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

ID:6773417

大小: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_第1页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_第2页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_第3页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_第4页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专业模拟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51.最早提出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的儿科专著是A.《小儿药证直诀》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幼科发挥》D.《保婴撮要》E.《幼幼集成》答案:B解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大人因破伤而得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他指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并烧灼脐带,再用封脐散封裹之。52.小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A.60%B.70%C.85%D.95%E.90%答案:C解析:体重测定可以反映小儿体格生长状况和衡量小儿营养情况,并作为临

2、床用药的主要依据。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称为营养不良。53.小儿”稚阴稚阳”学说,是指其生理状态为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脏腑娇嫩,形气未充C.生机蓬勃,发育迅速D.脏气清灵,易趋健康E.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答案:B解析:小儿”稚阴稚阳”学说是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上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其具体表达即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选B。54.新生儿在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粒样颗粒,称为A.马牙B.板牙C.螳螂子D.口疮E.鹅口疮答案:A解析:该诊断主要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在

3、其口腔中牙龈部可见散在的、淡黄色的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马牙”。有时见白色斑块,隐约见于齿龈黏膜下,此为黏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55.小儿疾病谱中最为多见的是A.肺肾系病证B.心肺系病证C.肺脾系病证D.心肝系病证E.肝肾系病证答案:C解析:小儿疾病谱中最为多见的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所以选C。56.小儿指纹淡红,其证候是A.虚寒B.食积C.痰热D.虚热E.实热答案:A解析:小儿指纹辨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指纹淡为虚证,指纹

4、色泽红主寒,故淡红多为内有虚寒。57.下列除哪项外,均可使用培元补肾法A.解颅B.五迟C.五软D.哮喘E.肺炎喘嗽答案:E解析:8肺炎喘嗽病是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为其临床主症,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的演变,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该病证皆为实证或后期虚实夹杂之证,属于正虚邪恋,或可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等辨证,但皆不宜培元补肾。58.下列除哪项外,均属病理性胎黄A.生后24小时内出现B.黄疸10~14天左右消退C.黄疽退而复现D.黄疸持续加深E.黄疽3周后仍不消退答案

5、:B解析:病理性胎黄:新生儿初生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或于出生后一周甚至数周后开始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故选B。(生理性胎黄: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足月儿于出生后10-14天自行消退,禀赋虚弱的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二便正常,无其他临床症状。)59.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是A.肺气失宣B.肺失清肃C.肺气上逆D.邪热闭肺E.痰热内蕴答案:D解析:肺炎喘嗽病是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为

6、其临床主症。该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得肺气失宣,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所以说肺炎喘嗽是一种外感热病,以痰热炽盛,闭阻于肺,肺失宣降为病机特点,基本病机的中心环节就是D。60.哮喘与肺炎喘嗽的主要区别是A.咳嗽气喘B.痰壅C.气急D.鼻煽E.哮鸣,,呼气延长答案:E解析:哮喘的概念就是哮鸣气促,呼气延长。A、B、C、D四个症状在肺炎喘嗽病中均可见到,唯有E是哮喘独特的症状表现,也是这种疾病得以命名的缘由。61.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证,

7、应首选A.凉膈散B.泻黄散C.清热泻脾散D.泻心导赤散E.知柏地黄丸答案:C解析:鹅口疮分为两个证型:心脾积热证,选用清热泻脾散;虚火上浮证,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62.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的病机是A.感受外邪B.伤于饮食C.脾胃虚弱D.脾肾阳虚E.气阴两伤答案:D解析:《内经·素问》里病机十九条明确指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脾肾阳虚,虚寒内生,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所以见到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63.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法是A.调和脾胃,运脾开胃B.健脾益气,佐以温中C.滋脾养胃

8、,佐以助运D.运脾化湿,消积开胃E.补脾开胃,消食助运答案:A解析:脾失健运证,就是单纯的脾胃不和,水谷运化出现障碍,不存在气虚(可排除B),不存在脾胃阴虚(可排除C),不存在水湿内生(可排除D),也不存在脾虚食积(可排除E)。掌握住脾失健运的病机关键,就不会混淆了。864.“疳者甘也”的含义是指A.病证B.病位C.病情D.病因E.症状答案:D解析:“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另外,疳的含义中还有一个“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