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

ID:6800659

大小:11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26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_第1页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_第2页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_第3页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_第4页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课题名称: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院系:得分:完成时间:2015年7月4日课题名称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A2/O池14设计条件:某城区拟采用活性污泥法中的A2/O工艺处理其生活污水,设计生活污水流量为80000m3/d;进水水质:BOD5为250mg/L,TP为4mg/L,SS为250mg/L,COD为450mg/L,TN为20mg/L。出水水质要求:BOD5为20mg/L,COD为60mg/L,TP为0.5mg/L,SS为20mg/L,TN为5mg/

2、L。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1)掌握A2/O法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及计算机绘图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污泥泵房、沉砂池、A2/O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以及高程的计算.(2)确定A2/O池的尺寸、曝气系统的供气量。(3)绘制A2/O池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1张自杰.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孙力平.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

3、,20013娄金生编.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34曾科,卜秋平,陆少鸣.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张中和.排水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郑兴灿.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41.A2/O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池设计设计条件:某城区拟采用活性污泥法中的A2/O工艺处理其生活污水,设计生活污水流

4、量为80000m3/d;进水水质:BOD5为250mg/L,TP为4mg/L,SS为250mg/L,COD为450mg/L,TN为20mg/L。出水水质要求:BOD5为20mg/L,COD为60mg/L,TP为0.5mg/L,SS为20mg/L,TN为5mg/L。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设计要求:(1)掌握A2/O法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及计算机绘图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污泥泵房、沉砂池、初沉池、A2/O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以及高程的计算.(2)确定

5、格栅、污泥泵房、沉砂池的尺寸。(3)绘制沉砂池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A2/O工艺流程的优点①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14,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②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③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④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A2/O工艺流程的缺点:①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②脱氮效果也

6、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③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主要特点:①工艺流程短,构筑物和设备少,不设初沉池,调节池和单独的二沉池,污泥自动回流,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简便。③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其BOD5和SS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COD得去除率也在85%以上,并且硝化和脱氮作用明显。④造价低,建造快,设备事故率低,运行管理费

7、用少。⑤固液分离效率比一般二沉池高,池容小,能使整个系统再较大得流量和浓度范围内稳定运行。⑥污泥回流及时,减少污泥膨胀的可能。2.反应池生化池由三段组成,既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在厌氧段,回流的好氧微生物因缺氧而释放出磷酸盐,同时得到一定的去除。缺氧段虽不供氧,但有好氧池混合液回流供给NO3—N作电子受体,以进行反化硝脱氮。在最后的好氧段中,好氧微生物进行硝化和去除剩余BOD14的同时,还能大量吸收溶解性磷酸盐,并将其转化为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而在菌体内贮藏起来,通过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而达到除磷

8、的目的。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Q=80000m3/d(不考虑变化系数)(2)设计进水水质:BOD5=250mg/l;COD=450mg/l;SS=250mg/l;NH3-N=20mg/l(3)设计出水水质:COD≤60mg/L,BOD(SE)≤20mg/L,SS≤20mg/L,NH3-N≤5mg/L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法)①BOD污泥负荷:N=0.14kgBOD5/(kgMLSS*d)②回流污泥浓度:XR=6000(mg/L)③污泥回流比:R=100%④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XR×R/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