过公司公告栏、网站等载体,将灾情信息或事故情况及时、准确地通报公司全体员工及其他相关部门。如涉及内部掌握信息的发布,须通过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的审核把关。7后期处置7.1污染物、生产恢复和善后处理在事故灾难处置接近尾声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现场事发地点和受害区域职工当中,了解听取生产现场职工的情况反映,收集汇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信息并上报公司总经理,进行调解和安抚,协助进行善后赔偿,及时通报事后信息,减轻和消除事件的后果影响,确保生产生活秩序的及时恢复。公司对应急中心办公室的总结归档,起草向上级报告材料。对事故的影响后果、应急能力、生产秩序恢复及应急预案适用性进行评估。就现场应急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7.2应急处置能力评估 每次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后,公司急指挥中心要组织事件参与单位负责人座谈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事件)的预防、预警、协调、指挥和应急救援等处置工作和本预案中对应的应急行动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对预案的修订意见和要求。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中心办公室为应急管理日常办事机构,设有专门应急电话:0875-,分厂配有专人24小时值班,并设有信息公告栏,可将应急信息告知全体员工。公司办公室负责通信系统的维护,确保了公司信息畅通。8.2应急队伍保障(1)应急救援队伍(兼职)的组成及分工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公司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抢救救援的责任,各应急救援队伍(是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全公司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按职责分工如下:①现场抢险、抢修小分队由领导、专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维修工等共122人组成,配备阻燃服不少20套,工具各车间、班组均配备齐全,消防器材充足,对其每季度检查一次。其主要任务是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抢救出伤员送往应急医疗点和处理事故和故障,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组 长:李宗有副组长:封应华组员:匡美淑张维奇周学刚杨荣华孙国东杨必昌杨明礼余朝亮匡强国马发枝李本国尹薇玮廖波杨智张文石祖存杨加芹赖学武房家辉王尚平杨家庚段鹏飞张展华段祖荣杨新艳雷塞会孙杏仙刘素书孙国炳张金清周杰何霞将卫强程刚蔺以成杨明耀濮永波王子龙王传昌康万福周志浩彭加明杨文孝杨文山杨加灿杨超普有能尹宇伦李国阳孙兴传杨贵明宝正超何生孝杨德明赵庆海匡建贤李志强杨家庭杨绍刚鲁必耀杨林希闫能旺朱金刚范新芳张宏强段胜伟段正华郭明山李绍成李维龙姬云宗杨学清张必江余聪火裴兴宽杨成华付亚军杨晓虎李加发冯宗达张文周张定宽王世奎卢国洪王富超王正勇何恩航张志远李志发杨金荣张熟康杨自贵杨宗林范奉伟王加良杨安海杨洪东杨家文李本旭周庚龙王加所张庆洪刘太富李龙生董诗峰赖建康腾洪超林春用高光富赧双留段兴和尹海波余炳卫梅志能王家庆武才章张自德段斌周天运苏加宏②应急医疗、用车保障、治安保卫小分队 由公司23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在现场医护点处置抢救下来的伤员,并及时转送到医院进一步抢救。三辆大客车、皮卡车、金杯车作为抢险救护车,在应急行动中统一调度,其他小车由总指挥统一调度。组 长:赵捷副组长:马发枝组员:杨加芹赖学武房家辉王尚平李本国廖波金林明鲁大苏杨超荣鲁兴田钟强胡正兴段春毕杨定书唐建录杨熙荣张文李永锁杨欢从石祖存何开国洪加文王家荣(2)救援物资保障小分队由公司12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应急救援所需器材的提前采购保管维护,确保有效。组 长:杨云山郭分玉副组长:杨家庚组员:房家辉王尚平段鹏飞赵兴东王一平张立郭构玉廖明成杨顺芝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4经费保障公司财务部应当设立应急救援专项经费,作为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经总经理审批后,列入年度预算。财务管理部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及时支出响应款项,保证应急救援的资金需要。8.5其他保障8.5.1治安保障公司应当迅速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治安警戒、管理。加强对重要场所、人群、设施、设备和物资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现场职工。8.5.2技术保障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成立公司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研究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相关技术帮助。9培训与演练9.1培训公司人力资源部通过专家面授、公告栏、企业内刊、网站等方式,进行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事故灾难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设备、设施基本处置等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提高员工的抢险、避险、自救能力。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的应急预案培训。 9.2演练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演练的监督指导。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应急救援演练,做好演练记录,进行演练总结,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提交书面总结报告。可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等方式。10奖惩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职守、不服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脱逃行为的,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理。11附则11.1术语和定义11.1.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1.1.2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11.1.3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11.2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经公司法人代表批准后实施,并报龙陵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集团总公司备案,公司安全生产部存档。11.3维护和更新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应急情况的改变,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员对本预案进行更新和维护。本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并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11.4预案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报总经理批准和上级主管部门后实施。本预案由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解释。11.5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施行。11.6硅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电炉喷料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制氧站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硅铁遇水、遇湿产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电炉喷料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发生喷料事故的原因1.1某一相电极下面吊头,此相电极明显短,熔池上移,且火苗时长时短,不正常,火不好捉,电极根部不断有白火散出;1.2三相电流严重不平,其中两相电流下跌快,不好给负荷,一相上抬严重;1.3出铁期间,当电极下插严重不平衡时电炉内的机心功率转移;1.4烟囱烟道下部的积灰多,造成烟囱下部料面发火范围减小,料体发火集中;1.5料湿筛分不彻底,带入炉内的粉料多,水分大,炉料透气性差,表面有烧结现象;1.6炉内温度过低,加入炉料未熔净,待温度上升,使集中溢出的气体受阻,同时若加料过快、过量,炉渣流动性不好,而引起炉内物料沸腾;1.7炉内塌料后,出现低温或有潮气的炉料落人液态金属与熔渣混合,产生上下翻动,增加了反应接触面,加剧了反应;1.8电炉的电极硬断造成电极变短,所配的料粉湿,操作不当情况下,易造成塌料,炉内热料喷溅。炉面周围若有人员作业或逗留时,极易发生灼烫事故。2喷料事故的危害2.1电炉冶炼由于操作不当或生产工艺等原因都将会引发炉内物料沸腾、翻渣、塌料而造成热料四处喷溅导致发生人员灼烫事故;2.2喷料事故是高压力炉气把炉内的热料在数秒掀出炉外,大量的炉料如果直接落在人身上,会直接造成人体烧伤事故,甚至当场死亡。如果大量的炉料集中喷出,炙热的气体被人吸入呼吸道会烧伤呼吸道,引发高度感染,引起生命危险。3预防喷料事故的措施3.1出现第一种情况应将炉门关闭,操作工距离点5米处,勤观察、适时捉火。同时配电工和当班值长要对此相电极的电流变化重点临近监控,并加强此相电极的压放,使其尽快达到正常,但在活动此相电极时,必须通知操作工远离操作点; 3.2出现第二种情况是电极功率转移的迹象,应立即停电,将三相电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重新送电。(在调整电极下座时,要注意电极与铜瓦不准打滑,以免日后出现电极事故);3.3出铁时尽量均衡下跟电极,严禁违章操作,发现炉内某相电极周围发火突然小时,操作人员立即撤离躲避;3.4在有停电的机遇时,要组织人员把炉膛靠外边的炉料挖出一定深度,然后把挖出的料进行筛分,去其面料。使炉边发火正常;3.5出现第三种情况时,应尽快选择干一点的原料,同时增配大粒度原料入炉,以保证炉料的透气性,在此过程中,应关闭炉门冶炼,如出现表皮烧结现象,可用扎眼增加透气性,配电工活动电极时,必须通知操作工远离操作点;3.6严格控制入炉原料粒度、水分,如炉料湿度大必须先烘烤干燥后方可入炉;3.7加强炉况观察和维护,确保炉况运行正常;3.8加强冶炼电极的维护,控制电极硬断事故。当冶炼中发生熔池物科剧烈沸腾时,配电工应立即升抬电极,切断电源。炉面操作人员停止加料,立即远离炉门两侧;3.9配电工在升抬、插入电极操作中,先打铃示警并注意观察,督促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离开炉旁,以防塌料引发热料喷溅灼伤事故发生。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管理4.1.1应急指挥中心办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手机传达、接收有关应急命令;4.1.2厂、车间级执行人员值班制;4.1.3执行责任制管理,强化车间、班组现场管理和现场检查,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部位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1.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4.1.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工作,除安全生产部日常检查外,厂、车间、班组设立兼职监督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4.1.6落实巡回检查、定期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杜绝不安全生产因素。4.2预警行动4.2.1公司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总结分析公司安全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并通报近期收集的相关信息,检查重大隐患、落实相关问题的处理进度,讨论重大事件的处理办法。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定期对汇报情况及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应急中心办公室及公司各部门; 4.2.3喷料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措施:(1)喷料事故一但发生,首先应将电炉停电,所有操作人员要背对事故点,有序地向外撤离;(2)如有烧伤或衣服着火者,自救是就地打滚扑灭火或找就近的水源施救或与在场的其它人共同施救,并及时通知公司有关领导;(3)穿阻然工作服,内衣不穿化纤料衣服。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制氧站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氧气的性质1.1氧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已是生物赖于生存的物质。它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按容积计算,空气中含氧20.93%。氧还以化合状态存在于水、矿物以及一切动物、植物体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在大气压力下,冷却至-182.96℃时,氧气凝结成天蓝色、透明的易流动的液体;当温度降到-218.4℃时,则凝聚成蓝色固体结晶;1.2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强烈的氧化剂和助燃剂,它除了与金、银及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等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合外,与其它物质都能化合生成氧化物。绝大多数非金属和金属都能直接与氧化合,所以现场绝大部分物品在高浓度氧气中都将是易燃物。氧化反应的激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浓度及压力,如果氧化反应在纯氧中进行,则过程非常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如金属在氧气中反应,如果增加氧的纯度和压力会使氧化反应显著加剧,金属的燃点随着氧气压力增高而降低),氧与可燃气体(乙炔、氢、甲烷等)以一定比例混合时,遇火会发生爆炸;1.3当空气中氧浓度增到25%时,也能激起活泼的燃烧反应;氧浓度到达27%时,只要有个火星就能发展到活泼的火焰。与氢气混合后燃烧火焰温度达到2100-2500℃,微溶于水。2氧气的危险特性2.1氧经压缩后,在输送的过程中,如有油脂、氧化铁屑或小粒燃烧物(煤粉、炭粒或有机纤维)存在,随着气流运动与管壁或机体发生磨擦、撞击,会产生大量磨擦热,导致管道、机器燃烧;2.2氧气管道中的铁锈、焊渣及其它杂质与管道内壁摩擦,或与阀板、弯管冲撞以及这些物质间的相互冲撞,产生高温而燃烧。其危险性与杂质的种类、粒度和氧气流速有直接关系,如:管道中混有氧化铁皮或焊渣,而氧气在弯管中的流速为44米每秒时,产生的高温能使管壁烧红。如杂质为焦炭粒而氧气流速为 30米每秒;或杂质为无烟煤而氧气流速为13米每秒时,也能使管壁烧红;2.3在氧气管道的气流出口或调节阀处会产生静电。当氧气完全干燥又带有金属微粒或尘埃时能使静电放电,电位差可达6000-7000伏。由于液氧的电阻率比较大(1.10X10的14次方),所以液氧系统的设备管道如不接地,也会产生高达数千伏的静电电位,并有放电危险;2.4由于管道中阀门急骤打开,阀后气体产生接近于绝热压缩的温度,使管道或阀门燃烧;2.5被氧气饱和的衣服及其它有机纺织品与火种接触,会立即着火;2.6氧气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与油脂接触则反应生热,此热蓄积到一定程度则可自燃;2.7氧气和乙炔等可燃气体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液态氧和易燃物共储时,特别在高压下,有爆炸危险;2.8被液态氧浸渍的多孔有机物,当引火或给以一定力量的撞击时,则会发生爆炸事故;2.9液态氧经过长期弱的放电,变成深蓝色的液态臭氧,臭氧容易爆炸;2.10液态氧易被衣物、木材、纸张等吸收,见火即燃;2.11氧气无腐蚀性,但有水份存在时会促进金属的腐蚀。3氧气对人体的危害3.1气体本身无毒,健康人吸入纯氧3小时,一般认为无任何影响,但吸入更长的时间或在202.65-303.98kpa(2-3atm)以上,持续吸入高浓度氧,则可出现“氧中毒症”;3.2在0.1 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 ~ 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0.3 MPa(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3.3在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惩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烈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3.4皮肤接触液氧时可引起严重冻伤,导致组织损伤。4氧气生产过程的危险性 4.1氧气生产过程的危险性(1)氧气有强烈的助燃作用,遇火源可迅速助燃。如输送氧气的管道中,铁锈、焊渣、粉末等杂质与管道内壁或配件摩擦冲撞,均易产生火花、高温而导致燃烧。其危险性与杂质的种类、粒度和氧气流速有直接关系;(2)氧气生产操作、检修时带入油污,在与高压高含量的氧气接触时极易起火燃烧,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3)若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或检修时工人违规操作,搬运钢瓶时,瓶倒易发生伤害事故;(4)充装时气瓶温度过高、充气压力过大或遇到高热会导致气瓶爆炸危险。并使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5)氧气瓶充装前未经检验或对钢印、颜色标记不符合要求,瓶内介质不确定;附件不合格;超过检验期;有外观缺陷;粘有油污;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气瓶进行充装,可能使应报废或维修的钢瓶投入使用,导致在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泄漏、爆炸等危险。4.2氧气储存过程的危险性(1)氧气储罐、氧气气瓶压力过高可产生泄漏、爆炸危险;(2)氧气储罐、氧气气瓶氧气泄漏时有火源,氧气可迅速助燃,可发生火灾;(3)由于保管不善,瓶体受到严重腐蚀,或受阳光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作用,致使气瓶承压下降,瓶温过高,瓶内压力剧增,有爆炸危险。(4)发生瓶倒,可产生钢瓶损坏,气体泄漏,对人员会造成伤害;4.3气瓶装卸运输过程的危险性(1)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倒或滚动,发生剧烈碰撞冲击和倒置现象,可引起燃烧、爆炸,对人员会造成伤害;(2)由于瓶帽受振动或无瓶帽,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高压气体冲出,可引起燃烧、爆炸;(3)氧气瓶瓶阀或减压器等粘附油脂,可引起燃爆;(4)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瓶体发生剧烈碰撞,气瓶发生泄漏、破裂,引起火灾、爆炸;(5)运输过程中受阳光曝晒,致使气瓶温度升高,压力剧增,有爆炸危险。(6)气瓶装车时不卧放、头部不朝向一方和无防止滚动,装载高度高于车箱板,瓶体发生剧烈碰撞、掉落,气瓶发生泄漏、破裂,引起火灾、爆炸;(7)运输气瓶时,瓶帽、胶圈不齐全,瓶体发生剧烈碰撞,气瓶发生泄漏、破裂,引起火灾、爆炸;(8)用起重机搬运气瓶,发生坠落,气瓶发生泄漏、破裂,引起火灾、爆炸。 4.4与氧气罐、氧气瓶相连接管道的危险性(1)压力过高可产生泄漏、爆炸危险;(2)有火源,氧气可迅速助燃。5预防措施5.1焊接氧气储罐、管道时,必须将管内氧气排尽,并用氮气置换,当排出的气体中含氧量低于21%时方可动火,不要使焊瘤在管道内部突出,并不得将焊渣留在管道时,以免摩擦发生事故。5.2阀前、阀后、弯管、变径管和三通等部位应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5.3弯头不要采用折皱弯管;管接头不得采用有机物填料,填料及法兰密封垫应采用不易燃烧的石棉、聚四氟乙烯、退火铜片、退火铝片等。5.4氧气机器进气管须有过滤器,开闭阀门动作要缓慢。5.5液氧管路面在配置时,不要有过多的弯曲,尤其是在下弯处,否则宜造成死角,有使乙炔在此处浓缩和积聚的可能。5.6生产车间要保持整洁。油纱头、油抹布等应定时清除,润滑油应贮存在隔离处所,废油要及时收集处理,接触氧气的工人手上或衣服上沾染油脂应随时洗净或将衣服换掉,以免发生危险。5.7氧气阀门的开启必须缓慢进行,操作时人员应站在阀门的侧面,采用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充压,当主阀两侧压差小于等于0.3MPa时再开启主阀,且开关氧气阀门的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5.8阀门在未经专业人员许可时,不得乱动。阀门按规定开启后,禁止非调节阀门作调节使用。5.9氧气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切断上侧气源。5.10碳钢氧气管道应每5年进行一次吹扫,每5年进行一次管壁测试;主要测定弯头及调节阀后的管道;(我公司现氧气管道全部更换为不锈钢管)。5.11对氧气储罐、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先制定动火方案;其内容包含负责人,作业流程图操作方案安全措施人员分工监护人化验人等,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21%以下;)。5.12对氧气储罐、管道或阀门等进行维修作业时应将氧气进行排空,确认压力降为零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前必须将工具及备件等进行严格的脱脂处理,以免发生燃烧爆炸。5.13对氧气阀门及管道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维修工具必须是专用,且进行严格的脱脂。5.14在氧气维修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且维修人员及监护人员的通信工具必须处于关闭状态;闲杂人员必须请出警界范围之外。 5.15如果对氧气软管或单向阀的更换应用氮气对软管及单向阀进行吹扫,以免软管内的杂质堵塞管路,发生安全事故。5.16维修氧气阀门及管道的备件严禁使用橡胶垫。5.17用于氧气系统的阀门、管路、压力表、工具、手套等必须脱油脱脂。5.18氧气储罐、管道在安装、检修后或长期停用后再投入使用前,应将管内残留的水分、铁屑、杂物等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直至无铁锈、尘埃及其他杂物为止,吹扫速度应不小于20m∕S,严禁用氧气吹扫管道。5.19氧气管道上应有醒目的标示色环(氧气为中间一圈黄色、一圈黑色,两边各一圈蓝色),以便区分,不得随意涂改。5.20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6预防与预警6.1危险源管理6.1.1应急指挥中心办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手机传达、接收有关应急命令。6.1.2厂、车间级执行人员值班制。6.1.3执行责任制管理,强化车间、班组现场管理和现场检查,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部位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1.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6.1.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工作,除安全生产部日常检查外,厂、车间、班组设立兼职监督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6.1.6落实巡回检查、定期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杜绝不安全生产因素。6.2预警行动6.2.1公司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总结分析公司安全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并通报近期收集的相关信息,检查重大隐患、落实相关问题的处理进度,讨论重大事件的处理办法。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定期对汇报情况及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应急中心办公室及公司各部门。7氧气泄露、着火处理措施7.1氧压机、氧气管道、氧气瓶发生泄露或可能氧气泄露,并着火后,最先发现者紧急停机氧压机,立即切断氧气泄露来源,关闭氧气瓶阀,及时通知分厂领导,做临时现场防护,分厂领导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7.2制氧站关闭主管线供气阀门(首先关闭启动阀,然后关闭手阀),开启主管线放散阀门,排放管道内的氧气;如果泄露发生在支管线上,关闭进入分厂的总阀门,然后开启分厂放散阀,排放支管内剩余氧气;再根据危险程度、实际情况与维修人员制定处理方法。7.3将管道内气体放散后,当管道内压力低于0.1Mpa情况下,可以进行非动火类操。7.4非动火类操作要求必须使用铜制禁油工具,操作人员要求穿戴防静电工作服装,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稳重缓慢,并处理现场有防护站人员检测周围氧气浓度(19.5%-22.5%)。7.5动火类操作,必须关闭泄露管道的氧气供应阀门,并用氮气吹扫后,测定氧气浓度合格后方可动火操作,动火过程中实时检测氧气浓度。7.6对泄露部分安装时,对新使用的阀门、法兰、垫片必须经过脱脂后方可安装(脱脂严格按照脱脂要求进行)。7.7处理完毕后的管道,必须经过吹扫后方可通入氧气,对进行过动火操作的管道要求氮气吹扫至少10次,方可通入氧气,通入氧气过程要求缓慢。7.8低压氧气管道通入氧气后,在0.5Mpa时进行测漏(使用液封法);中压氧气在1.0Mpa时进行测漏(使用液封法,如果时间允许,使用保压法)。7.9测漏合格后,逐渐将压力升至正常,恢复正常生产作业。7.10在氧气浓度偏高(大于22.5%)地点,处理人员应将手机、随身携带金属用品放置在安全处。7.11处理人员不应过多,2-3名处理人员和1名指挥协调人员为最佳。7.12如有烧伤或衣服着火者,自救是就地打滚扑灭火或找就近的水源施救或与在场的其它人共同施救,并及时通知公司有关领导。7.13应急处理人员穿阻然工作服,内衣不穿化纤料衣服,其它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硅铁遇水、遇湿产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硅铁的危险特性硅系铁合金具有遇水遇湿放出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磷化氢)的特性。国家标准将硅系铁合金(30%≤含硅<90%)定为第四类危险货物,即:遇湿易燃物品,编号为43505。2理化性质无色气体。纯时几乎无味,但工业品有腐鱼样臭味。分子式H3-P,分子量34,相对密度1.17,熔点-133℃,沸点-87.7℃,自燃点100~150℃,蒸气压20atm(-3℃),稍重于空气,易沉积于低位空间。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1.79%(26g/m3。微溶于水(20℃时,能溶解0.26体积磷化氢)。空气中含痕量P2H4可自燃; 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生爆炸。能与氧气、卤素发生剧烈化合反应。通过灼热金属块生成磷化物,放出氢气。还能与铜、银、金及他们的盐类反应。3硅铁对人体的危害3.1吸入磷化氢中毒时,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发生较快。急性磷化氢中毒,在密闭条件下为吸入高浓度磷化氢气体而发生急性中毒,引起以神经、呼吸系统及肝、心损害为主要特征。急性磷化氢中毒主要表现轻者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咳嗽、胸闷,并有咽干、腹痛及腹泻等。重者昏迷、抽搐、肺水肿、休克、明显心肌损害及明显肝、肾损害,肺部严重感染,丧失生命。3.2主要危险期在起病后1-3天内,若能渡过第1周,多能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3.3磷的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若防潮不良,空气湿度过高时,吸收水分或遇酸时,亦可产生磷化氢,导致中毒。3.4硅铁中含有少量磷的金属化合物,如磷化钙等,在仓库储存时,如果受潮,可放出磷化氢,使仓内或周围人群中毒。4预防中毒措施4.1硅铁生产、包装、贮存硅铁过程中必须保持干燥,严防受潮,须有良好的通风。4.2严禁在密闭、低位空间条件下作业。4.3硅铁生产、包装、贮存地点须有明显标志或。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管理5.1.1应急指挥中心办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手机传达、接收有关应急命令。5.1.2厂、车间级执行人员值班制。5.1.3执行责任制管理,强化车间、班组现场管理和现场检查,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部位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1.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5.1.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工作,除安全生产部日常检查外,厂、车间、班组设立兼职监督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5.1.6落实巡回检查、定期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杜绝不安全生产因素。5.2预警行动 公司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总结分析公司安全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并通报近期收集的相关信息,检查重大隐患、落实相关问题的处理进度,讨论重大事件的处理办法。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定期对汇报情况及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应急中心办公室及公司各部门。5应急处理5.1最先发现者中毒人员及时通知分厂领导,分厂领导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5.2立即脱离中毒现场,送往医院治疗,安静卧床休息。凡有症状者,至少观察24~48h。    5.3对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的患者,立即给以氧气吸入。    5.4对重度中毒患者,尤其是有脑水肿、中毒性肺水肿的患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减少渗出,减轻水肿。    5.5凡有昏迷、抽搐等脑水肿表现者,及时给以脱水治疗,常用20%甘露醇200~400ml(1~2g/kg)快速静脉注射(15min内推注完),每4~6h一次,亦可与50%葡萄糖注射液60~80ml交替注射。重者加用速尿静脉注射,强化脱水治疗。酌情控制液体进量。    5.6中毒性肺水肿患者,如常规吸氧而低氧血症不能纠正者,可考虑气管切开或插管,联接呼吸机,作间歇正压呼吸或呼气末正压呼吸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